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和服务上多做一点,多走一步。总有人愿为此付费的。
10月12日到19日在伊斯坦布尔拜访客户。有没有米课的朋友在那个时间也在那的? 面基一下,交流一下?
买保险的小想法: 1.避免因病返贫。 社保是不够的。 2.力所能及投保,避免因享受性消费,影响投保 例如,你会因为20年共50万的保费贵,而不投保。而如果这时,你恰巧计划买一套唯一的住房,你一家四口人,你买三房能住,买四五房也能住。你很大情况下会多付50万,买四房,而非三房。 3.家中主力应保障更全面些 如果你是家中的经济之柱,那你就必须买,而且要买好点的保障。因为家中另三个人不买,有影响其他成员太多的生活质量。但作为支柱,你不买,一旦有情况,另外三个人的质量严重受损。 4.别只盯着价格看。还要看保障内容。 我不做保险。这是今晚和家人讨论后的总结。 也算是我在米圈留下的第一条投资方面的内容了。
越来越感受两个理: 1.穷人吃贵米。 以寄快递为例,小产品走顺丰,其实有可能比普通快递还便宜。充1000送70,然后寄满多少票还送优惠券。再对比他的服务,这样算下来就便宜了。 2.成本是固定的,这里省了就费用,费用就会以另一种形式支出。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是你为了省钱请了个便宜的会计做账。由于便宜的,往往是不专业的。最终导致你省了5000不到,却被税局查账并罚款,出了近6位数的大血
zoho是个很功能很强大的产品。但没人带的话很容易蒙。外贸人建议还是用Zoho one.这个是聚合了好几个app的套餐。但一定要换多几个终端查看他们的价格。同一个产品,他们有30刀,35刀,37刀和45刀的报价。
当你费尽心思想节省一分一秒,好能赶快出货给客人时,总有人出现并阻碍你。我再次明白,越来是急,越得找靠谱供应商。例如快递产品时就得选顺丰。
熬了18个月,终于熬到有空调了。不是因为挣钱了,而是因为老板今年在办公室办公了。
其实这标题是假的,从正式提交资料到拿到退税,也就两个月,中间还隔了个春节。第一笔退税,是悄无声息的打到公账上的。让人十分的意外。一路走来,真不容易。第一笔退税订单,去年3月完成出口,但由于自己拖拉,又加上约谈,上门审核,导致10月才开始办。可是税局的信息不够透明又得补充各类资料。直至1月11号,才交齐资料。可惜又遇上春节,并遇上一个拖拉的供应商(所有供应商都被函调了),不然估计当月就能退下来。总的来说,我相对幸运,我没有请财务的成本,所以无论是平时的做账,还是申请退税都能自己做。节省了不了财务成本。但这个不是每个新创公司都适合自己办退税的,毕竟刚起步时,找客户就是个够麻烦的事了。 …
给予别人方便,实则是为了避免别人的错误,影响自己。
关于自主报关,我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的文件都是提前准备好。不能等至出货当天来弄。而且至少要有一个人复核,最好是财务。一个人制单,一个人复核。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