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米粉、华学家写的故事,超炸,超励志,从赚钱机器到成就他人的亿姐,从大学挂科王到23岁千万的小伟等等,华哥火锅飘出了巴菲特午餐的味道。犹豫很久,直到小管家小辣椒的一句:没事儿,只跟自己比。
最后一天, 我还是动笔了。
阿拉蕾说征文,标题要抓眼球,还得是我和老华的故事。这怎么着也得让老华带着飞一下:我和老华,资产过亿!
不要惊讶,其实你也可以的!站直了,喊一下下面的话:
“我和马云,资产过百亿!”
咳,听完赵雷《画》的最后几句,得,不装了,我摊牌了。
比起群里的大佬,我没有啥值得说的成功经验。
今年是本命年,几年阿里,四五线城市国企十年的普通上班族,就涵盖了职业生涯,30多年也就赚了点零花钱,没有成功创业的经验,能说的反而是有些失败教训,这也算是征文中的差异化优势吧。
马老师曾经曰过,大意是:等以后退休,还要回去当老师,去讲讲阿里巴巴1001个失败教训,而不是阿里是怎么成功的。
不好意思,华哥,说你之前,还得先说下料神、毅冰。
2011年左右,还在阿里做中供的销售,那个年代,要和很多工厂老板普及电子商务和外贸的概念,后来除了销售,还要做客户培训了。
那可麻烦了,咋培训呢?电子商务咱熟啊,在大学里就学过,也和王宽总一样,在网上卖过电子书,但这经验也不能用。
咋办?
在网上一顿搜索,找到了料神,写的关于关键词的文章,比如如何通过对手网站,了解他们使用的关键词等等。
在客户培训会上,现学现用,反响出乎意料的好,沉浸了一把老师被认可的感觉,因为料神的东西接地气,学了马上可以使用。感觉发现宝藏老师了,想再学点再去培训,可再去搜索料神,只找到碎片化的信息,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也淘到过海关出版社的乐贸系列,很有价值。
教训一:回过头看,会搜索和持续学习能力真的很重要,没有去继续挖料神的分享,就错失了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
现在方便很多了,米课上就有料神老师的课,做外贸的小伙伴也不需要去搜索寻找了,有整整359节为出单保驾护航,真可谓米课找料神,谈单指定成!
后来,2012年左右,回老家工作,还想做销售类的工作,得找本书提升一下子,想到了之前乐贸系列,看看有啥好书,得,真被我找到了,《外贸高手客户成交技巧》,毅冰出的,买完感觉就有种销售高手的既视感。
客户这种刁钻的问题,怎么回答好?嘿,没想到还可以这样回答,有趣~有趣~,有些问题感觉到了死局,但毅冰老师一个回旋勾,妙手就来了!虽然不在外贸,但是谈可数的思路,真是一只鼎。
教训二:回过头看,如果找到有实践经验,还愿意分享的引路人,一定要珍惜,也要跟着他的一起进步,不然一个错过就是好几年时间。
现在米课上,毅冰老师有业务课、管理课,涵盖外贸实战和团队管理,639课时,每课时才6.2元,外搭3万条精彩问答免费送!听说还上了领英社媒的线下课,真可谓米课找毅冰,办法真是灵。
为什么先与料神、毅冰的机缘,因为到后来才知道,华哥竟然能把两位男神都聚到了一起。
到了2017年,才在朋友圈看到了第一篇华哥的文章,文风很有意思,就顺手关注了。
在公众号接触到华哥后,容易联想到葛优,诙谐的一本正经,告诉我们,勇敢的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要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当然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更喜欢看华哥卖课文,比如《老华手把手教你营销怎么做》,奸商这个词,又有了新的定义。
到了2018年,还买了华哥的《MR HUA 创业手记》,看到了有个传奇的故事,没错,我只当成故事书看了,和看童话故事一样,看完感叹几句就结束了,甚至有点怀疑:十几岁白手起家,二十多岁就有了几百万,油画只卖1刀就赚钱,真的有这么牛吗,会不会是吹牛b?反正我身边没看到过!
当然,后来华哥用房产本本做成了一把铁扇,只一扇子就把我的怀疑扇走了。
我只把书当成书,看完该干嘛还干嘛,而华哥看书,能把书的内容结合到自己做的事情上,找到怎么干更好的办法。
到了2022年第一天,看到华哥的一篇《新年计划,每天直播,你信吗?》,看完我想了想,最近这几年除了吃喝拉撒睡外,好像也没啥坚持下来的事情,华哥直播,那咱就录一下子,看看一个财富自由的人到底能不能把这件吃力的事情做到。
于是,注册了跟老华学三元的IP,在为爱发电的小破站里更新了6百多期,聚集了1.3W万的华哥民间粉丝。
但是我还是朝九晚五的上着班,赚着零花钱,没做出啥有效的行动来,但最近老华火锅征文后,看到很多人真的跟着老华学三元赚了大钱,比如1个月还清8万负债的白富钢,白师傅,我酸了。
创业做事除了足够穷外,还有一个就是行动力,前一个我有了,后一个还缺着,光看不干,等于白看啊。
教训三:回过头看,所谓,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认识华哥后,我就光笑了,文章幽默,书本曲折离奇,有意思,把一本创业秘籍,看成了闯关小说了。
其实,当出现一个超出你认知的事物,你的第一反如果是质疑,那么应该反过来想想,如果这是真的呢?或许,一个新大陆就这样发现了,这个很重要。
加入商学院后,老华开篇就讲的股权,一开局就给了一记20年功力的华拳,不是创业老师傅还真打不出来。
创业的第一步不是去急着注册公司,而是股权分配给搞好。
举个自己的惨痛的例子,2015年时,喝完一杯中关村牌咖啡后,兼职和小伙伴开了家网上+线下店的OTO的服装电商公司。之前我个人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帮商家做推广做了一年多,在80多万人口的城市做了1万多的本地粉丝。
没错,咱也干过和麦子老师一样的业务,只不过咱的现在已经黄了,麦子老师已经犇了。
那时候三人合伙,我负责线上,其他两位合伙人负责线下,股份没想太多,二一添作五平分得了。
后开才发现,这样的股权比例既不利于激励,也不利于决策,兼职运营了一年多就卒了。
嚯,看一节课,就能少走一年多弯路,省掉的时间、金钱都不止6780元啊,更别提精力、机会成本了,老华商业院是有真东西啊,现在就能看到华哥课的小伙伴真是幸运啊!
真可谓,米课找华哥,今后不被割。
还有社群里,有很多大佬和愿意分享的小伙伴,我们群的宽总,麦子,朱兴武等等。
上次直播听华哥说到收纳,新兴行业红利,好奇,也去搜了一下子,没想到一个21节的课+社群,只交收纳相关,就要6380元,而且开到了26期,而且还是录播课。
而华哥的商学院,150节录播课+25场直播+社群+持续增加的群友分享文章=6780元,涉及到商业思维、股权、自媒体、投资、创业、商机、餐饮等等内容。
华哥,你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奸商吗?
教训四:回过头看,第一次创业往往充满美好远景的,但现实比人强,里面很多没想到的细节往往决定了成败,有时是商业模式不行,有时是股权架构不行,有时是运气不行。
但学校里只是教育我们怎么当好一个职员,各式各样的创业培训班只是教育我们怎么做好一颗韭菜的自我修养。遇到有大成果,还真愿意教的牛人是少之又少,遇到一定要珍惜。
老华商学院就像一个种子,就算可能现在用不上,先种下,以后遇到困惑了,或许,就有大树可以乘凉了。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和华哥的故事,昨天华哥关于40岁的灵魂拷问,我再过2、3年就会遇到了,看来跟老华学三元是迫在眉睫的破局之道。
那么怎么学三元呢,第一步就是先把第一元想办法给做好,然后再考虑第二、第三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而过去的十来年,很多事我是想做的,但后来都没去做,最终我啥也没做。
希望大家给咱点赞鼓下劲!
虽然上半场落后了一大截子,但敢为天下后,一辈子还长着呢,在下半场,开始了就不算晚。
PS:真希望能有机会吃到华哥请的开业火锅。
如果你有问题想去南京请教华哥,但是因为种种因素去不了,可以在下面的留言区把问题打出来。
如果咱能去,我会找几个共性的问题来,吃着火锅问华哥。要是去不了的话,问对了问题,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了。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