我们团队之前一直看的是中国银行的外汇牌价其中的现汇买入价。
① 去哪儿查?
1. 中文的网址是这个:
https://www.boc.cn/sourcedb/whpj/
2. 英文的网址是这个:
https://www.boc.cn/sourcedb/whpj/enindex_1619.html
因为有时候要展示给客户看,常用于较大金额的订单,需要签订单价跟随汇率浮动条款的情况。
3. 上边两个网址可以存个浏览器书签,因为像查汇率、查HS编码这些平日经常会用到。
4. 另外你怕网址有变动或者在其它电脑上急用找不到的时候,可以百度搜索关键词“中国银行外汇牌价”,选官方的那个,就能找到。
5.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要自己找英文页面的时候。
打开中文页面→左上角选English,会跳转到中国银行英文首页→右中部有个BOC Exchange Rate,点击,Bingo!
6. 如果你觉得每次自己查很麻烦的话,我们团队内部有个优良传统,就是让财务助理或跟单做一个表格,每天新加一行,早上一上班查好,截图固定时间发送到全员群里,如下:
② 为什么看“现汇买入价”?
中国银行外汇牌价显示的汇率都是以100单位数量的对应的外币能换多少数量的人民币来展示的,例:如上图中,100欧元可以兑换817.59元人民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欧元兑人民币汇率 EUR/CNY = 8.1759,注意,人民币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Yuan, 缩写代号CNY,以后不要再用RMB了,会让人家笑话的。RMB只是拼音首字母,国外官方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用RMB来代指人民币的,统一用CNY。
银行帮你兑换货币也有成本,也要盈利,原则就是“低买高卖”。
和收废品的一样,你找银行拿本币换外币,外币高价卖给你,跟银行拿外币换本币,银行低价回收你的外币,其中的价格差就是银行的利润。
现汇 - 就是以外币表示的各种支付凭证,包括账户余额、支票、汇票这些,可以自由兑换成其它国家的现金,你可以简单理解为现汇就是你账户中的一个数字,你不找银行取出为现金纸币的话,可以直接以数字形式再付给其它人。
现钞 - 就是现金,纸币。
下面我们把常见的现汇买入价/卖出价,现钞买入价/卖出价4个名词概念做一个比较通俗的解释:
1. 现汇买入价
我们在外贸收款中最常用的,你在核算报价的时候,就是用这个汇率核算自己将来收到客户的汇款,如果不从账户取出来的话,能直接找银行兑换成多少人民币。这里指的买入和卖出,都是银行买入你的钱或者银行卖出钱给你。银行收购你的现汇,是低买。
※ 我们核算价格,要看这个现汇买入价。
2. 现汇卖出价
当你需要从账户上汇款给国外客户或卖家时,需要找银行用人民币换外汇,银行卖现汇给你,卖价比收价高,所以现汇卖出价比现汇买入价高。
3. 现钞买入价
你拿外币的纸币给银行,银行收了你的纸币,它自己攒起来,等攒多了去跟国外银行交换,但是当场要给你的账户上存入外汇,这中间银行多了操作的成本,所以收购现钞比收购现汇的价格低,现钞买入价比现汇买入价要低。
4. 现钞卖出价
银行卖外币纸币给你比直接卖账户上的数字贵,现钞卖出价比现汇卖出价高。
好吧,你可能已经晕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
现钞卖出价>现汇卖出价>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
不要嫌麻烦,搞清楚这个,是你将来做外汇交易和汇率对冲的基础,基础知识价值N个百万。
③ 如何查看往期的汇率
每次只能查询单一货币,我们以查询2019年8月1号的美元汇率为例。
在外汇牌价的页面最上面,可以选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都选为同一天,牌价选择你需要查询的货币,点放大镜图标搜索。
因为汇率报价每几分钟都会更新,一天的数据会有好几页,如果你需要对比多个日期的汇率,比如2019年8月1号和6月1号的汇率,最好是选定同一时间的汇率价格做对比,例如都选22:00的汇率。
如果你需要查询一个汇率走势图,可以直接在谷歌上搜索关键词“exchange rate trends”,顶端工具就能直接看。
或者你多点开几个搜索结果里的网站看看哪个好用。https://www.xe.com/currencycharts/?from=USD&to=CNY&view=1Y
这个看着不错~~
最后附送我们销售合同跟客户签订的单价跟随汇率浮动的条款,仅作参考:
- Price Terms -
01 - FOB Shanghai.
02 - The validity of prices which mentioned above in this contract are related to the buying rate on BOC website CNY/USD = 6.897 at 2020-8-21 (http://www.boc.cn/sourcedb/whpj/enindex_1619.html). If the fluctuation of buying rate CNY/USD is over ±3%, both parties have the right to ask for adjustment of unit prices based on the latest rate Or both parties need to bear half of the buying rate change.
@阿拉蕾小编 蕾姐姐,谢谢。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