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
高祥
2022-07-04 16:58

我也曾经很焦虑,现在感觉好多了

我也曾很焦虑,症状不严重,还没到抑郁的状态。所以,如果感觉严重的小伙伴,以下的建议并不一定适合你。

(对与严重的理解,举个例子,有个朋友去看医生了,因为他感觉什么都做不了了,包括走路说话,最后从公司直接送到了医院,但是即使这种情况,医生给他的反馈也是一点也不严重。对比看来,我应该是轻的吧。)

好,那先说说我的情况。具体表现是心里很着急,对自己不满意,但是似乎感觉无从下手,感觉自己无法改变,每天睁开眼就很痛苦,睡觉也不太容易。

表面上看起来还可以,也没有影响工作,工资职级也都在进步。但是坏的情绪都在自己内心积累,心理很痛苦,偶尔爆发主要是在家里。


第一年,是脾气。


这个坏脾气,只能以其他形式、伴随着大姨妈的到访,和老公表现,而自己还不清楚原因,可以总结为莫名其妙,时间大概1年。

我老公是个情绪非常稳定的人。刚开始只是包容,后来摸清楚我发脾气的套路之后,几句话把我聊清楚了。他和说发脾气吵架是很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从发脾气到平静下来也需要几个小时,浪费的是两个人的精力,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有这个时间不容找点高兴的事儿。总之,我觉着他说的特别对,慢慢不再对他发脾气。

也不是一次就好了的,过程是先预感要来之前告诉自己和家人,也许有脾气也不是故意的,已经在尝试控制;如果脾气来了,告诉自己和别人,我生气了,即使有暴躁的表现,也接受自己的状态。慢慢的脾气不再撒野,变成了只是自己难受。


————听着很无奈,其实不是,这是第一个阶段的进步,因为知道发脾气没有用,明白发脾气浪费精力,不解决问题。



第二年,也做了很多尝试,希望通过填补内心的空虚来缓解。


比如看书,看的书也都非常杂,人物传记、小说、工作相关的、投资的都有,类别太多了。刚开始静不下心来,没法在书中集中精力,看十几分钟就走神了,干点别的,看一本书要花1个月还多。再后来慢慢就能集中精力的时间长了,感觉好多了。刚开始时候,还停留在看书的数量上,似乎看的多,自己就高兴一样,后来一年也能看个三四十本。到年底回顾书单,会发现自己在进步,因为看的书越来越有进步了,不是数量上的,是纵向深度上的。这个深度,是自己和自己比较。内心丰富了一些,但是工作的压力还是如影随形,比如即使在旅行,也会不时的拿出手机来回复消息,不管是否重要,不管是否有消息都会拿出来不断的看。依然对自己不满意,依然不知道怎么办。也会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然后再被目标无法达成的无力感包围。循环往复。


————这个阶段虽然还是被无力感包围,但是已经在用空余的时间放在感兴趣的事情上了,不再用所有的空闲时间瞎想。



第三年,无意中看到大道的投资者问答录。


大学的时候,在校门口的书报亭第一次看到过段永平的报道,那一年他获得了和巴菲特午餐的机会。以往只知道小霸王学习机,只听过“哪里不会点哪里”的广告语,只见过电视机前放李连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却不知道老板是段永平。但是看到他和巴菲特的午餐报道,我竟然也是觉得又是个哗众取宠的富豪,不屑一顾。虽然不在名校,还是不知道哪里来的傲娇。现在想想这种无知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只能说傻的挺可爱的吧。也想起来那时候,各种社团,已经忘了的社团名字,但是黑板报还记得,写着炒股大赛,赢得人可以获得什么奖励之类的,我也在这个黑板报前停留过。


可也没想到工作之后,再次听这位段老板的大名,竟然是“炒股”。而且是竟然还让做自己家手机vivo /OPPO的员工买别人家苹果的手机股票,赚了钱。

再往后,就是刚才说的,无意间看到了大道的博客,和这个投资者问答录,是十几年段先生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的内容,有好心的网友整理了出来,分成了商业逻辑和投资逻辑两部分。也知道了投资和投机不同,“炒股”并不是投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很大程度上还以为我们不做的那些事情”,也才知道本分、诚信等。这些似乎都不该从无商不奸的商人口中说出来。


以前上学的时候,一直有个疑问,什么叫做人。我没有从师长那里得到答案,也曾经去图书书馆找过,去校门口的书摊上找过,工作期间,也稀里糊涂的尝试去理解过,可没有谁能解决我的困惑。

直到这个商人说,要诚信、要本分,integrity。直到这个商人说,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想本质;当困惑的时候,想长远;“自己一生受益最大的一句话是做对的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如果还没找到,就把现在做的事情变成你感兴趣的”;企业是否能长远,还要看是否有“利润之上的追求”。

想想多少有些讽刺,这些话竟然是从商人口中说出来的,一时间有点恍惚,竟然不知道自己从小都学了些什么。


也跟段先生买了些股票,赚的部分都是疫情刚开始投入的,后面才开始陆续多买,所以到现在整体来说,赚的并不多。但是知道“对与错”这件事儿,感觉自己赚大了。


———到这个阶段,我才似乎对价值观有了一点认识,现在我把价值观理解成“是非观”,就是广义上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只是律法上、风险上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而是游走在律法、道德之外的部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才有感觉,自己和世界不再拧巴,内心变得平静多了。我也把这个过程,看成是自己“在思想上成年”。说来也是不好意思,我已经三十多岁了,对好多小伙伴来说,是个大姐姐,承认自己刚刚有思想成年的意思,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哈哈。



再往后就是对知行合一的理解了。


工作的时候,同事的签名上,总会见到写着“知行合一”的人,概率还很高。当时也没去仔细思考什么是知行合一,以为自己早就懂了。后来才知道

知道——理解——去做,这中间是有转化漏斗的,没记错的话,是老华直播过程中说的。我听华哥的直播,感触最深的是执行力这部分,快速验证,还有心态开放和好奇。而让我们有好奇心去了解更多、真正去执行,还是背后的动机是否够,是否“足够想”。比如是否足够想赚钱、是否足够想改变、是否足够想。。。。

自己知道段永平有十六年了,真正开始去了解他为什么厉害,才是这两年的事儿,知道他苹果也已经五六年了,这周期实在是有点长,当然这路上关注了其他的人或事,过程中,太多时候总是自以为是。知道老华也是2年了,还好年头不长,不然这么多年真是没什么长进啊。



好。那总结下,对于我这个个体,焦虑的原因和现在好多了的方法。



焦虑的原因


1.不知道自己是谁,使命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当然知道的人不多。我现在也还不知道。

2.不知道自己该怎么与世界交互,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没有确切的原则,只是模模糊糊。现在我对价值观的理解是“是非观”,这决定了自己的选择,选择做对的事情。

3.不够开放,没有充满好奇,所以闭塞,所以反馈少,变成了向内的漩涡,越来越小。就成了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4.想要的事情,和自己现阶段的能力不匹配,而且还没找到路径,所以变成了焦虑。

5.没有知行合一,想要的事情,没有及时去做,只停留在思考上,所以得不到反馈,变成了混沌。



变好了的方法:

1.接受自己的状态,无论是什么表现。

  因为拔高一个维度,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世界上的人类,都差不太多,就像你看动物世界。你遇到的事情别人大概率都遇到过,无论他是否有钱,是否有权,各有各的困惑;时间拉长了看,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关键节点都一样,很公平的。

2.心态开放的找事儿做。

找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因为这是你选择做什么的依据,不在像浮萍没有根基。关键时刻,也会帮你做出选择。

3.知行合一,知道了就去做,去验证。



其实也没那么多废话,JUST DO IT。


思考很重要,但是想多了就变成野草地了,但是去做呢,是可以走出一条路的。


————分割线————


加一个tip,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可以想:

1.时间无非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

2.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来。我们有的只有现在。

3.那就把现在利用好,体会当下。


这个思考过程对我非常管用。


祝顺利。




关注作者,看更多TA的好文章 个人展示
高祥 谁在评论里提醒下这位作者,懒得连名片都没填写。
举报
收藏
转发
0/500
添加表情
评论
评论 (1)
最近
最早
3天2夜学会建站

高祥

✨投资刚开始 2020年才买了一丝丝茅台腾讯苹果拼多多 ✨特别想有一家自己的公司 ✨当迷茫的时候 看长远 想本质 ✨奔跑

向TA提问
置顶时间 :

设置帖子类型

普通
新闻
活动
修改

圈内转发

0/104

分享至微信

复制链接

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留联系方式
垃圾广告
人身攻击
侵权抄袭
违法信息
举报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评论吗?

取消 确定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文章吗?

取消 确定
提问
设置提问积分
当前可用积分:
-
+
20
50
100
200
偷看

积分偷看

10积分
我的积分(可用积分)
确认偷看

问题已关注

答主回复后,系统将通知你

不再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