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原生家庭的影响
通过学校,工作和新家庭会有所改善,但也很难有质的改变。
我们曾有个美国防晒品牌商客户,跟我司负责销售的同事接洽的是副总裁,从最初开始取得联系到最终拒绝他的订单历时数月,他也来过工厂,我们还帮他在伞骨厂开了几套模大概七八万人民币,在疫情来临的那个春节过后没多久他说要下单1000只,但我们拒绝了他,虽然我们缺单疫情来了我们更缺单,虽然这个订单利润并不低甚至很好。
因为他从开始到最后找我们谈了太多次价,来工厂时还说1000平的工厂太小,让我们开伞骨模,又让我们开发伞布,但原本数量就特别少的订单却要分给他原来的台湾供应商一半,这个台湾供应商不愿意为他开发新款可能也是因为数量太少和他总是谈价格有关吧,这算是我的猜测。
不得不说他的身世,虽然这样难免有些牵强附会和主观。他是印度裔,在泰国出生长大及上学,大学到美国后来供职于该品牌商,职位是负责供应链的副总裁,这样的经历其实已经超越绝大多数印度人,但他释放出来的和给我的感觉依然是外贸人众所周知的印度印象。
曾有一次,我在boss直聘联系一个求职者,我问她是否方便电话沟通,她回我:我在公交车上你觉得我现在方便电话吗?我第一反应是惊讶,我只是试探性的询问,但她的反应却着实惊到了我,我想要么是她此前刚好经历了不开心的事,要么就是她喜欢反问,这些可能也是来源于原生家庭,我们身边不缺乏这样的人,比如你问他吃饭了吗?他不回答吃了或者没吃,他会问都12点半了我会没吃饭吗?陈述句会比疑问句和反问句更容易让你接受,反问句则让人特别难受。
我呢,总是对人不设防(在精明的人眼里就是傻X),喜欢分享,但当别人对我设防时我却觉得别人有问题,其实都是我自己的问题。
再比如我的父母节俭,我也节俭,食物掉到地上也会冲洗干净然后吃掉,出一个门关一个灯,穿不破的衣服10多年后依然在穿,喜欢买超市打折的东西......
为什么会有暴发户土豪和世家子弟的说法,最大的区别就是几代甚至数十代沉淀下来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习惯,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间散发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为什么一些名人会家暴和赌博,或许是他的父母或者其他亲近的家庭成员有此癖好。
总结:无论是找婚姻伴侣还是工作伙伴,首当其冲的并非学历,收入和身高体重长相,而应该是深入了解对方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