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双11开始,自己也难免剁手,哪怕自己忍住冲动消费,但是每年都要用的东西,例如净水器滤芯,的确一年一次才有这么便宜。
买呗,然后折磨我的事情来了。
满300-40,满200-20,各种混搭的折扣卷。
凑好单,然后显示还差几十块,于是问下老婆有没一起的,她反倒说帮我买吧,这样能省更多。
计划打算买双鞋,但是要分享5人获得100元减免卷,平时十来块钱的优惠,如果要分享的话我都懒得去弄得,毕竟消费人情。
现在一百元,还是动心了,抵不住诱惑,动动手指就省100元呢。
于我让老婆帮我找她闺蜜圈点一下打开,果真一百元卷到手,这一顿操作下来,今天付款的金额比年初买我已经买了的鞋子便宜了足足200元。
然后我想起来前几天在京东买的2个空调,打开一看,好家伙,降到2689了,足足降了260多,而且我还买了两部。
我记得客服答应保价的,翻开记录一看,没错。于是问了下客服,说让我重新拍,旧的给我退款。
就这样,省了500多,我看了卷,也是京东的卷,至于是不是薅了我强东哥的羊毛就不知道了。
然后看到交行,满1000-120,再来一顿操作,想再便宜120,然后一看,原来便宜10元,再用返利网返利,再便宜5元。
好家伙,各种优惠组合搞了我算了一上午,对于平时我几块钱,十几块钱我都不在乎的,现在竟然为了多省5元,各种研究了,搞到了下午。
但是我们也没有冲动消费,都是买平时的必需品,也不囤货,算比较克制的。
今天这个着了魔的买买买,也确实优惠到了,我愿意花时间去研究。
我做跨境电商时候,常常把优惠卷发给那些团购网,然后统计数据发现,用卷下单的跟正常价格下单的比例其实也就各50%。
后面了解到,用卷下单的其实都是穷人居多,他们愿意花时间研究这种优惠那种优惠,在报纸上,在团购网上,甚至还有专门的优惠群组(facebook)。
而那些中产阶级,看到合适直接买,第一他们很少看到这些优惠折扣卷,第二个他们也没时间看。
平时我一个产品20美金,用了优惠卷10美金。
如果我直接打5折放在网上,大家都看到,大家只需付10美金,卖了10单,无论中产阶级还是穷人,都是100美金营业额。
然后如果我把优惠卷发出去,穷人研究了,中产阶级把时间花在挣更多钱上而没空研究,选择直接付款。
那么同样是10单,各50%购买,我实际有150美金营业额。
营业额直接多了50%。之前我看过经济学的书,大概说过这个道理,具体是啥我忘记了。价格歧视?消费者剩余?
今天淘宝买的鞋子,确实优惠,让我不得不做个穷人,好好研究一番。
而京东,如果我没打开一看,价格也不知道下降了,也存在一个概率我看不到而不去保价,如果发现了,商家也就把我当成穷人那个归类而已,顶多就是业绩较低一点而已。
对我来说,确实优惠到了,合理消费,不囤货,不冲动消费。
我也不会分期,如果分期是免息的可以接受,我把全款放货币基金也有利息嘛,等于打折,其他要利息的分期我都绝对不碰,信用卡花呗我都是当月花当月清。
我手上差不多十几张信用卡,但是一张都没用过分期,也就有优惠蹭点优惠,电话充值用平安信用卡积分可以省几十块,麦当劳用深圳农商行经常满10减5元。这样无论信用卡还是花呗,其实挺优惠的。
但是如果定力不够,就不要乱消费了。
最后总的来说,在11这段时间,反正你愿意花时间,钱肯定能省的,就看你觉得值不值得。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