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过去,启程未来
本文与标题无关,纯属瞎扯。至于标题,是给年轻人写新年计划和目标规划准备的。
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各路妖魔鬼怪,也照出了人生百态,成长也是一部西天取经史。
每隔10年左右,人类总会折腾点事情来折磨自己,危机和磨难带给人类无尽的生离死别和痛苦记忆,也让我们每次都从废墟中学会成长。
从15岁起每隔5~7年,人也会有一次蜕变和成功的机遇,有的人蜕变了迈上一个新台阶,有的人一时堕落跌入谷底,有的人企图甘愿平庸来逃避现实,人生就是这么跌宕起伏的故事,每个人一生中大约有7次左右的机会吧,好好珍惜。
作为外贸人,我差不多有20年了,也算老油条。即便到今天,相对于其他大部分职业,我看到这行里成功的机会还是特别多,就看你能不能看到机会,并做正确的努力去抓住。同样都是做外贸的,有的人成了外贸老总年入七八九位数吧,有的人做了SOHO年入几十万也不错,有的人做了企业高层权高位重财色双收,有的人成了外贸培训大师年入百万级,有的人中途硕博连读踏入社会上流,有的人考了个公务员入了体制保护内,有的人转行三产店开几十家了,成功的年轻人比比皆是。但也有太多太多出类拔萃的年轻人,初入职场咄咄逼人,却因误入歧途日渐平庸,最终沦为笑谈。
同样都是外贸销售,我只喜欢一类人,因为我知道这类人成功的概率更大一些。我最好的朋友Jessica就是典型的代表,她现在做服装业务20多年了,带领一个30多人的团队,个人一年出口3000多万美金的,团队一年出口5000万美金左右。我们认识的时候,她做了7年多,那时候一年200多万美金;我做家纺2年多,一年50万美金;因为是同一个城市的参展团,我们在广交会认识,后来又经她介绍做了8年的同事。她是那种看着外向健谈却性格偏内向的人,我一直笑她是“外向型孤独症患者”。她学历不高,一个外贸职业学校国贸专业毕业的中专生,毕业后在国企外贸集团的服装公司做生产跟单5年,因为产品能力强、外语也不错被调回业务部做了业务,就这样走上了人生巅峰。
Jessica同学就是我说的那种有一招制敌能力的销售高手,像傅红雪、愤怒的小马和李寻欢,她最强的是产品能力和外语沟通能力,她的外语甩我一条街。十多年前,有次我问她作为外贸销售,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她说自己在产品和外语上付出的努力,不是一般业务员能做到的,大多数人也没这个韧劲。她说人懂得越多走路就越慢,因为你无论学什么都要付出精力,而她却把别人业余学习的时间,也拿来做客户开发和跟进。现在40多岁的她,虽然是团队的头,还是一样的拼命,坚持早晨8点到公司,晚上21:00左右才走,北美市场我认识的人里面,她是做的最成功的。
记得当初广交会刚认识的时候,她跟我说,如果客户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样品、一个设计或询价单,你5~10分钟搞不定报价,专业买家是不会放心把大货单给你的。后来跟她一起参加了纽约、拉斯维加斯、法兰克福、巴黎、伯明翰、香港等大大小小十几次国内外展会,亲眼目睹了她用强大的产品能力和外语沟通能力,拿下一个又一个这个行里的客户。这十多年,我也发展成了跟她很像的业务人,我的徒弟和身边的业务又成长的跟我一样。我喜欢言传身教和“传帮带”的外贸传承体制,我不想看到我身边的外贸年轻人误入歧途,耽搁大把的青春岁月。当然,如果你30多岁了,在外贸销售工作上还没打出什么名堂,转型外贸培训、营销管理、其他管理岗位或转行也未尝不可。不过当你20岁刚毕业到30多岁的这段时间,如果你立志成为外贸销售高手,你要学会轻装上路,不要贪恋太多的技能。职业路像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装备太多跑不快也走不远。再高的武术大师也有短板,这一生能把个人长板做到多长多大,才是决定你成功高度最核心的能力。
当我到了40岁,日渐开始保守,相信选择大于努力,相信错误的努力等于懒。我不再建议年轻人去学习各种技能,相反,我更建议年轻人多折腾,多实践,把精力放在选择正确的方向,做对的事,把执行力放在第一位。对大多数没从这条路杀出来的人,我觉得40岁,甚至往前一点35岁,到了职业的拐点,重新学习一项技能也许才是对的事。年轻,不要整天叽叽歪歪的学这学那,你学的往往都是别人嚼烂剩下的;不要因此荒废了自己的才干,想要在销售上出头,就四个字“干就完了”。
外贸这行,像一场苦行僧之旅,路上的花草很多也很美,但你既然选择了修行,就不要贪恋太多。销售像是青春饭,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吃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