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问某天升级后,打开贴子直接到页面底部了,可是我是进来看贴子的,还没看就到底部评论,这个客户体验好奇怪啊?有跟我有同感 的吗?可以像以前一样,打开标题直接进入贴子页面内容吗?
不知道各位做外贸有没有接到外贸公司来的询盘,或者你是外贸公司会不会给供应商去询价。那这中间询盘信息是怎么传递的呢?我们是工厂,有时候会收到来自外贸公司的询盘,我一般会问对方有没有询价表,按照他的要求回复给他,一是给自己节省时间;二是满足客户要求,不需要他另行换格式整理;三嘛,呵呵。。。。凡是用office的,大家都知道文件属性这个东西吧?如果不知道的请去百度有些外贸业务员比较懒,会把客户的询盘直接转给我,勤劳点的呢会翻译给我,更勤劳的用自己的格式的我就没办法了。言归正传,遇到不勤劳的我就有可乘之机了。收到询价表,打开文件属性,运气极好时就会看到如下信息,运气一般时会收到单位信息明白了吧?不用我 …
谈了个美国客户,但是华裔,温州人。 9月份来看厂,选产品,经过了几轮改样打样,第一批的样品11月份确认了OK,说回去下单,但是一直没有声音 12月寄来别家新样让我们报价,打样,之后就一直只谈第二批的产品,每次杀价就是以不同意就取消,什么我说的质量啦服务啦人家根本不care,还告诉我这个报价比别家高,我问别家打样了吗?(为了比较),但他回复:这个月别家出一个柜,所以我怀疑是第一批的产品下到其它厂去了。但是我问第一批的进展,他说要等。 现在只是谈第二批产品,进入尾声,我并没有确认他还的价格,但是他却默认为我同意,完全不看我发过去的最终报价,用他还的价格把合同发了过来。 对这样的客户,各位有什 …
今年老板大方一回,要寄礼品给客户了。 考虑到中国特色,毫不犹豫地想到了茶叶。 如果茶叶是买回了,可是各类快递拒收,这可愁煞我们了。 要寄到英国和德国,请问各位有何高见? 如果重新选礼品,时间太赶了,有什么不错的建议吗?
今天在学SEO基础课程 2.3 图片优化后 有一个问题有米友已经问了,但是课程里的回答很多时候都很简单,个人表示没有看明白,借米问地盘再请教一下大家: [attach]8603[/attach] 一款产品有多张图:主图和产品细节图,那在标LED TUBE 1 2 3....这样命名时,会被认为是作弊或者影响收录吗? 像这样的多图,每张图都做ALT吗? 关于nearby text 只是提了一下, 在WP里的操作和展现形式是什么样呢?
我在同龄人中算是比较早接触到计算机和网络的,年轻时经常有朋友来请教我问题,这在当时虚荣心还是有点小膨胀的。后来的工作与IT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有问题就会用google去找答案(那个时候还是很BS百度的,很难用)。网络渐渐普及后,信息爆炸式放开,就更加得意地享受着免费资源,但是老华一直在说的:免费的一定是最贵的。这种碎片式学习除了加重拖延症,让自己产生知识面广的错觉,更严重的是导致思维单一,粗暴的考虑问题(引用毅冰语录)。免费的资源获得,让我付出了时间,精力,不会思考的惨重代价。 这种免费大餐享用让我走了很多弯路,自以为在成长,其实是在走偏门。这十多年间所谓的付出,其结果只是“看起来很努 …
请教一下,浏览器是chrome, 刚刚装上的时候还好的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现在总是显示error, 设置里也做了还原设置,还是这样。
现在学了快有一个月了,准备边学习边实践 我们的产品是玩具类的,很繁杂,现在思考结构的问题时候有些问题请教各位前辈: 比如大类分为狗玩具 猫玩具,然后这两个类别里分小类,这个是常规分法,但是同时客户还比较关注系列产品,比如圣诞系列,那么我的问题来了: - avada或者the7模板里,是不是支持一个产品放在2-3个类别里? - 这种繁杂的产品有不同的分类界定,我们是要做一个B2B的网站,如果分类分得太细,弄得跟B2C似的,从客户的体验和未来的优化来看,会有什么不妥吗?
课程下面的答疑区很有用,相当于课堂的互动交流,自己没理解透又表达不出的问题被其他同学提出来了,增进学习效果。 但是这一个月学习下来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答疑后,有时候会产生新的困惑,然后就着自己的问题下面回复,米课客服就没有回答了。 所以是不是可以在米课的回复后,增加一个“追问”,这样可以有效的把渐进的问题有效地得到回答,提高互动效果。
我是个比较拘谨的人,话少。 但是为了跟老华一起飞,首先就要攒积分,以前与主题无关的话都不说,现在每次看完一个贴子,就想:要回复什么好呢? 就这样,为了积分,也是拼了~~ 但是,即使这样,积分的增长速度啊,还是比慢羊羊还慢啊~~~ 且不管增不增长吧,迫于这种灌水的心情,每次被“逼”得回复之后呢,就会点一下头像,看看多少分。 于是现在发展到,只要打开米问,就要点头像看积分,看一个贴子就要点头像看积分,回复了更要点头像看积分。。。。。。弄得我现在只要看见头像就要点开看积分。 本来就在克服强迫症的状态变得越来越严重了。 现在眼看离200分近了,心里很高兴啊,强迫症就强迫症吧,好歹就快能飞 …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