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访了蛮多位跨境电商领域的优秀创业者,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是都是基于独立站+品牌的玩法。有在五六千万的销售规模的,也有全公司几百人的规模,仅靠一个独立站,年收入15个亿规模的。
有一些观点可能会刷新大家的认知。这里分享出来:
如果是做跨境,无论是B2B还是B2C都会谈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平台和独立站哪个渠道好。
我的看法是没有最好的渠道,只有最适合的渠道(跟你公司的资源还有团队擅长的事情有关)
片面的认为平台好独立站不好,或者是独立站好平台不好都是不够全面的。
一个公司一开始可以聚焦于平台或者聚焦于独立站,但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有了一定的行业/品牌影响力、很不错的利润和现金流的时候必然是要把另外一个渠道做起来的。这两个渠道都有做得很优秀的玩家的存在。
总的来说,独立站是一个起步难,后期天花板更高,利润率更高的渠道,也容易做出影响力成为一个品牌。
其中一个电商大卖,跟我讲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正因为smt的产品便宜,客户满意率低,反而成为他的优势。
他在smt前几年最火爆的时候选择了退出smt,把两个店铺都卖出去了,专注于独立站。而且他独立站上面的价格会比smt的价格贵一个档次,但是同时产品质量会更好,也会在一些细节上做一些对用户更有价值的创新。
当消费者在smt买了一些质量较差的产品形成不满后,就是他的机会。他一开始做独立站的时候流量并不大,但是因为品质比较好,客户留存率更高。
经过多年积累下来,他现在不需要花大量的钱去做营销,大部分的客户都会记住他的品牌,直接访问他的官网或者谷歌他的品牌词找到他的网站重复购买。每年只需要通过广告拓展少量的新客户,老客户也会转介绍一些新客户来购买他家的产品。利润率在10-20%,日子过得很滋润,也有足够的利润去做研发和市场推广,后劲十足。
独立站的缺点是前期日子很难熬,如何做到网站有足够的专业度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让访客产生足够的信任,这一步都难倒了大部分人。但是只要突破了苦逼的前期,后期的回报是很可观的。
反观平台上面的商家,起步相对容易,因为平台本身就有一定的流量,但是后期容易被平台绑架。价格足够低是平台上胜出的重要武器,要想流量大必须支付推广费用,再加上平台付费流量的水涨船高,能赚钱的必须在品类里面综合实力靠前。
大部分情况下网站的转化逻辑是销售漏斗逻辑,要有成交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流量。但是在这个电商大卖的逻辑里面,他的销售漏斗是反过来的,就是一个梯形:
从维护少量的客户(或者说粉丝)开始,追求老客户的复购率的基础上,慢慢的拓展自己的客户群体,再通过口碑和竞争对手犯错来获得更多的客户留存和增长,慢慢形成更大的用户群体和品牌。
归根结底还是注重用户体验和用户留存。
在流量红利期结束的时代,通过粗暴的做流量实现爆发性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做好用户体验和留存才能笑到最后。
所以,到了谈十多个亿的级别的跨境电商客户,一千万级别的营销方案,我在他们的团队和老板的口中,从来没有听到他们说要做到怎样一个流量级别或者KPI级别,他们强调的是用户体验,访客到了这个网站有没有在细节上感受到品牌对他们的关怀,品牌的格调、设计和交互等等。
因为这些才是能从本质上实实在在提升自己企业数字资产价值的细节。
终于明白张小龙为什么演讲不讲很多新词汇,而是一些很朴素的词语,例如:用户、朋友、时间……
最近一年国内的爱国主义氛围爆棚,大家的民族自豪感终于有机会宣泄出来。
在工作上,大家同样会希望我们中国的品牌可以卖到全球各地,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尤其我们公司也进来不少95后甚至00后,这一届年轻人对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非常认同和感到自豪,这是很值得高兴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避免狭隘,胸怀世界。
因为我觉得如果中国品牌要赢得全世界的认可,更容易的方式应该是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品牌,而不是特别明显的打上中国标签。也就是我们老一辈说的“求同存异”或者“群众路线”。
从一个陌生的消费者,到成为你的产品/公司的粉丝,必然是先认可你的产品,再关心做出这个好产品背后公司的故事和背景。所以,一上来就有很明显的中国标签化,除了满足我们民族自豪感外没有太大的帮助。(除非到了全球都高度认可中国品牌的时代,那就另当别论)
包括华为,也强调自己的成就是跟全球各地的分公司和研究院分不开的。全球那么多人才资源,渠道资源,如何能为中国公司所用?解决这个问题在我们中国品牌出海的过程中特别重要。没有多元化的团队,只靠中国人,难上加难。
大部分的中国人在国外读书和工作都是混中国人的圈子,并没有真正的走入外国人的世界里面,其实要做好海外市场,如果可以打入当地市场或者你的客户群体的圈子,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我们就可以摆脱一味靠低价的被动情况了。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一个属于能抓住变化的人的新时代。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