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米课圈发长文
本篇主要谈我怎样从日常工作中挖掘风控方法,虽然本篇和外贸不是很有关联,但是我也是尽我所能贡献自己在类信贷领域的一些思考和米课圈的朋友们分享。欢迎阅读和指正。由于这个方法很多金融人都不知道,因此我很希望能够申请精华。
研究的初衷:
我们都知道国家三去一降一补的大战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降杠杆,但是作为金融机构有大额投放任务,项目经理也有追求大额项目的内在渴望,而我司(包括金融租赁同业所有公司)传统大额项目中,高速公路有政策限制、铁路和轨交有稀缺性、新兴行业也绝不简单,平台类仍成为项目经理追逐的一大方向,平台类项目每单其实都有他独特的地方,都要个案处理,有没有一个办法可以统一来看?大家都知道可以从区域、层级、债务率来总体判断,但是这还是比较肤浅,最近我找到了一个方法,至少可以为全局性风控找到一个切入点。思路:
城投很多都发债,很多出问题的城投,也不是直接宣布违约,大都还是先展期,或出现其他的苗头,我们所要做的是找到这种苗头,现在很多债券都是3 2、5 5的含权债券,如果发行人在“ ”这个阶段(行权期)提高票面利率勾引投资者不回售,就要当心了,万一是忽悠投资者,那么后续当这招都忽悠不住了,可能进一步出问题。即低利率环境下,还上调票面利率希望投资者留住债券,很可能代表这些企业没能从宽松的市场环境中受益,企业再融资能力和流动性要打问号。当然这种票面利率调整也可能是因为市场利率变化导致的,也可能是其他原因,这是需要进一步鉴别的,比如有的是2016利率低位发的。(但同样2016发的,也有很多后续不调增的)
行动:
按照这个思路wind选含权债,把和这个逻辑相关的指标选中,导出债券名单。当把票面利率上升的再筛选出来,名单已经急剧缩小。
结果让我惊喜。惊在:很多问题(或有)企业、甚至爆雷企业在名单里,一目了然,直接跳进眼睛。喜在或许这个名单可能有用、能用。
进一步看,
含权债中非城投债我看到了:天房、华夏幸福、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城投大股东)、云南城投、东旭光电、冀中能源、海航、苏宁、康美药业、北大方正、华晨汽车、华西村…
含权债中城投债我看到了:绍兴城投、洛阳城投、株洲平台、徐州平台、张家口通泰控股、兰州城投、遵义平台、水发集团、天津泰达…
本来想把AAA去掉。因为AAA可能错杀好企业。后来一看不对,有的AAA也或有问题,比如冀中能源、苏宁。最后即便能救回来,但是企业确实存在问题。
当然也有很多一看就是错杀的,确实需要进一步判断。
这个名单有太多可以进一步挖掘的地方了:
1比如张家口通泰控股,对通泰不敏感,但对张家口敏感,去搜索政府融资平台名单,张家口通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张家口通泰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再去查股权结构:和张家口高速(已展期)相关。
不过这个例子还不足以说明可以这个名单可以提前预警,因为这个是2016年发行5 2,行权期在2021年。提票面利率时已经出事了。
但是有的就可以提前预警了,名单内华夏幸福出现过好几次,其中有一个2016年发行3 2,2016.3.9-2019.3.8票面利率5.4%;2019.3.9-2021.3.8票面利率7.4%。提前预警信号是存在的!这让我很兴奋。
云南省康旅控股也是2016年发行3 2,2019.4提高票面利率,提高幅度还较大。云南城投自己也有这样的情况。
2除了票面利率提高幅度,出现次数也是预警程度的体现。房企里华夏幸福在名单内出现很多次也是最多次,为何偏偏是华夏幸福出现最多次。不见得是巧合。为何偏偏这么多问题或爆雷企业出现在名单里。不见得是巧合。我在看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还没爆雷的企业也出现了很多次(比如红星MKL),值得留意。
平台类,像绍兴、盐城、遵义平台出现次数尤其多,为何偏偏是这些高负债的地方出现次数多,同样不见得是巧合。所以,我要强调的是名单内不一定有问题,但次数多的就值得去推敲,或许是拿捏的一个好方法。
我个人认为这个思路和这份名单是有一定适用性的:
1绝不是为平台下沉提高鉴别力,在地方政府信用风险愈发加大的背景下,违约已然不绝于耳,平台业务应坚守从中西部转向东部、东部总量控制,没有必要也不应下沉(层级)、迁移(到高风险区域)、提高余额占比去冒这个风险。
2这份名单的意义在于贷前可以先做搜索动作,如果搜索客户出现在该名单,那么有意识地挖掘一下为何它提高票面利率了,至少敲一个警钟(当然在名单中不意味着就一定有问题,但可能有问题)。而且一旦揪出问题,防范风险、节省项目沟通成本。
3意义也在于贷后,比如要做全面的客户风险排查,也可以用这个角度切入,作为排查的策略之一。看我们存量平台客户所在区域是否重合。
再进一步讲
还可以分析同一时间窗口下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票面利率调整策略的不同,这其实可以探究企业信用资质的自我认知和对比,应用场景就更大了。
在实操环节,难点在于挖掘票面利率提升的背后原因,可能是没钱了勾引投资者不回售,也可能是随市场利率变化,亦或是信用资质一般的企业在低利率环境下担忧未来融资难度、自身信用利差上升带来的融资成本上升。
这确实难,但前面提到的票面利率上升的名单中出现次数和利率提高幅度还是比较直观简单的,以及在同一时间窗口下找同行业其他企业对比也是比较好的办法。
我同时还看了票面利率持平和下降的企业名单,也有很多问题企业同时出现在这份名单。需要注意的是,企业A出现在票面利率下降名单,并不能解释A反复出现在上升名单中所隐含的可能的问题。
综上,从逻辑和数据结果看都是有应用意义的,或许可以作为风险管理手段之一予以辅助,至少多一道防线。我觉得最大的价值在于找到还没出事企业的苗头。平台类企业,政策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有时候比较难预判,但值得抓住可以抓住的信息。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和启发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