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
amyinsd
2019-12-19 09:34

转载-交朋友,你需要“新时代的门当户对”—交友条件

本文转自: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

今天送女儿上学的路上,听完这一节课,解开了最近心中的疑惑。所以转存。

自己站得平稳,人际关系才能够跟着平衡。你好,我是蔡康永。

在人际关系当中,我们非常在乎的一种人际关系就是交朋友。交了这么多朋友之后,你有没有真的问过自己,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朋友?你是根据什么样的条件审核,才决定这个人可以做你的朋友?

也许在听今天的情商课之前,你并没有机会认真地问过自己这个问题。那,现在问出来了,就来想一下吧。如果我来想这件事情的话,我对于朋友的要求,第一个大概是可以在朋友的面前自在地做自己。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各方面都符合我对于一个朋友的需求,可是TA让我很紧绷,很不放松,即使对方是出于善意,我也没有办法跟这个人做朋友。

你可能会好奇,什么样的人会出于善意,却依然使你紧绷、不自在呢?绝对有。比方说,有的人跟你在一起的时候,不断地吹捧你,不断地赞扬你的成就。

如果碰到这样一个人,也许TA是真心地欣赏你,崇拜你,可是你就会觉得,TA是让你当一个永远的模范生,TA应该是需要一个精神导师,而不是在找一个朋友。

你在这样子一个人面前,为了回应TA的善意跟看重,你不好意思挖鼻孔,不好意思做出不雅的动作,不好意思聊一点低级的事情。这比较像是一个教主在面对TA的信徒,或者是一个偶像在面对TA的粉丝,而不像是朋友在面对一个朋友。

也许有一些比较极端的说法,会说“朋友根本就是一个一个的小圈圈,他们那种人就只跟他们那种人在做朋友而已。”会得到这样子的结论,可能是观察到了某一个现象。

可是,这是表面的现象,恐怕不是交朋友真正的原因。也许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有钱人只跟有钱人做朋友,明星只跟明星做朋友。可是,实际上的原因可能是,有钱人只有在另外一个有钱人面前,比较能够自在地做自己,因为他们双方都没有把金钱,当成是那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而明星在明星的面前大概也是一样,他们都没有把名气或者是光环,当成是那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所以你现在就可以试试看,列出来三个你觉得“作为你的朋友必须要具备的特点”。容许我提醒你,当你在列出这些“做你朋友的特点”的时候,你要往本质的方向走,而不要看一些表面的现象。

像我,虽然有爱看书的习惯,可是其他爱看书的人,并不会必然地变成我的朋友。很多爱看书的人在我眼中呆头呆脑的,根本聊不来。

而另外有一些不爱看书的人变成很好的朋友。他们重视的是我作为一个一般人都有的七情六欲,而不是很表面地把我当成一个长了两条腿,会走路的行动书架。

我的生活跟你的生活一样,有很多来来去去的人,朋友也会介绍新的朋友给我认识。可是,如果一个本来介绍来要当我朋友的人,可是TA跟我联络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我人生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你”,我就再也不会跟这个人联络了。

因为很明显的,对方需要的是一个生活辅导者,或者是心灵咨商师,而不是一个朋友。我当然很乐意,在跟别人做了朋友之后,给对方一些建议,就像我的朋友们也常常给我各种建议一样。可是如果出发点就是要提供心理咨商的话,我不认为有办法从这个出发点建立一段友谊。

所以你可以看到,当你在想“做你的朋友要具备什么条件”的时候,你几乎只要列出一个最核心的条件,其他的部分都可以从这个核心的条件散发出去。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情商课想要提醒的,关于交朋友的第一件事情,交朋友要往内在找,而不是往外在找。

如果相信了所谓的“交朋友就要找门当户对,同一个圈子的朋友”,那只是被现象所误导了。有人说“有了网络之后,人跟人之间的友谊变成了很虚拟,都不实际了”,我也觉得这是似是而非的说法。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本来就是虚拟的,本来就是抽象的,要多实际才叫作实际呢?

我们跟一个人心灵相通,兴趣相合,你来我往地写信,通信通了十年,这还不叫朋友吗?一定要见面,常常吃饭,才叫作朋友?很多每星期跟你固定喝酒吃饭的所谓朋友,比起那个跟你写信却从未见面的朋友,更不了解你的内心。

你们在吃饭喝酒的时候,从来不会提及自己热情所在的兴趣,或者是人生的目标。常常见面的酒肉朋友,跟从未见面的通信的朋友,当然是通信的朋友比较了解你的内心,比较符合你对于一个朋友的需求。

所以,关于找朋友的标准,除了我们刚刚所提醒的“要往内在找,不要往外在找”之外,另外一个要提醒的就是,双方拥有一个你真正在意的共同点,会盖过那些表面上的不同点。

在网络上面所累积的友谊,常常就具备了这样子的特色。现实世界里面的各种背景条件都不重要,你甚至没有看过这个人长什么样子,不知道TA毕业自什么学校。

只要你们是喜欢同一个乐团,喜欢打同一款游戏,或者是喜欢研究同一种学科,你们就会有聊不完的话。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你回想到学校生活的时候,在同一个社团里的人比起同班的人,要更能够变成你的朋友。

关于选朋友的标准,今天的情商课要提醒的第三个重点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对于朋友的要求会改变。

心理学上的研究发现,十岁之前的小孩,因为还没有办法认知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有什么需求,所以,最需要的朋友,是朋友能不能带给自己快乐。

而等到了青春期的时候,我们更在意朋友的标准是,朋友能够站在自己的同一边,而跟大人的世界,跟爸爸妈妈拉开距离。

过了青春期,长大成人之后,在早期我们比较在意的是,哪些朋友能够给我们生存的资讯,哪些朋友能够提供生存的人脉。

等到进入婚姻之后,很多人会把交朋友的重心放在夫妻双方的共同朋友,因为大家所要经历的挑战,肩上所承担的责任都很相似。

等到了生命的晚期,因为会感受到剩下的时间越来越有限了,所以更会在意相处的时候的品质,而不会去在意那些外在的条件,或者是在一起混的时间多寡。

有一部电影叫作《The Bucket List》,翻译成《遗愿清单》,或者是《一路玩到挂》。讲的是一个身家亿万的富豪,在病房里面遇上了一个汽车工人,两个人的身家背景还有个性都非常不同,只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人生都即将要结束了。

于是他们核对了彼此,对于生命所剩下的时间,最希望完成的事情,列出一个清单来。他们在实现这张清单上的愿望的过程里面,还是会起争执,还是会吵架,因为彼此的个性跟背景就是这么不同。可是,他们变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他们一起互相扶持,达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愿望。

所以,如果你曾经把“门当户对”“属于同一个小圈圈”当成是做朋友的一种标准的话,请你理解,这可能是人生某一个阶段所采用的标准,而不是永恒的。有机会的话,把内在需求的标准提高到外在需求的标准的上面,也许能够找到一位你最在乎的朋友。
举报
收藏
转发
0/500
添加表情
评论
评论 (4)
最近
最早
3天2夜学会建站

amyinsd

I cannot choose the best The best chooses me

向TA提问
置顶时间 :

设置帖子类型

普通
新闻
活动
修改

圈内转发

0/104

分享至微信

复制链接

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留联系方式
垃圾广告
人身攻击
侵权抄袭
违法信息
举报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评论吗?

取消 确定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文章吗?

取消 确定
提问
设置提问积分
当前可用积分:
-
+
20
50
100
200
偷看

积分偷看

10积分
我的积分(可用积分)
确认偷看

问题已关注

答主回复后,系统将通知你

不再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