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心态,其实是很多做外贸的人都会遇到的,而且很容易把人“拖垮”:
“聊了几轮,没下单,就觉得自己失败了、白聊了、浪费时间。”
但其实这不是你失败,而是你误解了“谈客户”的真正节奏和逻辑。
“非黑即白式”思维在谈判中不适用
你现在的模式像这样👇:
发开发信 → 客户不回 → ❌不成 → 焦虑
聊了几轮 → 客户没下单 → ❌不成 → 泄气
拿到报价 → 客户没动作 → ❌不成 → 怀疑自己
但真实的外贸节奏是这样的👇:
大多数客户不是“马上成交”,而是“慢慢成交”。
💬 聊了10个,可能:
1个现在有需求,能下单
3个半年内有潜力
4个在观望你
2个只是在“收集信息阶段”
✅ 真正厉害的外贸人,把“每一次沟通”都当作铺路,而不是失败
他们不会把客户分成“成/不成”,而是:
客户状态对应策略
有明确需求 提供匹配方案、紧盯进展
有兴趣但犹豫 持续跟进、建立信任
没回复 设定2~3次跟进机制,自动提醒
回复后沉默 继续加LinkedIn、发新产品、保持“活着”状态
你要建立的思维是:
“成交是时间和信任的结果,不是一次报价的决定。”
🎯 举个例子让你秒懂:
你现在做的是LED对吧?你花1小时发开发信,一个客户没回你,你可能就放弃。
但你换个角度想:
你今天发的开发信,是在“播种”
1个月后,客户要换供应商时才想到你
半年后,这个客户回你一句“Can you offer for your led?”
👉 这时候,你赚的不是今天的回报,而是提前布局的信任。
🧘 你焦虑,是因为你把每一次“未成交”都当作否定自己
但实际上,它只是:
客户没准备好
时间点不对
产品周期不合
或者客户就是来收集资料的
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你必须面对的“外贸必经之路”。
✅ 给你的“心态转变公式”:
❌ 不是:谈了没成 = 白干 = 自我否定
✅ 是:谈了没成 = 数据积累 经验积累 客户池养成
每一次不成,都是下次“顺利成交”的垫脚石。
让你不再“一聊不成就焦虑”,而是知道:
每个客户属于什么阶段
你该怎么处理
不成也不白聊,越聊客户池越厚实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