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这个困扰大家很久的问题,其实也困扰了我很久。我们从小到大学的英文教材,其实说实话,很多都是英美混合的,非常随意。也就是说,在一个学习体系下,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分界。所以很多外国朋友会说,我们讲的是mixed English。举个例子,我们中学课本上会教我们助动词用法,比如I don’t need to go home early. 这是典型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这个困扰大家很久的问题,其实也困扰了我很久。我们从小到大学的英文教材,其实说实话,很多都是英美混合的,非常随意。也就是说,在一个学习体系下,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分界。所以很多外国朋友会说,我们讲的是mixed English。举个例子,我们中学课本上会教我们助动词用法,比如I don’t need to go home early. 这是典型
无论你是在谷歌中尝试开发客户,还是在展会上拿到一个客户的名片,也或者你收到了一个询盘。在了解了客户的邮件内容后,最先要做的,是根据询盘的实际情况,对这个客户做一个大概或者细致的背景调查,以确保你有足够的信息和切入点去拿下这个客户。这个时候最开始的切入点,大多数时候就是客户的网站,而客户的网站,大多数时候来自客户的邮箱后缀,那么如何根据客户的邮箱,或者网站做一
本文5049字,写完4个小时,阅读完需15分钟。谨慎。。。 看老华他们今晚在喝茅台,我也独自来点。只是这下酒菜有点寒碜,糟蹋这Vodka了。趁着3个小时前收到客户回复,趁着开心酒劲上头,把5月份为了把这个行业No.1客户死灰复燃,所做的事情做个复盘。声明:如果是期望文章最后想看到让NO.1客户成单的,可以出门左转关掉了,还没有成交,这篇文章仅仅是描述怎么
昨天看到嘉驰@嘉驰jacky 发的一条动态,受到疫情影响,很多以线下展会为主获取客户信息的公司,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了,一整年都可能是0客源。那么线上找客户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突发灵感,想写一下我是如何通过线上找客户的。再加上过年那几天,我掉了几个粉,扎心死了,吓得我新文章赶紧写起来。--------------------分割线--------------
(给2018双11加点料,给自己加点任务)先说点回忆,曾经刚开始做业务的时候,没人教没人带,就在FOB福步,外贸圈疯狂的学习,恨不得一步登天,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那个时候也就是11年的时候,做业务,啥东西都需要自己主动摸索,学习,实践,不会的就去看帖子,买书,比如毅冰老师的第一本书@毅冰HK,然后后面就是购买了所有的不同的外贸书籍,保持学习,学无
其实这个标题应该换成:我和老华的缘分。我和@mrhua 生命的重合点是在他在新西兰卖车和碟屋的经历。当年那位卖二手车的大哥会已经变成了今天米课的老板@mrhua ,而我的身份还是他的顾客。在经历了这么多年以后,再次地重合了。我已经变成了2个孩子的爸爸了。我一开始在2018年的时候购买米课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刚刚毕业的小妹妹到公司上班,但是实在闲得荒,她向我推荐
对于房市我还是小白,有一些专业名词时候第一次听,但是整理完这个笔记之后感觉学到好多东西,就是文章有点长,有点像写论文。分割线————————————————————————————————————首先明确一个概念,房地产的利率计算跟股票的利率计算是不一样的,因为股票的价格是所见即所得,就是你看到的价格,除非发现发生极端行情,在大多数情况之下,你在股票软件上看
今天很感谢美国客户10万美金的订单,收到30%定金了。这是阿里巴巴上面RFQ报价客户,从发RFQ到成交打款,用时14天,不得不说美国人做事情还真的是有效率。这其中也是有运气的成分,客户刚好也有项目迫切需求,但也有冰大的“冰式思维”指导,才能这么快促成订单,感谢冰大!客户最开始在阿里平台上面发布询盘,已经有很多家报价。我看了客户的介绍和谷歌了公司背景,其实并不
冰大说过:opportunity is everything,不要去忽略任何询盘,不要做无谓的猜测,尽一切可能去抓住所有机会.11月份,在环球上收到一个所谓的“群发询盘”,从客户不回复,到有兴趣,到僵局,到突破,到订单,一波三折,以下是本人拿下这个“群发询盘”客户的全过程:客户背景:9月29号,发布第一个RFQ, 10月22号,发布第二个RFQ (已有多个供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