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行长找我和小倪一起聊天。聊了很多,很多地方和我的想法也是不谋而合。同时我也有挺多感触的。
行长本科是从深大工商管理毕业,也是我们的老师兄了。
我们的话题从风险开始,接下来我会结合地说一说我对风险的思考。
风险对每个人的意味都不一样,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面临的风险都是有千差万别的。
风险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从出生到死亡,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面对风险。与之相关的金融产品到金融衍生品数都数不尽,从人身意外险到信用违约互换(CDS),每一样保险产品或金融衍生品的设计也都是为了对抗我们自身遭遇的不可预测风险。
已知风险和未知风险完全是两码事。一个企业一定会存在很多很多问题。没有问题的企业是不存在的。假如存在,那一定是数据造假。今年上半年我总共看了一百多份上市公司财报,实习的时候也看了有十几份中小企业的财报。其实很多上市公司的问题都大概率是被公司本身的大体积所掩盖。但只要是已知的风险,我都能充分考虑在内,进而进行一些合理的评估。However我认为也一定会有一些我没能注意到的风险,但只要不是一些很大的隐患,会对企业未来长期基本面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我认为就不足为患。我觉得最重要的可能就是管理层人品好坏。
不能逆流而上,就唯有顺流而下。
很多人觉得既然xxx有这么多风险,那我不做不就好了嘛?民营企业有风险,我就去国企。股票投资有风险,我就慢慢攒首付未来在深圳买套房。But你有算过一笔账吗?假如你放10w在银行的账户里面或者10w在家里面,而每年的真实通货膨胀率是7%,光一个月你就要损失583。假如换成100w,那又是另外一个数字了。但是当你发现你想买的房子价格早就已经翻了一番的时候,你还坐得住吗?当你发现周围大爷大妈都在炒股,本金已经翻了一番的时候,你还坐得住嘛?你不要和我说你的定力很强,我了解人性,你不可能坐得住。在生活的压力之下,普通人是不可能安安心心地好好工作的。你手上的现金每时每刻都在贬值,只是你没注意到。
生活的压力会促使一个人无视风险进入自己完全未知的领域。
风险和预期收益从来不是对等的,没有纯粹的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这种事情,收益与风险在很多情况下 大概有如下比例高收益低风险(1%)高风险高收益(9%)低风险低收益(20%)高风险低收益(70%)。
我认为有些亏越早吃越好,年轻的时候试错成本比较低,本金不是太多,也亏不了多少钱。我记得我刚入股市的时候,也是看见涨停的股票心存侥幸,觉得自己可以开局就能拿到一个涨停板。后来一天还没过完,我买的那支价格直线下杀,一次亏了700+,15个点没了。当时这件事对我有一些冲击,我后来也作了反思。慢慢地我认识到自己犯的错误,还有自己人性中的不足。于是我逐渐开始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现在想来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我就能顺利的扭亏为盈,大概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我自己本身原有的认知水平比较高,其次是我之前对股票的认识也很足,所以没走上其他人走的老路。现在通过股票我所获得的收益已经超过1w,远远超过我当初的亏损,更重要的是我不用去每天看看自己亏了多少赚了多少。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专注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只有在进了社会之后,你才能理解:读书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风险最小的成本最低又有长远收益的划算买卖。(前提是有价值的书)
聊完风险之后,我们就聊到了房子。
先问你个问题,高考700分和深圳南山一套房让你选一个,你会选高考700分还是南山一套房呢?
以前我可能会选700分,而现在我一定会选深圳南山一套房。Why?在学校里,其实很多人不能理解资本的力量,经济资本所带来的优势其实远超文化资本。位置更好的房子意味着更近的上班距离、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的社区环境、素质更高的业主和邻居、更好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还有更方便的购物生活等等方面。当你有了房子,工资多少有那么重要吗?其实不考虑小孩的话,6k块钱一个月就够花了。考虑小孩的话,一个月1w5左右会舒服一些。对选择深圳工作的成年人来讲,凑不凑得起首付、有没有房贷不同状况下的人差距是巨大的。
一套深圳南山的房子就可以轻易地把两个人之间的差距拉开二三十年。当然,这里的房子只能是深圳南山区的房子,其他任何区的房子,不管是福田、罗湖,还是龙岗、龙华长期来看各方面(平均水平)都还是比不上南山区的房子。以前我也曾经觉得考试分数、绩点比什么都重要,现在回头来看,只是觉得这种想法可笑而又荒唐。大学两年过去了,当年的高考分数对现在的我影响又如何呢?它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不过至少要能考上大学
行长也说了我们是比较幸运的,这点我是深有感触。同时在一个深大,家在深圳和家不在深圳的两种人之间的区别是巨大的。未来在深圳发展,我可以不用考虑未来房子的问题、学区的问题,利用好自己已有的资本优势和投资头脑,我可以相对轻松地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换句话说,现在是一个拼父母的时代。除非你在某些领域已经能做到Top3,不然别人一个房子所带来的优势完全可以玩虐十个你。
我之前有接手过的一个家族小企业的贷款申请,这家企业是由现在企业负责人的母亲早年创办的。现在也没有多大的规模,每年账上资产差不多也就几千万的样子。但是人家母女有两套房,都是价值千万级别的。本来公司经营不咋样,所有人的财务知识几乎为零(所有报表只有年审才可信),负责人(创始人女儿)的学历甚至只有大专水平。然而银行却十分愿意以一个很低的利率借给她们。(普惠金融政策基本利率是3.85% 审核会比较严格)
暂时就这些叭~其实我能说的还有很多
不过可能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人所在的位置不同 格局和见识也各不相同
我写这些更多的是记录我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当然也欢迎其他人给出指点~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