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部分外贸人相比我是一个新人,也是一个老人。新,是因为我并没有从事外贸多久;老,确实我年龄不小了。
在“新人”这个代名词的修饰下,在同学老邹的推荐和鼓励下,在师父各种经验招数的指引下,我勇敢地开启人生的第二职业——传统外贸。我的开启,在那时的当下,我不知道别人在做一件大事的时候,是不是都会各种考虑思量,好的坏的,有的没的,万事俱备,方可开始。之于我,我那时当下的自己其实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是笃定,我大概率是喜欢吧,那就勇敢一点点,做了再说。
对,就姑且定义为“拍脑袋”决定的一件大事,我就这么开始了。一路走来,并没有什么大风大浪,我应该就是那个最听老师话的好学生吧,所有的工作模式,依葫芦画瓢,师父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一旦相信,就义无反顾。正式开始有客户的时候已经18年了,那时候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所以能够出现客户,我都用心服务。对,哪怕口语已经完全不行,靠生疏地那点老底子,勇敢一点点,写了一封两封三封………往来邮件,认认真真“抄作业”,踏踏实实执行每一个客户所需要我配合落地的点,在专业方法论的基础上,从第一个样品单的诞生,有了信心,到出第一个柜的欣喜,慢慢觉得,向前走就对了,何惧风雨。
所以没有什么大风大浪,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一步,看三步,有问题及时解决。
今年新项目的成立,也很迅速,我当时觉得项目本身好的原因也很简单,就像当初选择做外贸一样,喜欢。有喜欢的产品,有喜欢的人一起干。不过这次做最终的决定也是请教了师父后,才最终敲板的。这次带着新项目参加香港的mega show,原本定了19日出发的航班,当天到了就布展。和师父聊过后,毅然决然,改了航班,提前来了。虽然只有两天时间,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事情我是可以做的,比如先线上搜罗一批客户,然后电话联络,邀约上门拜访或者邀请他们来我们的展位。还有就是时间允许就去陌拜。
对,来之前,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搜罗了大概将近300个潜在客户,还是同样的逻辑,在你没有充分了解这个项目行业领域的时候,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做,最原始最实在的方法去走,勇敢一点点,降低期望值,昨天花了一个上午带着两个小伙伴分工一起电话邀约,200个电话,邀约到了两个个客户可以上门拜访,13个客户加了Whatsapp,5个客户给了邮箱,其余的,要么像我们接到推销电话讨厌至极立马挂电话的,要么就是礼貌一点婉拒的,还有的就是像港剧中经常出现的桥段“请您听到滴……一声留下你的口讯”,说到这个口讯,我从第一个滴声留下口讯后,专门写了一个回复口讯的模版,但凡听到滴声要我们留下口讯的,我们都留。当下的感受就是勇敢一点点,还挺好玩的。言归正传,打了两百个电话,真的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除非电话不对,对了的,就都是机会。
时间真的很紧张,午饭就啃了两片披萨,小伙伴们也欣喜若狂,可以去拜访了,不过运气其实蛮好的,这两个客户的地点在同一个区域,所以就这样我们出发了。不用再做太多的行程攻略,由于下大雨,打个车就出发了。一路上,T问我,你准备怎么开场,我说不要问我怎么准备,心态放好,勇敢一点点,就好。
到了目的地,说实话,由于HK真的寸土寸金,在google map 的指引下,还需要多问,因为到了某个定位大厦,有可能还有一二三四五……个小地方需要你去选择,我们昨天开玩笑说一个绅士带给了我们几个客户,真的,也算是运气好吧,怎么讲,就是原本你是要找A,到了A所定位的地址,你却找不到A,于是你去找B问,结果问着问着,他不知道A,聊到了产品,然后B说这个产品他们很感兴趣,于是就有了B这样一个客户,结果B又很友好,给我们推荐了离他不远另外一个C应该也会需要,所以我们又成功获得了一个C客户……他们也都同意来我们展位进一步了解。
我想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你暂时毋需考虑遥不可及的未来,当下的我们需要的只是,勇敢一点点……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