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
你是多巴胺型人还是内啡肽型人?
今天的内容是关于满足我们身体快乐需求的经济。
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催产素都是我们身体神经科学层面所分泌出来的化学物质(激素)。
通过对应形式的刺激让我们的身体分泌这些化学物质从而产生快乐。
分享我从网上学来的相关知识:
🥇4种激素与快乐的关系:
1⃣️多巴胺
通过目的性很强的多巴胺,去找事情做,比如完成艰难的工作、做让你有激情和动力的事情。
多巴胺是一种奖励机制,你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好吃的、好玩的,多巴胺就分泌一下,让你觉得很爽。
多巴胺是一种即时满足,欲望激素,能带来短暂愉悦,这种爽、快感易得,比如玩个农药、看个剧
多巴胺在亢奋状态下获得。
放在感情领域,多巴胺是瞬间的心动,情人的激情。
追逐多巴胺,就像是消费,满足了现在,获得了快乐,但从长远来看,因其不可持续,消费总量下降,幸福总量下降。
2⃣️内啡肽
通过长时间持续锻炼去刺激分泌内啡肽,比如跑步、爬山、太极拳、冥想、静坐、瑜伽等。
保持定期的、有规律的运动;吃辣;唱歌;帮助他人可以促进内啡肽分泌。
内啡肽是一种补偿机制,你坚持做一件事,比如长跑、健身,过程会很痛苦,但过后身体会分泌内啡肽对你进行补偿,也会让你觉得很爽。
内啡肽是一种延迟满足,属于疼痛激素,容易在体育运动中分泌。它的分泌是吝啬的,一般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才能获得。
内啡肽在放松和宁静的状态下获得,比如冥想、瑜伽。
放在感情领域,内啡肽是长久的美好,妻子的安稳。
追逐内啡肽,就像是投资,暂时付出,但从长远来看,消费总量上升,幸福总量上升。
追逐内啡肽的人比追逐多巴胺的人更加成功。
因为只要度过了瓶颈,越过了“极点”,后面是不会觉得辛苦、无聊的。他们甚至会觉得忘我、喜乐、平和。
这种感觉可以统称为幸福吧。
3⃣️血清素
刺激分泌能让大脑觉得单纯快乐的血清素,比如基因设计的一个奖励机制——吃糖就会快乐。
血清素能帮人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抵抗悲伤,是情绪调节剂。
血清素会影响人的胃口、内驱力(食欲、睡眠、性)以及情绪。
巧克力、梅子、茄子、西红柿、菠萝、胡桃、晒太阳以及对生活有自主性、掌控感可以增加血清素。
4⃣️催产素
催产素又叫做“爱的激素”。
对孕产期女性而言,催产素可以刺激乳汁分泌、激发母爱等。
催产素可以抑制负面情绪,降低防御和恐惧的感受,增进我们对他人的信任。
催产素是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起源,恋人们之所以会渴望拥抱亲吻正是由于催产素起作用。
人际互动——拥抱、对话、陪伴,特别是来自爱人的拥抱与养宠物可以促进催产素分泌。
四种物质中,内啡肽带来的快乐最持久、最真实、最有意义,但同时它也是最需要付出努力的。
🥈经典案例:
去商场买一个电钻,真实需求是打个孔。
继续深究会发现,打孔是为了把照片挂在墙上,挂照片是为了回忆美好时光。
最后,会发现最深层的需求其实是美好时光带来的多巴胺分泌。
买电钻的需求背后竟然是多巴胺分泌。
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满足用户需求,已经涉及神经科学层面了。
🥉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的区别?
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都是研究大脑的,只是研究的方向不同。
认知科学家往往从宏观的角度研究人的大脑,比如大脑在做认知抉择与判断的时候,哪个脑区会出现变化。
神经科学家则是从底层的基因方面入手,去研究大脑的一些功能。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