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市场中房屋价格的高低根本取决于供需关系,也就是买房者和卖房者的竞争博弈关系。如果某类房屋越稀缺,而且想买的人越多,那么房屋价格就会拔得很高;如果某类房屋越多,且想买的人越少,那么房屋就会变得无人问津,价格也炒高不了。
在我看来,房屋的价格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居住舒适度、资源配套度、发展潜力以及国家政策。
居住舒适度,属于小区房屋的本身属性,房屋一旦开建,这个设计框架基本也就确定好了。房屋的居住舒适度是由房地产开发商决定的。一幢好房屋的影响因素包括:房屋建筑年龄新;梯户比低,公摊面积小;卧室朝阳,南北通透,卫生间有窗,厨房临近门口;人车分流,出入小区方便;物业管理好,居住安全性高;小区绿化率高,楼间距大;房屋装修好,房屋外墙装修强,门窗质量好;房屋内部方正,设计合理等。
资源配套度,主要由当地政府规划建设,有时候房地产开发商也会参与小区内部的生活配套建设。对住户影响比较大的资源配套一般包括:小区周围是否有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附近是否有政府办公部门等,这直接决定出远门工作、办事是否方便快捷;附近是否有菜市场、超市商场等基本生活设施;小区对应的孩子教育、医疗水平如何;房屋周围是否有健身房、公园等休闲去处等。
发展潜力,指当地规划建设但还没有兑现的资源。具体来看,主要包括:当地政府的规划,一般为地铁站(高铁站),教育园、工业园,旅游景点等;还有其他大型企业的进驻,通常为大型商场、娱乐设施和工作机会等。
国家政策,一般指货币财政政策、各类买卖房产限制措施。一般包括:首付贷款比例,借贷利率高低,积分落户、卖房时间限制等。
被炒房者津津乐道的买房名言,也就是李嘉诚曾说的一句话:“决定房地产价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其实这只是我上面提到的资源配套度和发展潜力的结合体而已。
投资房产,最优秀的交易的就是低点买入,高点卖出。而这需要我们具备对所在城市未来发展的清晰认知,如果你能提前了解到城市哪片区域要规划建设产业新城、哪个地段要建设高铁或地铁,提前购入房产潜伏,一旦消息落实,房价会猛涨一波,预期兑现,房价又猛涨一波。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风险,这些大饼的确定性如何,以及该资源兑现时间的长短等始终在损耗你的时间和资金。通常而言,某一段时期城市或区域的发展应该有所侧重,毕竟全面开花不太现实。而一旦你的判断失误,房产的流动性丧失,你将会损失巨大。
对于投资客而言,城市新兴区域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毕竟有巨大预期才能吸引每个人去投资、居住。每个人内心都有赌徒的影子,都想要用小钱赌赢大钱。而成熟区域的位置,确定性很强,未来的预期很低,房价往往滞涨,因此投资客买这里的房子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回报。
对于刚毕业工作的年轻人,总房款预算十分有限,你会意识到可选择的房屋势必无法满足上述前两点。如果你选择市里区域,那么只能是小平米、旧小区的房屋,但周围有很好的生活、教育、医疗等资源;如果选择外环,就可以买下大平米的新房,舒适度很好,但同时意味着周边生活配套等资源不太完善。
可以这么理解,在低总价要求条件下,许多年轻人要不选择买一个居住舒适度高,但当下配套度很差的房屋;要不选择买一个各类配套比较完善但居住舒适度很差的房屋。这是很多人会纠结的选择题。
记得前一段时间,提到战略和战术的差别,战略决定战术,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后果。很多时候大家在某些点上纠结,比如:买房是该买中层,还是低层?买房选择潜力大的,还是居住舒适度爽的?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战术层面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应该是战略层面的问题,我们买房到底是为了自住,还是纯投资。如果是纯投资,毫无疑问选择潜力大的;若自住为主,还是以工作、生活方便为主。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如果是第一套房,我建议还是自住为主,兼具投资。自住为主,意味着此处房产周围有比较成熟的居住和生活配套设施,而不是完全待开发的新区域。在这里,日常生活没有丝毫问题,不需要大老远坐车去购物、买菜等。兼具投资,就是最好能有一定的发展预期,这样后期预期兑现会拔高房价,你的安全边际会高很多。
最近一段时间看房的一番思考,如有不对或不合适,欢迎各位米友提出宝贵的建议!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