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赶在这个时间点发,主要是这篇流水账的文章一改再改,耽搁了…希望还能赶上末班车 @阿拉蕾小编
1.前言
开篇先跟大家交代一下,标题的设计是借鉴了
@汪晟 老师课程中Copywriting 章节中有关邮件标题观点,设置数字、放入关键词来提升点击率...我猜你看到标题的时候,第一反应肯定是,什么鬼?哪个自大狂如此厚颜无耻,敢在米课圈这么一个卧虎藏龙之地,如此口出狂言?
问过那位老华让他赚了7辆法拉利的亿姐 @外贸C姐 吗? 还有外贸寒冬下转战内贸从0-2000万极速之旅的虫子 @奔跑的小虫子 ,还有那位夫妻跨境店4年狂赚1300个W的90后帅哥 @吖锋 吗? 咳咳咳,不瞒大家,正是因为考虑了一众米课圈的大神分享之后,才最终定下上面的题目的。这里面还借鉴了老华商业课里面最重磅*的社群私密直播分享中麦子老师*讲到,有关增强内容互动性构思设计的理念。
* 加个之一吧,因为天知道华哥后面还会邀请出什么样的大佬过来给大家做私密直播,毕竟这位亿万富豪 @mrhua 早就撂下狠话:老华商学院,不买的绝对后悔! * 顺道提一下,麦子老师是全国排名第一的MCN机构的创始人,旗下有猴哥说车、八戒说车、说车的小宇、小鱼海棠等头部IP...
所以,如果你已经点击进来,应该是汪晟老师和麦子老师的点子凑效了。想不想进一步了解下,看为什么这篇文章敢于打上 ”无价“ 的标签?
2. 为什么要参加?
为什么我要参加本次的”我和老华故事”征文活动!
其实很早就得知了本次的征文活动,但一直没有提笔,主要是因为觉得自己是凑数的米课学员,不配分享。
虽然每次看到相关的文章以及米课小伙伴们的分享截图,心里都会泛起涟漪:
声音A:“真的不参加吗?火锅不指望、茅台也不奢求,刷个脸熟也行呀?”,
声音B:“别,我是凑数的...”
然后就按下不表…
一次又一次,如此往复,直到今天*我刷到了一位优秀的90后外贸美女Simile @Lamnody 的霸气文章《用米课实现疫情三年业绩暴涨到3600w》除了文章本身有关Smile 3年打造细分领域王者的精彩故事以外,文章中提及的有关 @彩姑娘 鼓励 Smile 发文参与征文活动的聊天记录截图 
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也有很多同学对自己的成绩不太自信,没关系!
只要你有改变都可以动笔!也算是对自己的总结,不要因为别人的成绩焦虑,只跟自己比!
对我也是很受用。 想着,我也来做个流水账,回顾一下子吧。然后,就有了这篇口水文了。至于后面改来改去,过了征文的截止日期,那是后话了…
*文章是5日上午构思然后写成的,发布已是6日
3. 说说跟华哥的联系?
作为一名“凑数"的米课学员,跟华哥云见面无数次了,当然是单方面的,真正面对面打招呼聊上两句是去年11月份…
当时是在慢慢来峰会晚宴上,有幸跟华哥坐在同一个桌子上(说是桌子,其实是一张能同时坐下40-50人的大台),好不容易等其他米粉都跟华哥聊完,逮到一个空档,就过去跟华哥打了个招呼,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
@Mrhuyan 当时呼延就在隔壁跟华哥的搭档吕祥吕老师聊天,如果呼延当时分心的话,估计也能听到我跟华哥的对话: 华哥你好,我是Peter,真的非常感谢你,米课改变了我很多,我学习米课之后没多久就转行了,现在在华南地区一家较大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中担任策划运营总经理。
华哥说,哈?学了米课就转行啦!
我说,哈哈哈,也没有,米课的精神一直指导着我,只不过干的不是传统外贸,但实质还是外贸的工作。
然后华哥还让我加了他的主号微信…
4.工作与米课圈
是的,我是个没干传统外贸的米课圈内人,目前所在的行业是知识产权,也就是大家常说的IP行业,是一个看似跟外贸相去甚远,但其实也有千丝万缕关系的行业,尤其是因为我本身分管的是涉外事务工作。
涉外知识产权业务的开发,与外贸有很多相通之处的工作,不单单是那种大道相通的层面,还是实际工作中术层面的相通。日常工作中,汪晟老师 @汪晟 ,颜Sir @颜sir说 毅冰老师 @毅冰HK 与料神老师 @料神Sam 的课程内容,总是在柳暗花明处,给我和团队带来希望! 再者,米课始终在吸纳在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而米课与生俱来的热爱分享的基因(创始人华哥和一众老师在外贸圈都是狂热的分享者),让这些人才不断为米课圈注入养分,尤其是近两年从B站过来的人,他们都滋养着各个行业的从业者。
过去的日子里,我也想办法尽量多输出有关知识产权的内容到米课圈,无奈文笔太烂,成文的不多。不过,这几篇文章也成为了我与大家连接的触点,有不少的米课小伙伴都找我咨询过国内外知识产权和法务的问题,也有不少成为了我的客户,这里就不点名了,免得有推广嫌疑,哈哈哈!
这么说吧,大家在工作中,如有知识产权方面的困惑我,尤其是境外的,可以私信我,我会尽力解答!

5. 华哥带给我的影响
华哥带给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是通过米课老师团队以及米课平台整个矩阵来影响和作用着我和我的工作…
简单总结,我从普通院校理工科本科毕业,进入工厂干着没日没夜的研发工程师工作,到憧憬外贸,进入另一个血汗工厂,到最后能在本行业的涉外业务做的勉强及格,离不开华哥思维的影响。


*2021年在广州主持一场国际会议多年米课圈浸淫学习下来,目前主管的涉外团队,在知识产权大环境宏观承压的背景下,能担当起公司粮仓的角色,也算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国内知识产权行业有多卷,借用一个段子跟大家分享一下:重庆小面一块五的时候,我们的商标申请代理费是2000,重庆小面卖到七块的时候,我们的代理费是200!
实话说,如果一个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仅做国内业务的话,在近两年打击非正常申请的大背景加上各地代理机构恶性价格竞争的双重打击下,一般都会活的很艰难!

而涉外业务,得益于国外的知识产权更多是体现企业端研发创新保护的需求,而非政策激励等的体现,需求相对稳定,利润也可观。此外,涉外业务还尚存一丝的信息不对称,这一来是因为法律上管辖权的概念约束下,属地的知识产权,比如说专利、商标等都只能由本地的代理人负责处理,二来是跨地域文化、制度本身等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点上,与各位外贸人从事的2B生意比较类似)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行业,很多机构都想开发涉外的业务的重要原因了,但是,也并非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的。
设想一下,除了极小一部分Tier 1的律所,因为过去涉外的知识产权工作规定是只能由这几家处理之外,其他机构想涉足涉外业务,理想的负责人/代表应该是首先具备法律背景,最好是国内或者境外顶尖的法律院校毕业,外加流利的语言能力,否则你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企业法务负责人或者对方律所的合伙人认可并且来案,这个业务所需要的信任级别,不比2B外贸中,与顶级的大买手磋商合作要低,甚至可能更高一些。

*2019年在加州推特园区演讲反观自己,一没法律背景,二非知名法律院校毕业,也没海外律所从业经验,来自偏远小城小乡镇的我,硬是靠着米课各位老师的带路,几年时间从一位知识产权的纯小白,成长为公司最年轻的总经理,带领着公司的涉外团队,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涉外业务,从业绩和案件质量上,为公司带来正向的拉升。要知道,涉外的案件,在原属地就是体现发明创新需求的,叠加有全球布局的考虑,这些案件的质量是优中选优,所以最终会体现在案件的授权率上的拉升。

*2021年与中国意大利商会合作做webinar

*在欧盟商会华南分会上鉴于各位米课圈大佬分享的数据价码都很以亿做单位,这里我就不板门弄斧啦,价码暂且不放了,而这也正是我标题所说的——“无价”的由来了。
当然,正如我昨天把文章写完给太太看的时候,她说没啥干货,就别发了吧!所以,也有可能是“无价码”以外,更”无价值“。
各位米友请轻拍……

*2019年在纽约哈佛俱乐部研讨会发言留影 6. 后记
电视剧《天道》里面有句经典台词: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奋斗的路上,有华哥的带路和一众老师的带领,外加各种优秀同学的热心分享,一定会是有道亦有术!
最后说一句,老华商学院值得入手吗?其实文中已经告诉大家答案了,如果再有疑问,那就……崩问了,无脑入就可以!
@阿拉蕾小编 阿拉蕾小姐姐,希望还能来得及参与活动!谢谢啦! 最后的最后,感谢大家一直看到这里,江湖规矩,私信我,送一个价值500元的商标注册可行性分析报告!
Peter
2022年于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