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出来工作第三年了。
做了两年的外贸运营,19年5月因为公司业务奇缺,国际站带来的资源得不到很好地转化。我思考再三,决定向主管提交了转型业务的决定。想着趁年轻,多点尝试和锻炼自己。
到今天,转型业务差不多一年了。可能处于对业务的倦怠期,有点怀念运营的日子。
总结一下,这一年的成长。因为公司没有老业务帮带,很多时候都是靠自己摸索,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要去找主管找老板帮忙,或者找展会部的老业务(我们公司展会和电商是分开两个部门的)。
因为英语不好,需要依赖翻译器,所以在跟进客户的时候,不得不耗费时间去琢磨是否表达清楚,有没有翻译错了。客户来了,需要主管或老板协助,到现在还是听不太懂客户说的英文,所以也不敢打电话给客户。
. 因为不了解外贸流程,遇到不懂的总是去找老业务和度娘刨根问底,了解清楚细节。例如收款注意事项,出货需要注意什么,需要准备什么资料,等等。特别最近新接的信用证,每天都耗费半天的时间去问老业务,和客户沟通完,又继续问。
这些困难始终缠绕着我。当然,这一年里我逐步地掌握了一些成交技巧,手头上客户基本都是新客户,大部分都是主动营销为主,这是我在几个新人中的优势。而且是专门做项目的客户,可持续跟进开发的客户。但这些客户目前都是处于打样状态,本来应该三月有正式订单,但因为疫情的原因都暂时搁置了。
可能是运气吧,缺点无比明显的我,在外人看来,我做业务应该很难。事实上,真的很难,有时真的可能睡不着去想怎么做。对于家具行业,没有老客户支持,半年50万业绩算是什么阶段。
可是从去年12月开始,我的缺点正逐渐被放大,屡屡犯错,面对客户当面或电话沟通的无力感,让我开始产生挫败。和客户谈判的疏忽,报价单产品细节出错,付款方式写错了导致样品以大货价成交。。。。。。等等。不应该犯的小错误,屡屡犯下。
我不得不怀疑自己,或许做回运营会更好吧,毕竟我是个理科生,是个营销专业的学生,对数据会更加敏感,对营销更加熟练。在丢弃运营的一年之后,当我拿起那些数据时,我依然能熟练地指出问题。当新品类引进平台时,我依然能第一时间想到布局的框架,如何利用已有资源去迅速引流。平台节日的促销方案依旧沿用我以前的方案,略做修改,更换产品。
现在的我,又该如何选择呢?25岁的我,依旧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成就,没有属于自己的里程碑。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