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冰老师,请教一下,海运到秘鲁的货物,因为客户清关问题不能提货,货物会被送回中国吗?客户买的机顶盒,之前也买过,是能顺利清关并提货的。这次翻单客户增加了数量,现在货物已到港,客户说进口规则更加严格了,一定要提供谷歌认证的证书,不然就清不了关,但是客户这次买的所有产品都没有过谷歌认证,我们也没有过谷歌认证的资质。客户说,货物清不出来了,要全部退回到中国了。
一早上起来心情就不稳定,有点无能狂怒的感觉😓
今天人品大爆发了😄
奶奶过世已经两年多了,又快要到一年清明节,我很想她。 奶奶在世的时候好像存在感没有那么强,你回家的时候她总是在哪里,一年四季365天都在那里,回家的时候就有干净的被子,可口的饭菜,甚至满园的蔬菜。 奶奶走了刚2年,现在菜园荒废了,家里好像也没人气了,小鸡好像也长不大了,门前的树好像也不抽芽了。 希望她在下面一切安好😭
人特别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向思维认同”,即把思维和“我”等同起来。这就意味着,把思维当成了主人,把体验视为工具,思维不断提出各种目标,而体验只是用来执行的一个肉身工具。 当思维与体验是这种关系时,人就陷入了“以假乱真”的局面中,这会带来许许多多的问题,比较集中的有两个问题: 一,思维变成了批评者,甚至暴君,总是对体验发出批评和苛责,因为思维觉得什么事都很容易,都很快,但体验怎么就这么慢这么笨呢! 这就导致了思维与体验的分裂,而体验因为总是得不到认可,还总是被否认,干脆也采用了对抗的姿态,这导致了偷懒、严重的拖延乃至躺平等等现象。 二,思维不能导致成长。因为思维是假的,所以当人主要是在思维层面努力时,就碰触不到事情的真实,因为“我”不是真的,也就碰触不到真实的“你”。 对普通人来讲,体验自然是有的,只是思维作为主人,会不信任体验,会把体验给屏蔽掉。 但是,只有真实的体验才能与事情建立链接,才能导致成长,如果离开了体验,主要只是在思维上使劲,成长就会很慢,甚至停滞。
真实世界的特质是“真”,这是体验的特质;镜像世界的特质则是“假”,这是思维的特质。特别强调一下:这是极为关键的一点。 例如你喝到一杯水,就体验到这杯水的很多特质,如果你不喝,体验没发生,你只是去思考这杯水,那你怎么都思考不清楚这杯水的味道。 思维有巨大的好处,它严重简化了信息,而且形成体验的符号后,人就可以进行更便捷的记忆,以及各种进一步的思考了。 但是,思维有各种问题,特别是,它一旦脱离了体验,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更要命的一点是,人很容易犯“向思维认同”的错误,即把思维等同为“我”,不自觉地觉得“思维就是我,我就是我的思维”。 当发生“向思维认同”的错误后,人就觉得,做事情就该符合思维的特质,因此会拿思维的特质去要求体验。 思维是快的,体验是慢的,所以向思维认同的人,总是着急,总觉得事情太慢。
找客户最重要的当然是去找啊! 跟客户最重要的当然是去跟啊! 只有跟了客户才能找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啊!自己脑子里演算的是不算数的,亲!
间歇性不想上班😤
客户预付款30%都是按照PI付的,现在货都做好了,他说我们的价格高了,说我们给他做的不是他要的那款😐 PI上都有附图片和配置,不知道这客户是装傻还是就是想我们给他discount 😤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