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小k姐姐@Katrina92 的项目小分队作为我的副业以来,我们的Leader,小K姐姐,每周都会留给我们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去思考,这周的思考题作业是
每个人对【高效】的看法。
大家学习【高效】的理由是什么?
多好的问题呀!
多少人每天都低头干事,扎身在当下的事,每天忙忙碌碌,但每当往回看自己一天看了啥,却又好像什么都想不起。
当今的职场节奏越来越快,经常各种忙碌从上班忙到下班,但常常看不到忙碌背后的价值,你是这样吗?
很多人并没有开展有价值的工作,每天所谓的各种忙碌,不过是局限眼前的琐事罢了,是你吗?
为什么忙比忙什么显得更为重要。每天重复做着一样的动作,工作中当然只是稳定地退化,你认可吗?
身边很多人一直在忙碌,忙到似乎都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自我反思。一路上的努力,到底是前进或倒退?自己都无所知。
为了跳出这种一直忙碌,甚至不知为什么忙碌的状态,高效一词开始流行,高效工作、高效学习、高效人生.....
对于高效,自己的启蒙来源于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以今天结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谈谈自己对高效的看法。
自己对高效的看法
高效,高效能,自己的理解是不仅指时间上,还有质量上。
时间,是最值钱,因为它的不可逆;也是最公平的,给所有人一样的时间,一天24小时。不同的人生就是看在这公平的时间里,每个人对待时间的处理方式。
高效的管理时间、高效学习、高效管理人生... 都是围绕着高效展开方法论。
我们先来回顾下高效能人士的七大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大习惯分别是:
“积极主动”( 他们能做事主动。)
“以终为始”(他们能关注目标。)
“要事第一”(他们能确定要务。)
“双赢思维” (他们能与人共赢。)
“知彼解己” (他们能与人沟通交流。)
“统合综效”(他们能与人合作。)
“自我更新” (他们能反省自己并弥补不足。)
通篇读完这章节的内容,我最大的感触是,只有内心找到热爱,从内而外的积极主动,才能持续的做到高效做事,才能做到不拖延。
现在的自己更喜欢这样的表达:持续地做sth.>坚持做sth.
因为在我的意识了,每当想到“坚持”这个词,内心多少有些抗拒,感觉是理性和感性在对抗。
而“持续地做”,更多是感性和理性达成统一,而达成统一的最底层原因是因为内心的认可,有了内心认可的原动力,做起事当然积极主动,热情满满,感觉身上有用不完的劲和热情,这样积极主动的自己,当然能够高效的做事,没时间去浪费,没时间去拖延。
所以,找到内心的热爱,找到自己做某件事的原动力,高效是自然而言的过程。
“以终为始”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
第一次的创造是目标的创造。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
就像一座大厦的设计蓝图。
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
而这两次创造并没有主次之分,制定目标与实践本身同样重要。
围绕着目标展开行动,让自己少走弯路,既是对时间的珍惜,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
不要连自己的目标都没有搞清楚的时候,就忙于提高效率,制定目标或完成任务。
为什么要事第一,因为我们时间有限。
面对琐事、急事、要紧事、意外事....等等各种事,如果没有比较好的分类能力,我们就会被动陷入忙碌的状态,因此要分清什么是要紧事,什么不是,这样才能有主次之分的、先后顺序的去做好。
史蒂芬运用四象限对事项进行了分类,如图。
史蒂芬给出建议:做好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的事项规划,这样才能在未来减少重要且紧急事项,避免自己一直在救火。
同时对于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可以交给别人去做,解放自己的时间。始终要记得一句话——有价值的人的时间很贵。
把时间用在有价值的事项上,这样才是高效的表现,才是对自己有价值人生的尊重。
对于现阶段的自己,结合高效对【双赢思维】的理解是:双赢思维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彼此都能从中获益。
零和博弈讲的是能量的损耗、双方是敌对方。
双赢思维讲的是能量聚集,双方是合作方,是同盟,达成1 1>2的局面。
协作工作、合作共赢,不也是高效管理时间的又一种表现吗?
关于知彼解己,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也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见知彼知己的重要性。
人生在世,最先的需要做到知己、解己。只有知己、解己,才能拆掉思维的墙,不让过往的经历、经验支配我们做当下的决策。复盘、对自我的觉察就是方式之一。
只要是与人相处,只要处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是在团队协作,还是朋友相处,不仅要做到了知己、解己,还要做到知彼。
关于知彼知己,我想借用一个工具说明——【乔哈里窗】。
乔哈里窗
人际交往过程中,会因为产生误会误解而感情变淡、关系破裂。而产生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双方没有达成共识。
由于我们中国人内敛的特性,交流中,常常容易言浅意深,以为你知道我知道的,实际对方并不知道,然后就会产生误会误解。
知彼知己的意义,就是双方通过沟通,把【你知道的,我不知道的/我知道的,你不知道】都说出来,不断的对称信息,努力消除你我的盲区,让我们的共识区变大。
通过沟通,不断的对称信息,努力消除你我的盲区,让我们的共识区变大,也是为了让工作/关系开展的更顺利、更高效,避免了无为的工作。
以上,就是自己结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对高效的认识,如果对你有所启发,请点个👍
关注我吧❤️~~看更多小k姐姐团队关于副业的故事。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