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到上海参加了一场线下的AI培训,发现中国使用ai工具的人远没有想象中的多,但是在场的人都非常有潜力。
我在培训结束后和一些学员聊天,了解到他们来自各个行业,有的是创业者,有的是大公司的高管,有的是自由职业者。
他们之所以来参加这个培训,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需求——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他们知道AI技术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很多繁琐的工作,于是他们都想学习如何使用AI工具,不过绝大多数人在日常工作里并不怎用。
在我认识里,上海人都挺“时髦”的,因为城市很发达,永远走在前沿,我固有印象是所有上海人都应该会用AI工具,但我发现并不是这样。
我参加的培训也很基础,而且培训的主题也十分基础,很大部分说的是,怎么用ChatGPT以外的其他大语言模型。
我在上课的时候就在想,既然ChatGPT4.0是市面上智商最高,也是最好用的AI,那为什么不干脆讲这个工具?
后来在实操的时候,听到旁边大哥在抱怨网络问题,我才后知后觉的知道,整个中国能稳定FQ的人,其实并不如外贸群体多。
阻碍他们用AI的压根不是他们“想不想”,而是“能不能”。这个话题继续聊下去我号估计都要没了,就此打住。
上周和老华还有火火一起吃饭时,他们问我,为什么我把AI加到我线下课里能做起来,而且课程还特别受欢迎,我就告诉他们,现在全中国有两类人是离AI最近的。
一类是程序员,一类是做国际贸易的,2B和2C。
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这两类人都有个共通点。
1. 他们或多或少知道怎么FQ,而且因为工作需要,他们能实现稳定FQ;
2. 他们英语都很不错,也不至于说不错到母语级别,但应付简单的读写是完全足够了。
你说国内还有没有其他要用AI工具的群体?估计也只剩下每年用个一两次,用来突击写论文的学生群体了,但大部分学生还没走上社会,离“搞钱”还有很长距离便是。
上上周也有个事给我一些触动。
我有个高中同学,算是我非常要好朋友,关系好到会单独拉群聊天语音的那种。
他智商极高,高中时候每次考试基本在全班前十,后来大学去了上海交大,毕业后进入体制。
我本以为他早就知道怎么用AI,而且应该用得非常好,因为他日常工作肯定有大部分都是公文写作,用了AI效率能大大提高。
但就在上上周,他要写一份年终总结,才在群里抱怨,说自己不想写,想找个AI工具来应付下,但找来找去这些AI工具都差强人意。
我很诧异,主要诧异两个点,一个是,居然他都没用过AI?另一个是,不应该啊,AI写公文大概率是信手拈来才对。
后来聊了会才发现,原来他连ChatGPT的账号都没有,还是我和另一个程序员群友说可以试试ChatGPT,他才去外网注册账号,更不用提使用更加聪明的ChatGPT4.0版本。
我也想尝试下能不能用4.0帮他搞定公文,我此前都没试过,就大包大揽把他任务揽下。
不出意料,大概花了30分钟,我就把他年终汇报的所有内容都搞定。过程中他“卧槽”连连,显然是被AI的智商吓一跳。
后来他也感叹,说ChatGPT搞定了他3天的工作量,之后一定要好好学下怎么用AI工具。
不过后面他会不会真的学,因为那之后就没有下文了,我也不好说他有没有偷偷在学,不过不学也不奇怪,人都有惰性,或者说,人都会用习惯的手段来解决routing的问题。
反正吧,最近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一件事,那就是,全中国真正在用AI的人,并不如我想象中多,我不知不觉也陷入“孕妇效应”:自己怀孕了,感觉大街上哪哪都是孕妇。
我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我身边全是做外贸的,他们天天用,我就以为大部分人也天天用。
而且现在ChatGPT的流量排在全球第24位,我天天刷油管,油管上所有人都把ChatGPT当成空气,当成呼吸一样自然,我就误以为全天下的人也是天天用。
其中真正在用AI的人,或者把AI用到自己工作流程中的人,可能还不足全中国整个人口的0.1%。
这对你我都算是件好事,特别是从今年1月份开始,就高度依赖ChatGPT的人,更是大大好事。
汽车刚出来的时候,被习惯用马车的人嘲讽和无视。
而且一看汽车行驶的速度,就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当时就有人提出,汽车行驶的时候应该在前面放一个人,手里拿一面红旗,提醒前方车辆注意。这个提议听起来很可笑,但是这正是因为被马车思维约束住了。
而且汽车的驾驶成本也很高,跑一公里跑一公里的成本远远高于马车。马车一公里只要少许草料,汽车则需要大量煤炭。
但换个方向想,能在刚出来那会儿就掌握开车的技术,这本身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事情,真等到行驶成本降低,那之前驾驶汽车甚至把汽车当成日常交通工具的人,早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驾驶经验,他们能比身边所有人适应更轻便好用的汽车,一下子和身边人拉开巨大差距。
现在的AI工具,在我看来未必是最好用的版本,他就向刚刚诞生的汽车,还有诸多毛病。比如写得过于敷衍,比如会信口胡诌。
所以很多习惯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人,就会讥讽和嘲笑它,觉得AI和之前的区块链以及元宇宙一样,会很快消失。
如果你平时也看小红书和抖音,你就会发现持这种不以为然态度的网友占大多数。
但如果在未来两年,出现个更加好用的AI呢?这两天openAI的创始人奥特曼发推,说AGI已经在路上了,真到了这个技术奇点来临,在效率上会有多翻天覆地的变化?
等到那个时候,积累了大量AI使用经验的人就会脱颖而出。
有句话说的是,站在风口上,猪都会起飞。
但这句话我想最好还能加个定语,那就是,站在风口上,“准备好”的猪才能起飞。
先不管AI能不能切实提高你工作效率,先用起来吧,这个肯定不吃亏。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