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新年,年纪又大了一岁,不知不觉步入中年,饭吃的还是那点量,但是肚子随着年龄一圈圈增长。
这个年纪,如果没有成长,想清楚,很多东西可能确实能压的喘不过气。
生理变化,社会,工作,家庭都需要转变。
第一个就是精力不足了。不光是身体上都,精神上,上有老下有小。得保持健康,不能失衡。得学习养生保健,注重内心变化。
第二个是工作和收入问题。如果这方面是健康的良好的,那一切都会相对舒服一些。如果是有问题的。目前能切身感受到这种问题的恐怖。倘若这个阶段没有走好,直接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第三个是社交,这个应该是建立在上面2个基础之上。
有句话就是说身体,工作,社交是我们幸福感的主要来源。
所以如果想要在中年过的舒服,或者人生都过的舒服,就是研究如何做好3点了。
过去30多年,经历了一些,接触了不少人。大家熙熙攘攘,无非就是赚钱,过的更好,但是很多时候,往往做了错误的决策,马失前蹄。或者一直在打圈圈,30,40多岁,一无所获。
之前通过自己总结,写了一篇叫年轻人如何年入百万的文章。现在反观,可能还不够深,这个痛点到底在哪里。今天可能没有答案,今天还是一次思考,可能哪天会有更加精准的总结。
图片
之前听说35岁后的程序员很容易被公司开。现实确实往往这么残酷。虽然我不是程序员,以下只是我的假想。
技术迭代,可能35岁的程序员在技术上,和应届毕业生相差无几,至少应届毕业生的工资相对低一些,精力更加充沛,专注。
”听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用谈恋爱“---可能比较难吧。
所以如果说在中年这个阶段,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就是应该在这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让自己变得优秀,无法替代。
但是大部分人,往往当局者迷。
我能够想到的就是老狗玩不了新把戏,很多时候大家都会觉得老人固执。
这就好像做个陶瓷,我们捏成形了。如果没有进入社会这个烤炉烤过,年轻人还有重新塑造自己的时间和机会。但是当进入烤炉泥巴变成陶瓷之后。人就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太容易去改变,打破自己。
老人改变很难,中年人何尝不是。过去10多年的工作经历,习惯,性格,是很难改变的。正因为是这样子,很多人不会改变,迷迷糊糊的过下去。
而优秀的人,真正的艺术家,他们可能每天都在打碎昨天的自己。最后的作品,才是创新,耳目一新的。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可能就在于此。
我自己也觉得难,舍弃过去的经验,舍弃过去的赚钱的方式,重头开始。
但是有的人,不愿意打破自己,却每天过得被打的日子,被迫,被动的日子,我是觉得很奇怪。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虽然碎了,可我还是我吧。哪怕遍体鳞伤。
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做《激发无限潜能》安东尼罗宾著。
据说这是陈安之的老师,虽有人对陈安之嗤之以鼻,但是大家不要觉得他的老师是沽名钓誉之辈。倘若年轻人在二十岁的时候看懂里面的道理,方法,可能在30多岁就有不错的成绩。
然而我觉得我20岁都没有看过,应该来说潜能还没有被激发出来,所以最近几天在研究研究这本书。希望在40多岁后,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能够让自己更加强大。
普通的励志书籍,通常翻页半天就可以看完,毕竟大道理通熟易懂。
但是这本书我半天没有看完,说明这本书是有内容的,里面有很多实操,需要慢慢实践和消化。
本书内容有3部分
模仿他人的成就
意思是你得找个成功的偶像,模仿他。这个道理我是明白的,像优秀的人学习,偶像学习,模仿。哪怕模仿了一半都是收益非浅的。
因为如果一个人不学习,身上很多缺点,这些缺点往往是自己的绊脚石。但是通过模仿成功的人,偶像,培养了一些好的习惯,自然变成身上的亮点,使得自己获利。
这部分呢有10个章节,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
何谓运气:就是机会和精心准备的人不期而遇。学习有意识的,准确的模仿他人的行为,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这个模仿建议,我觉得很适合绝大部分人,只要开窍的话,应该很容易明白这个意义。
另外几个章节分别讲了,心态,信念,对失败的看法,对自己的大脑的控制方法。了解自己,读懂别人,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几个方面如何提升自己,或者做到更好的方法。
(积极的心态态度确实能够左右一件事情的成败,相由心生,万有引力,左右逢源都是和这个心态相关的)就像打逆风局的lol游戏,如果15分钟投降了,就是败了,如果抵抗到底,最后30分钟的适合或许反败为胜。
换个思路看,通常碰壁或者失败的人,往往在这几个方面做的不够好的。
就拿谈恋爱来说,就有不少直男是不擅长沟通和表达的。因为他们不得方法。
同样做事情,很多适合,大部分人也是因为从心态,信念,对自己的控制不足,导致事情不成。
书中引用一个 ( 这么一个符号,这个是凹形还是凸形,答案模棱两可,取决于你看事物的角度。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往往是比较片面的。
这里有一章内容主要讲解读人的表情,类型的,NLP系统,所以这部分阅读快速也掌握不了方法,需要学习,练习才能运用。这是一种专业技能,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个作者是有实力的。而整本书,就是他的技术总结。所以这本书会变成经典。
第二部分是叫成功公式
7个章节,设立目标, 精确功用,默契的魔力,元程序,如何应对困难,重构认知的潜能,锚定成功。
有很多目标书籍,但是他这里的规划目标,把目标规划的相当准确,就是利用你的各种感官,就像设计一个世界一样,描述你成功的日子,一切都在你的想下规划之下,这样子你离你的目标就更容易实现。这里所表达的和 《秘密》这本书表达的如出一辙。
重构认知潜能就是教大家在一些问题面前,学会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转化情绪,调节自己的心情。把消极的,不好的,变成积极,有用的。
这里关于一则IBM创始人的汤姆沃特森的故事,他的一个子公司负责人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致使公司损失了100万美元,当他被叫到沃特森的办公室时,他说,我想你会辞退我。 沃特森一脸笑容地看着他说:开什么玩笑,我们为你付了1000万美元的学费,怎么可能让你走人。
锚定成功,就是积极的建立锚标。在心态上造就强大的自己。
第三部分叫做 领导力:卓越成就的挑战
这里有4个部分,讲了价值观的等级,认识自己的价值观,认识他人的价值观,容易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认识他人的问题。这里讲了一个NLP的架构方法。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
老子就是厉害,短短一句话,就把自知重要性讲的这么透彻。
为什么,你只需要反观自己,或者观察下周边的人,真正自知的人多不多?
我认为大部分问题严重的人,很难做到自知之明,知己知彼这句话在孙子兵法里经常被人提到。但是很多人连知己都做不到。
所以老子也好,安东尼也好,这里聪明的人,强调的都是一个意思。
30岁的人,尽量要做到知己。
快乐的要诀:应对挫折的能力,这里讲了联邦快递从小公司面对各种挫折,最终变成大公司的故事。
知足长乐,毕竟很多人不知足,才导致了更多问题。公司变大,问题增多,最后破产等。第三个是处理金钱的压力,第四个是处理自己自满的情绪。第五就是比期望付出更多。
第三部分讲说服的力量。这个力量如果个人能够掌握,那在工作生活无往而不利。
本书的最后一章就是卓越的生活:人类终极挑战
我理解为,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如果能够掌握自己的人生,获得卓越的生活,这就是成功的,作者像表达的就是做一个实干家,掌控自己的一生。
作者自己也说,看完这本书,放下后,你就可以有所成就,但是这个就像一阵风,在你内心吹起波澜。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如果30多,混的不怎么好,如果立的不怎么不好。那就破了自己。重新开始,毕竟等到越晚,破的越难,越辛苦。
马云某个视频讲,人最痛苦的是,当我们活明白的适合,人老了,生命也到了尽头。
所以我们需要从前人,活得明白的人身上,学习模仿,让自己活得明白的早一些。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