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通过最近2日的生活案例,谈谈“如何以更高层面之心为心”?
可能我的案例比较微乎其微,但是人生舞台,就像一个同心圆,从小我,到家人,到朋友,到社群朋友,到更多认识的人群。只要能脱离小我,这次看到第二个圈,就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格局,不断的站在更高层面去思考,去听懂无声的需求。这种能力也是可以从1-2-3不断加强。
关键是,把学习到的内容,践行贯彻到工作生活中,理论结合实践
去修炼,去提高我们的心性,提高我们的认知。
不然如果光有认知,没有实践,没有反思,就成了空谈。
案例1:
家庭漏水,我的心态由原来的我们愧疚心理下的全责
了解了房东内心需求,咨询了物业,房东和朋友意见后
转变为,不能光有主观意识上的认知偏差,房东也有维护房屋安全的责任
在读懂房东的内心需求,分析我们处境的优势和劣势
最终和房东友好协商处理好这个意外事件。
通过这个事件修正了我的内心错误知见,让我的认知由原来的2变成3。
从仅仅从自己的立场,转变为可以理解房东立场,看得更多,从而更好的解决了问题。
案例2:
朋友聚会,大家都在讨论聚会地址。
背景:他陪老婆在家2个月的月子生活,主动提出想要出来玩,聚会地址定在我们办公室。
我家先生,秉着当时我当时坐完月子,人家第一时间来看我,一直硬推,要我把聚会地点定在他家,他是特别真诚的心态,想要第一时间去看望人家,显示自己的真诚。
我尝试站在朋友的立场,分析他无声的渴望:
坐月子很长时间,想要出来透透风,短暂逃离一下放松一下
我们8人一起去朋友家,可能会影响他照顾孩子,毕竟新生儿非常娇嫩,需要更安全和安静的环境。这也是朋友的顾虑。
先生出于好意,出于小我,光想强制的表达我们的爱,但是却不是人家最想要的。如果我们真是和朋友有很好的信任基础,就应该跳出小我,尝试读懂朋友的需求。
我家先生还不太相信,他的概念就是第一时间上门看望才是最大的诚意,而朋友却不是这么在乎这样的礼节,果然,和朋友电话之后,他说,我太懂他了。他就是这么想,我家先生才心悦诚服。
案例3:
受益于李老师的引领,加入这个群的学习,
我会想着为什么李老师会坚持不懈的让整个公司团队都加入学习,每天督促打卡
每天坚持晨读,每周班会分享。她背后的起心动念是什么?如果我是她,既是班主任,又是公司领导者,我会怎么做?
仔细思考,以我目前的认知来看:
首先,他对中华文化有痴迷的爱,自己受益成长,想要把能量发散到年轻一代身上,给他们做出更好的指引。
其次,从公司团队角度,想要打造公司文化,化育人心,凝聚团队,想要团队学习最大化,同时自己也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好最好的表率。
但是因为老板的身份和年龄的落差,对班级内学员又不能逼得太紧,防止学员有对立情绪。
对于员工们而言,每个人都追求成长,都知道老板和班主任是真的对我好。
但是这样的学习机制和早起和每周每日的督促,难免会觉得过于频繁或者影响自己的生活
所以大家都容易变得小心翼翼。
对于我来说,站在他们的立场,我可以听懂他们内心深处无声的渴望。
我彷佛是这样的一个桥梁,因为我自己也爱好学习,爱好思考,爱好复盘,渴望蜕变
同时我自己也是创业者的身份,我可以感受到公司领导希望员工积极奋发向上的心愿
同样是青年代表,但是因为我是公司外部人士,所以没有立场,没有公司层级束缚
我可以更加大胆的实践,发声,畅所欲言,同时也可以通过我自己的亲身实践和收获去感染和号召其他青年朋友们。毕竟有些人,是因为看见,才相信学习的美好。
而空降兵的加入,也可以去促进公司团队整体的交流和PK。
我愿意做好自己,努力像引领人看齐,也做好青年队伍中的优秀标杆。
好人也是好自己,利益他人,读懂他人的需求,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果然多参与能够最大化的去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好的去提升自己。
所以大家做任何事情,不要害怕尝试,不要害怕自己犯错,犯错的成本其实不大,其实是你不敢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哪怕一个公开表达的机会,
上次班会后,宋老师讲到我主持过于形式化,不够自然,没有了自己的特点。同时也鼓舞我可以做得更好的,只是我还缺乏一点自信,没有激发自己的潜能。(我听了恍然大悟,这也是我自己不满意的点,就是学习别人学成了四不像)
也因为问题的暴露和老师的真诚点评和大家的托举,让我有了改变的机会。
这次,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我真诚的看着屏幕,跟随自己的心,跟着大纲,看着屏幕上,老师们的点赞和微笑,可以接地气的去分享,同时也随机衍生了更多的没有准备的话题。
其实形式和话术不那么重要,一颗更真诚的心更能感染人。和上次的自己相比,我又成长了。
最后,一句话总结:
提高认知,不仅仅体现在学习层面,要通过事情的历练去磨炼心性,去修正认知,去提高格局。
所以,不要怕事,因为每一次事情的处理,都是提升本事的好机会。@阿拉蕾小编
飒露金
2022-0430 23:01
深圳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