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思考,SOHO 这种业务模式到底是靠什么存在的?有可持续性吗?
最近读了《彼此信任》这本书,再结合我工贸一体和 SOHO 的工作经历,对这个问题有了一点结论。做SOHO如何才能做得久且能做得大呢? 我认为以下几点最重要:
-7x24 小时在线
-“中国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提供商
-日积月累的信任货币
-适当的垫款操作
SOHO相较于工厂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工厂的业务员是拿工资+提成的,大部分业务员都不会那么拼命地积极回复客户。而 SOHO 时间相对自由,不需要花费时间在上下班上面,也不需要花费与同事的社交时间,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工作。
并且通常情况下,SOHO 操作一个订单,能赚到的钱远远大于做同样工作在公司上班的人,这也就促使 SOHO 有更大的动力积极回复客户。就像 C 姐一样,醒着的状态就在回复客户。
有句话忘了是哪位开国大将讲给士兵的,说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是奋勇杀敌。这句话很有意思,值得揣摩,在战场上保护自己不是苟在那里,而是奋勇杀敌。
对应到我们的工作中来就是让自己不忙的方式是以最快的方式杀死待办事项,跟打地鼠一样。结果就是表面上看来你很忙,但其实你心里有数,一点都没有真正手忙脚乱的那种感觉。
所以 SOHO 想要存活得久,就要无时不刻地积极地回复客户的消息。
很多国外公司在中国是没有办事处的,有很多工作之外的事情需要解决。这个时候,你不做也合情合理,但是你做了就特别加分。让客户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总能想到办法给他处理掉,如果你都处理不了的事情,那大概率是无解的。这很考验 SOHO 的社会经验和沟通能力。
我很爱管这类“闲事”,每次处理好客户总是很感谢我,并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也施以援手。
C 姐的案例让我看到,信任不是一天建立的,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慢慢建立的,这就是壁垒。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与客户的“交情”银行里存款,存的就是信任。其实这是做 SOHO 最大的意义之一,因为这是在做一件可以不断积累的事情。
我有一个客户是采购主管,她去了哪家公司我就做哪家公司的业务,相对应的产品也随之改变。我卖的其实不是货,而是服务,一种及时回复、指哪打哪,给人以确定性、安全感的服务。那位采购主管用惯我了,我是她的宝藏 SOHO,一般还不推荐给别人,因为我手上的业务多了势必会影响处理她的事情的效率。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这个,我认为是高阶操作。当你的资金有了一定实力的时候,凭借你对客户的了解,可以适当的给客户垫款。这个生意只有你能做,因为你对客户的了解情况最深,而工厂是不敢的。
有些人不以为然地认为,xxx 做的业务大,就是给别人垫款才做成的。其实垫款的背后是基于对目标客户、目标市场的现状和未来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地垫款,做到这一点不容易的。
以上几点,就是我认为的 SOHO 工作中最关键的要素。做到这几点,能让 SOHO 活得更久,赚得更多。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