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正在直播音乐戏剧电影《美丽的蓝色多瑙河》,喜欢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下!😜
两天没顾上写点什么了。从冬至孩子写九九消寒图,自己也开始每天写点什么,坚持读书,开始“数九计划”。这之后,可以再以其他有意思的名目,给自己做数个短期计划,贯穿一整年,比做一个365天的计划更容易实现吧!今天是大年初一。早晨被闹钟吵醒,后悔忘记取消闹钟,不然还可以多睡一会。包饺子,电话拜年,看看片儿,听听相声,嗑嗑瓜子,睡睡懒觉。睡醒了,有个新询盘。三十和初一,一天一个啊,算个好的开始吧!无论如何,认真对待就是了。该问问了,该回复的回复了。耳机里单曲循环着喜欢的旋律,这是最美好不过的事情。看似简单却可遇不可求。人到中年,有时倒不是客观条件不能满足,而是主观浮躁,很难踏实下来做事,即使是自己最最喜 …
大年三十收到询盘,犹豫下给没怎么打过交道的供应商发了信息,被秒回,真是比收到询盘还高兴!😊 家人都在午休,自己能安静地回个邮件,也算得上跨年舒心事了!
下午迟迟没开电脑,一直在练琴(不务正业)。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学会了弹钢琴谱的“小星星”。啊,我会弹“钢琴”了啊!一直以来有个愿望,将来能“有机会”学弹钢琴就好了,很喜欢那种陶醉其中的感觉(听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曲子长大的啊!)。实现起来也是有顾虑的(因为没基础,如果没练成的话,既白花钱,占着地方又堵心)。最近,在家里闲置了两年的电子琴被盯上了。孩子停止学琴(没有兴趣)后,足足两年没被动过。因为太占地方,都考虑要处理掉了。放也放这么久了,不如干脆学起来呢。于是,开始翻箱倒柜找小时候用过的简谱琴谱(小时候自学过一段电子琴,只能算玩玩了)。孩子的五线谱看不懂,只认得简谱。又一转念,为什么非得找之前的琴谱 …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早在上古时期,中国人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开始回升,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大如年。
#商学院定制铭牌# 平生第二次看直播(老华的火锅直播是第一次)。老阿姨从下午两点一直坚持到最后(料神和颜sir最后关于soho的忠告与建议,戳中很多痛点,很受用👍)。 期间,上卫生间、吃饭、洗漱都揣(抱)着手机(ipad)。 晚饭时,正逢毅冰老师和料神老师的“妇女之友”时间,实在说到了心坎里(真的是比闺蜜👭都懂你的感觉)。好在,老公做的粗茶淡饭还是很贴心的。 粗茶淡饭吗?不,今天是“米课年会大餐”,其他实属配菜罢了!😄 BTW,突然发现,这个“套餐”是不是很搭?红薯玉米粥和南瓜馒头的颜色跟米课黄是不是既和谐 ,又接地气 ?😋 那个用Notion提前列出一周食谱的宝妈 感谢各位老师及米课的小伙伴们!🌹
书早就到了,一直忍着没开封。 作为周末给自己的奖励,一口气读完。 第一次体验到,读书就像跟老朋友聊天的感觉。并且,是最最真诚又最最懂你的那一位。 尽管,书是写给初入职场的小伙伴,给大家一些告诫,少走弯路。作为80后,读完之后还是感慨万千的,仿佛一次次看到曾经的自己…也不禁重新审视自己,尝试从新的视角看待之前和当下的一些问题… “写的是我的经历,折射的是你的内心。” 无论你处在哪个人生阶段,都值得一读。 “人生无悔,未来可期。” 感谢,老朋友!
#美食打卡# everytime ~ 😉 不用面包机,不用手揉膜,也能做出暄软面包! 头天晚上和面放冰箱冷藏,第二天早晨塑形二次醒发就OK了! 明确目标,掌握方法,用心实践。✌
有人说,处女座♍️在听音乐时通常会走两个极端, 要么一直重复“听一秒就下一曲”的动作, 要么听一秒便无限单曲循环🔂。 其实,与其说是瞬间被一首曲子打动, 不如说是它在正确的时间出现, 恰好映射了你当时的内心感受罢了。 那是一种再美好不过的相遇。 最近一直在早起听毅冰老师的业务课, 就像这曲子, 一个小水滴,非静似动, 不断积累,蓄积能量, 在不知不觉中, 涓涓细流终将汇成江河。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