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上团体辅导课期间的一个晚上,居然没出息地哭了。我跟崔哥说,成长太痛了!我可不可以不要成长?我说,上了团辅课,我再来看我当初自以为做得很好的沙龙,忽然发现漏洞百出,好伤心呀!我说,我自以为特别满意的东西,忽然发现需要全部被打碎重来,好难过呀!我说,我喜欢暗夜老师的样子,喜欢毅冰老师的样子,可是我知道他们是要千锤百炼的呀!我一想到千锤百炼,我就害怕,我好怕痛呀!
崔哥说,是呀,你现在是在渡劫呀,当然痛呀!
LINDA说,这就是悟后起修呀!悟很容易,因为动动脑子就可以,真正难的是修呀!
忽然明白了!难怪这么难!我一直活成一个大脑,想象自己是那种,看到老师下了十年功夫磨成的模样,我直接上手就能做到。我一想到有可能我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经历各种不适应,要经历各种不完美,要放下自己的习气,要做一个成人,不能再撒泼打滚了,就无法接受!
我忽然想起我的大宝,在短短一年里,她学钢琴,学小提琴,进入小学,开始学习拼音,加减法,她学马术,学服装设计。她也无数次奔溃,觉得自己做成的不是她想要的样子。也曾经在弹钢琴的时候紧张得发抖。但是每当建议她停下某一门兴趣班的时候,她就哭着大喊不要。她愿意为了自己喜欢的,一边颤抖一边前行。这是一个多么勇敢的孩子!
难道我这个妈妈,还不如自己的孩子吗?
所以我要好好问问自己,我的乐趣呢?我的收获呢?
这就像一个举重比赛。以前我是50KG的重量,现在换成80KG给我,我当然一时觉得吃力。因为带团体,是我从未体验过的高度呀。所以,第一时间我可能无法举起它,我会有挫败感。但是正是这种挫败感,让我看到我自己的“重量限制”,从而有了未来突破的可能呀!如果我一直举50KG,大抵我也就永远停留在这个状态了。
从一个对心理学一无所知的小白,到自己能随时把自己从情绪中捞出来,到可以做个案支持朋友,到能讲半天的沙龙,到能组织50人的课程,到克服自己的社交恐惧症去和不熟悉的人链接,到600多天的自省,到离开自己的茫然厘清自己的未来,到和孩子们亲密无间,到重新爱上爸爸妈妈哥哥,这些,都是我这一路上加起来的重量呀。我自己承担的,是越来越多的呀!
忽然想起一句问话,为什么很多人宁愿承受生活的痛,也不愿意承受学习的痛?因为生活的痛他们觉得是正常的,他们已经习惯。学习的痛则是陌生的,是在自己的舒适区之外的。
想起梁宁老师在讲产品思维的时候说,一次次被人否定,甚至指着鼻子指责,一次次推倒重建,对于产品人来说,就是生活的常态呀。既然是常态,又有什么好难受的呢?对于一个举重运动员,最后一次没举起来,是他每天都要面对的事,是生活中的常态呀!对于一个学习中的我,每天发现自己的不足,那是常态呀!
原来,这就是我的功课呀!成长痛的功课!打磨自己,甚至是推倒过往所有有限认知的功课!悟后起修,从脑子到身体力行的功课!
那就去做吧!哪怕哭着也要去做呀!就像我的大宝一样!没什么了不起的!也许哭着哭着,我就笑了!因为我会举起100KG,200KG,最终,整个泰山。
真好!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