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昨天那篇好几个人来问我能不能加微信。
我没有全给,挑了几个顺眼的给的。
首先,前面跟我有互动的,给我点赞留言或者打赏过的。
别小看一块钱,大部分都不会转这一块给我,仅有几个。
然后,给我留言比较友善的,最起码得对我有个称呼吧。
连个互动没有,连个称呼没有,你觉得我会给你吗?
对不起,不会。
我们首先要有能吸引别人的点,别人才想跟我们链接。
说到发圈的好处,昨晚10点我发了个运动的朋友圈,有个工厂的小姐姐给我留言,说我这太厉害了。
是她第一次给我留言,看来这次实在没忍住。
我们很多供应商都心照不宣的只看,不点赞不留言,因为彼此共同好友很多,很多有竞争关系。
今早晨小姐姐跑过来跟我说,他们有一种货量不多,马上可以出货,让我问问我们的客户要不要。
还专门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先跟我说了,如果我们不要,她再去问别人。
看,这就是朋友圈给我的加成。
人家有货,我能卖,那转头可能就是订单。
这样的机会是我的朋友圈给我带来的,发圈是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说到这个发圈,昨晚我刷到同事给老外们发的,截图给她,提了几点意见。
不能只是闷头发,我们要去感知别人看到什么样的舒服,我们可以怎么调整。
就像做事拿捏那个度,发圈也是,我们要琢磨,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
我看到一些健身的视频号,每天更新,精神可嘉,但是有很多地方需要继续润色。
我想了想为什么不同的人呈现出来的不一样,是因为感知力不同。
要心静,才会有比别人更强的感知力。
感知力好了,能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不易被发现的更有价值。
昨晚在办公室看了下我们的订单表,前俩天我提出来改进的点,同事们改进了,把订单进度用日期标的很清楚,这样不容易混乱,也可以降低我们内部的沟通成本。
谁做了什么,都看这个表格进度就可以了。
内部磨合的很多点,就是减少沟通成本,责任划分明确,各司其职,执行任务不要有空隙,最佳的状态是也不交叉。
每个人做的工作都占这个圆的一部分,大家组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圆,不重叠,不遗漏。
这是麦肯锡的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前段时间我在外面出差,同事们把订单进行的有条不紊,很开心,说明我们的团队磨合出来了。
他们对工作都很认真,但是,我发现了一个点,攻击性还不够,很多时候不够强硬或者说不喜欢强硬的自己。
但是有些时候确实需要强硬,不是所有的合作方都可以好好说话沟通的,很多就是谁哭的大声,就先给谁办事。
我经常跟同事们说,该骂的时候就骂,对方有意见的就让他们来找我。
以前我也不敢骂人,自己也觉得自己是弱女子,咋能去骂人呢,人家怎么想我,这是个泼妇吗。
不仅不敢骂人,还对人家笑脸相待,乖里乖气的有话好好讲。
后来发现,没有人管你是男还是女,欺负的就是你这种弱的。
谁叫你不敢吭声,不欺负你欺负谁。
逐渐的我也开始释放我的攻击性,你做的不合理的那我就要义正言辞的提出我的不满和我的要求。
越不好惹,别人越不敢惹。
我也不在意你说不说我是女汉子了,你说我是男人,也可。
我不再微笑着去讨好别人,还会时不时的摆个臭脸,还有很强的攻击性。
我遵循着自己的内心,不再追求别人眼中的我。
比起以前那个趋炎附笑的自己,我更喜欢现在这个凶巴巴的我。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