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
彼得Young
2020-04-08 13:18

最奇怪的秘密-译文-上

以下译文译自汪晟米课教材最后一部分。原文较长,故分做两部分发布。有些词句,小伙伴们如果有更好的表达方式,欢迎留言交流。@汪晟  @阿拉蕾小编  

--------------------------------------------------------

原文标题:The Strangest Secret

原作者:Earl Nightingale

原文发布时间:1957年

-------------------------------------------------------

我将告诉你这世上最奇怪的秘密。

已故的诺贝尔奖得主阿尔伯特·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译者注:1875-1965,法国阿尔萨斯的通才,拥有神学、音乐、哲学及医学四个博士学位。)有一次被问道:“当下的人们怎么了?”

640.jpg

图片:Albert Schweitzer 阿尔伯特·史怀哲

这位伟大的博士沉默片刻后,回复道:“人们不思考。”而这也正是我要讲的。

我们生活在黄金时代,一个人类一直期盼,一直梦想的时代。为此,人类努力了几千年。但正因我们生于这个时代,我们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富裕的时代。这片土地对每个人而言,都充满机会。可你知道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吗?

让我们选取一百个年龄为25岁的人,你能想象他们到65岁时的情形吗?

这一百个清一色25岁的人都认为他们会成功。问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是否想成功,你都会得到肯定的回复。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眼里闪烁着光芒,信心满满,前路似乎是一场有趣的冒险。

但真等到他们65岁时,却只有1人致富,4人财务独立,41人仍在工作,54人破产—以致得依靠他人过活。

看看吧,100个人里仅仅5人实现梦想。


640.png


为何有那么多人失败?

25岁那年眼里闪烁着的光芒哪去了?

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希望,他们的计划哪去了?

为何他们当初想做和最后能做的有如此天壤之别?

何谓成功

当我们说有5%的人“成功”,我们就得给“成功”下定义。这是我能找到的最好定义:成功就是一步步实现理想。

如果有人正为梦想的目标奋斗,他清楚自己的方向,那么他就是成功的。如果做不到,那么他就是失败的。

杰出的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在他精彩的著作中称之为“人类的自我找寻”。

640_(1).jpg

图片:Rollo May 罗洛·梅

“在社会当中,勇气的对立面不是怯懦,而是盲从。”

这就是为何当下人们陷入困境,失败如此之多的原因。

盲从—人们像其他人一样行事,不思考原因,不思考方向。

看看吧—

美国现在有超过四千万65岁及以上的人口,他们中大多数都破产了,依赖他人过活。

我们7岁开始学习阅读,25岁开始学习谋生—往往到这个年纪,我们不只是谋生,还在养家。

可到65岁时,在这片有史以来最富裕的土地上,我们还是没能学会如何实现财务独立。

为何?

我们盲从。

问题在于,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像失败的那95%的人一样行事。

人们为何盲从?

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大部分人似乎相信生活由环境,由境遇,由外因塑就。他们是一群被外力推动的人。

曾有一份面向上班族的报告。

人们被问及:你为何工作?因何早起?

十之八九的人一片茫然。

进一步追问,他们则会说:“大家都早起去上班啊。”

这就是他们的原因—因为别人这么做。

让我们回到成功的定义。

哪些人成功了?

只有一步步实现理想的人成功了。

只有说出“我将成为这样的人”后便朝着目标去努力的人成功了。

我告诉你,成功的是这些人:

他是一个在校任教的老师,因为他本就想当老师;

她是一个妻子或妈妈,因她想成为妻子和妈妈,而且做得很好;

他是街角加油站的老板,拥有这样一间加油站是他的梦想;

他是一名企业家,拥有自己的公司是他的追求;

他是一名成功的销售人员,成为金牌销售,组建自己的团队是他的目标;

......

640_(2).jpg

任何为目标不懈努力的人都是成功的。但二十个人里却只有一人能成功。

我们为了自己去拼搏时,竞争才存在。我们以创造来代替竞争。二十年来,我一直在找寻决定人们命运的钥匙。我想知道,是否存在这么一把钥匙—它能确保和预知未来?是否存在这么一把钥匙—人们只要了解和掌握它,就能成功?

这样的钥匙确实存在,我找到了它。你是否曾疑惑,疑惑为何如此多的人勤恳工作却一无所获,另一些看起来不努力的却拥有一切?这些人拥有魔法—可能你曾听人谈起:他能点石成金。你是否也曾留意到:一个成功的人会越来越成功,而一个失败的人却越来越失败?这一切的差别就在于是否有目标: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

有目标的人成功了,因为他知道方向在哪。就像一艘离港的船,带着画好的地图和计划启程。船长和船员清楚目的地,知道航程要多久。船有预定的目的地,在99.99%的情况下,它都终将抵达彼岸。

还有另外一艘船,就像前面那艘一样。不过船上没有掌舵的船员或船长。它没有目的地,我们只发动引擎,让它启程。我想,可能你会和我一样认为,这艘船要么沉没,要么随风飘到某个荒芜的沙滩,从此废弃。它哪也到不了,因为没有目标,没有导航。

640_(3).jpg

其实我们人也一样。就拿销售员来举例吧,优秀的销售员有着当下最好的前程。如果精于销售且目标明确,那么这便是世上报酬最高的职业。每个公司都需要金牌销售并提供丰厚的奖金。对于销售员来说,奖金上不封顶。可你能找到几个这样的销售员?

有人曾断言人类完蛋了,因为人们不阻止强者获胜,倒防止弱者失败。如今美国的经济和战时一般,举国慢下来,保护脆弱的那部分,慢到像是护送着最慢的那艘船,等它成型。

怪不得当下谋生如此容易。养家糊口不费脑子,不要特殊才能。因而我们有了一个安全保障平台,这正是人们需要的。但我们还得定个高出安全保障的目标。现在让我们又回到这世上最奇怪的秘密,回到今天原打算说的那个故事。为何有目标的人成功了,没有的则失败了?我来告诉你一些事—看看你是否真的明白,它将马上改变你的生活。

如果你真的能明白接下来我讲的这些,那么你的生活将再也不同往昔。你会突然发现,好运似乎青睐你。想要的都来了,曾困扰你的麻烦,担心,焦虑都走了,怀疑和恐惧也烟消云散。

成功和失败的关键:你的所想决定了你的所成。再强调一下,内心的想法会左右我们最终成为怎样的人。纵观历史,伟大的智者,导师,哲人及先知对很多事物抱有不同看法,但在这点上,他们意见一致。

听听伟大的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 (Marcus Aurelius)说的吧:“人生是由想法创造出来的。”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说:“只要肯等,万物皆呈。苦思良久,我深信,‘有志者,事竟成’,用一生去逐梦的决心无可阻挡。”

640_(4).jpg

图片:Marcus Aurelius 马可·奥勒留

640_(5).jpg

图片:Benjamin Disraeli 本杰明.迪斯雷利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merson)说:“一个人每天想些什么,他就成为什么。”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说:“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发现就是,人可以通过改变想法来改变生活。”

他还说过:

“我们只需冷静行事,把考虑中的事情当成真的实现了一样,生活和理想便逐渐建立连接,最终梦想成真。我们的念想和习惯及情绪交融在一起,潜移默化中,我们关注的便都是念想的那些事了。”

他还说,

“若你足够关注结果,那么你就几近成功。”

“若你期待变得富有,那么你终将变得富有。”

“若你渴望知识渊博,那么你终将变得博学。”

“若你想成为好人,那么你终将成为好人。”

他继续道:

“你必须真真切切地期待这些事,内心只期待这些,不会同时又强烈期待其他一百个事情。”

640_(6).jpg

图片:Ralph Waldo Emmerson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640_(7).jpg

图片:William James 威廉·詹姆士

《圣经》马可福音第9章第23条:

“你若能,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

我的老友诺曼·文森特·皮尔博士(Norman Vincent Peale,美国牧师和作家)评论道:

“这是宇宙中最伟大的法则之一。我真希望自己年轻时就能注意到这个法则。我年纪很大时才明白它,若不考虑我和上帝的关系,那么它便是最伟大的发现了。”

这个法则可以用简明的词句这样阐释:

“如果你消极地思考问题,那么你将得到消极的结果;反之,你将得到积极的结果。”

“这个简单的事实,”他继续道:“便是繁荣和成功法则的基础。”

三个字便是“信则成”。

威廉·莎士比亚说,

"疑虑是我们的叛徒,它时常令我们失去可以获得好东西的机会,令我们害怕去尝试。"

乔治‧萧伯纳说:

“人们总是怪罪环境使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不相信环境,这世上成功的人是起来寻找他们所想要的环境的人,而他们如果找不到,便创造它们。”

640_(8).jpg

图片:George Bernard Shaw 乔治·萧伯纳

难道这不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每个发现这个道理的人都有段日子会认为自己是第一个发现者。

“我们将成为心里所想的那种人。”

一个心里念着明确且值得的目标的人最终成功了,这是合符情理的,人家就是这么想的。我们也将成为心里所想的那种人。

相反,没有目标的人,搞不清方向,脑子里满是困惑,焦虑,恐惧和忧虑。他的人生也终将充满沮丧,害怕,焦虑和担心。

如果什么都不想,那么我们也终将变得什么都不是。

这是怎么回事?

为何我们会变成心里所想的那种人?

让我尽我所能说给你听。

人们脑子里有这样一种情况: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人类的思想好比是农夫的土地。

假设有个农夫有片肥沃的地,农夫想种什么就种什么,而土地才不在乎,决定是农夫做出的。

记住,我们把人的思想比作农夫的土地。思想和土地一样,不在乎你种下什么。

你种下什么,最终收获的就是什么,不管你种什么。

我们假设农夫手里有两颗种子:一颗是玉米,另一颗是毒茄。

他盖上土,浇水,悉心打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土地回馈的定是他种下的。

就像圣经里写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记住,土地才不会在乎你种下什么。

它也可能会长出一片茂盛的毒茄,就像长出一片玉米那样。

所以关键在于这两种种子:一种是玉米,一种是毒茄。

640_(9).jpg

相比土地,人类的思想更肥沃,更不可思议,更神秘。但它们有同样的工作机制。

它不管我们种下什么—成功或失败;一个明确且值得努力的目标,抑或是疑惑,误解,恐惧,焦虑等等。但我们种下什么,也必将收获什么。

人类的思想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待开发的陆地。它蕴含的财富远超想象,它能回报我们种下的任何一种东西。

可能你会问,如果真是这样,那为何人们不多多利用他们的思想?

我认为,人们早有了另一个答案。

问题在于,思想和我们一起降生,它是免费的。免费提供给我们的东西,我们都看轻它,付钱的才被看重。

矛盾的是,反之亦然。

生命里一切有价值的都是免费的: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灵魂,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希望,我们的雄心,我们的智慧,我们对家人,对孩子,对朋友以及对国家的爱。

所有这些无价之物都是免费的。

而那些能花钱购买的实际上非常便宜,随时可被取代。

一个人失败后还能东山再起,一生当中甚至可以反复几次。哪怕家园被烧毁,我们还可重建。而我们免费得来的,却再也换不回。

640_(10).jpg

人类的大脑没被利用,只因我们把它当作理所当然。“亲不敬,熟生蔑。”

它能完成被指派的任何工作。但一般而言,我们只利用它来做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非重大事情。许多大学研究证明,我们大部分人只用了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能力。

现在决定吧!

你想要什么?在脑子里设定目标。这可能是你这辈子做的最重要的决定。

你想要什么?你想成为一个杰出的销售员?你想在某个工作当中表现出色?你想在公司或社区当中爬上某个位置?你想变得富有?

你只需在大脑中播下种子,悉心照料,朝着目标一步步努力,最终它定能成为现实。

这就是法则,像艾萨克·牛顿爵士提出的重力法则一样。如果你爬上楼顶往下跳,只会摔下去,绝不会飞起来。

这点和自然界的其他法则都是一样的—恒定不变,永远有效。

用轻松积极的方式想想你的目标。

在脑海里构建一幅已经达成目标的图画。看看成功时的自己在做些什么。

我们的时代充斥着苯巴比妥,溃疡,神经系统崩溃和镇静剂。医学研究将我们推进到一个健康和长寿的新时代。我们中的太多人担心早死,谨小慎微地处事,全然不知我们的一切都被几个伟大的法则主导。

我们的惯性思维左右了我们如何看待事物。

我们每个人都是各自想法的总和。

我们之所以是现在的样子,只因为我们想这样或觉得本应如此—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

每个人都将靠取食思想的果实生活,因为今天或明天的所想,下个月或来年的想法将塑造你的生活,决定你的未来。

你的思想引导你。

记得有一次,我开车穿越亚利桑那。我看到许多轰鸣的推土机,其中有一辆以约35英里的时速沿道路行进,拉着大概20吨土。这是个庞然大物,而双手操控方向盘的却是一个个头小很多的人。我一边行进,一边不由惊叹:人类的大脑和这辆机器何其相似。假定你就坐在这么一辆烧油机器的驾驶室里,你是坐着,双手交叉放在胸口,任凭机器开到沟里去;还是双手紧握双向盘,让它沿一个明确的方向行进?这取决于你,你就坐在司机的位置上。

640_(11).jpg

明白了吧,决定我们取胜的法则也是把双刃剑。我们必须掌控我们的想法。这个能让人取得成功,财富,快乐,帮助实现个人及家庭梦想的法则也能让人深陷囹圄。区别仅仅在于如何使用它,或好或坏。这就是世上最奇怪的秘密。

何说它奇怪,又为何称之为秘密?事实上,它根本不是什么秘密。很久很久以前,先知们就开始宣传它;它在《圣经》里反复出现。但知道和懂得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就是为何它奇怪—同时又因同样奇怪的原因,它几乎成了秘密—的原因。我相信,如果你出门来到城市大路上,一个个询问路人成功的秘密,也许一个月里,你也找不到一个能答上来的人。

若我们真懂得并去实践,那这个秘密就是无比珍贵的。对我们而言,它是珍贵的;于我们周围的人—我们的家人,员工,同事和朋友,也同样如此。

生命应该是场激动人心的冒险,它不该变得乏味。一个人该尽全力而活,生机勃发。早起时,他倍感快乐;他干着称心的工作,他也擅长于此。

有一次,我听格鲁夫.帕特森(Grove Patterson,美国《刀锋报》主编和记者)做演讲。他讲的结论和提到的部分内容,我永生难忘。他提到,“报业生涯让我深信一些事情:人们通常都很善良;我们从某处来,也将去往某地。”因而,我们应把握时间,尽早开始这场激动人心的冒险。

造物主从不搭建没有目的地的阶梯。最伟大的先师—耶稣,这个来自加利利平原的木匠—一再和我们提到这个秘密:“相信,然后得以成全。”


举报
收藏
转发
0/500
添加表情
评论
评论 (2)
最近
最早
3天2夜学会建站
置顶时间 :

设置帖子类型

普通
新闻
活动
修改

圈内转发

0/104

分享至微信

复制链接

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留联系方式
垃圾广告
人身攻击
侵权抄袭
违法信息
举报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评论吗?

取消 确定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文章吗?

取消 确定
提问
设置提问积分
当前可用积分:
-
+
20
50
100
200
偷看

积分偷看

10积分
我的积分(可用积分)
确认偷看

问题已关注

答主回复后,系统将通知你

不再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