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和我们自身“气质”匹配的客户
我想用我自己的经历做点拓展,以便论证。
12年前我在一家贸易公司就职,十几个人的团队,业务部8个人,最初从事海外采购岗,一年后被调入业务部,后来发现老板心很大,总是想做国际大公司,小厂小客户总是看不上,觉得没潜力,我尝试跟进过一个新加坡客户,美资公司,世界500强,新加坡分公司,跟进4个月终于拿下30万刀订单,没成想,接单半个月后老板告诉我客户要的东西我们供不了,后来反反复复发生过多次类似事件,也对其他同事的“遭遇”有所耳闻。
年底报告时,我写了几千长文,分析我们公司产品优劣势,以及适合跟进的客户类型。希望老板转变业务战略,这篇报告老板并没有给我任何回应,但是后来我发现几个同事接“大单”,客户连续下单的类型,几乎都变成了我报告里“建议”的类别,由于职权小,我不清楚后面公司业绩具体有什么变化,不过在我再次调岗离开业务部门半年后,我在一次跟老业务员的聊天时,发现隔壁新人的电脑屏幕上展开的文件竟然是我当年的“年度报告”。
什么规模的公司,在我看来,最好匹配什么规模的客户。哪怕你是SOHO,你也要知道自己背后的供应商的规模,以便去开发适合自己资源的客户类型,并不是说就完全不会有结果,而是这过程会很艰难,结果也不一定有胜算。
另外,我在大学毕业那一年,还在一家山寨手机公司代理做过手机的电话销售(也是调岗过去,从客服到销售),那时候的销售模式主要是电话营销,每天要跟手机连锁卖场的采购经理或者老板打电话联络,那是极度沮丧的几个月,我的业绩每个月垫底,后来我问同事,她委婉地告诉我,我讲话太“文邹邹”了,有些话她听我说出来都不是很懂,而卖场的老板和经理都是没什么文化水平的人,很多事情沟通不来。
那时候我并不认为这算什么问题,甚至觉得同事这个原因有点奇葩。后来第二份工作去到一个上千人的日企,专门跟台湾,日本地区的中层管理打交道,年底屡屡被客户评分到90分以上。
多年后,回过头来看,那位同事说得很准确了。
你的气质是怎样的,其实更容易和等类型的客户同频,跟这类客户交流,会更自如,更能get到客户需求,也就能提供想匹配的服务,达成最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