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
微风躁
2022-05-12 23:30

创业小记-20220512

近期的汇率如同上海疫情一样魔幻,眼睁睁看着一路从6.3飙升到了6.78。听闻有的大外贸公司手持大把美元已经笑开了花。

而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由于现金流紧张,所以我基本收外汇都是直接结汇用来付货款。也就剩一两个还在生产的订单的尾款能让我喝点汤了。暴风哭泣29.png

Snipaste_2022-05-12_22-54-37.png

最近一段时间有些订单荒,陆续出了一些样品单,但正式订单一个没有。上篇文章提到的两个订单都没有推下来。

阿联酋订单:

在我刚开始询价的时候,工厂还是有库存的,只要客户确认订单付款,第一时间就能发货。而这也是我的竞争力之一。但就在样品通过,订单即将确认时,工厂告诉我,那批库存已经没有了。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因为我和客户,以及客户和他的客户都是拍着胸脯保证有现货的。

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赶紧问工厂具体是什么情况。从工厂口中得知,本来那批库存其实就是一家大型车企订的货,只是因为上海疫情所以一直没要。随着上海陆续复工,车企已经恢复正常生产了,前两天刚把货提走。工厂也没做错什么,确实是我们晚了一步,懊恼也于事无补。

随即让工厂确认最快的生产时间(工厂最开始说30天,多次沟通下答应20天交货),和客户道歉并解释原因。客户无奈地告诉我,由于这个问题的出现,他需要和他的客户重新沟通,而过两天就是他们的开斋节假期了,按照目前的进度,大概率要等到假期之后再推进。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好不容易等到5月9日假期结束,火速跟进。客户告诉我这周应该会有最终消息,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坐等花开。

智利订单:

客户告诉我,由于银行的审批没有通过,所以他们的资金出现了一些困难,原定的整柜订单可能没法下,大概率还是回到之前的订单数量。

失落之余,却也不完全是一个坏消息。因为按照客户原来订单的体量,是达不到许多工厂的MOQ的,换而言之,我拿下客户这个返单的概率又大了一些。现在还在持续push客户下单中,不过南美客户的效率确实是慢。打算用原材料涨价先去逼单,人民币贬值带来的空间可以作为第二波武器争取close。


在这期间,还做了以下这些事

1. 梳理to-do list,并每日执行

随着询盘量和订单的增加,我的工作量开始逐渐增加,经常会出现。

采购、业务、物流、单证、财务、平台运营,太多事情压在身上,导致经常会有工作遗漏,也造成了些不大不小的麻烦。

最近看了本《起床后的黄金一小时》,并没有get早起(半夜才是我们外贸人的黄金时间!),反而让我决定重新开始使用待办清单。

最开始用的是Microsoft To Do, 现在用滴答清单。两个软件都支持多平台同步,而且都没有广告。相对来说后者的功能会更丰富一些,目前免费版对我来说就完全够用了。

Snipaste_2022-05-12_01-28-16.png

使用了一段时间,心得如下:

①每天梳理工作事项。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将脑海中想到的所有事,无论大小(甚至包括取快递、买菜)统统都记录下来,不要让他们占用大脑宝贵的内存。然后按照紧急和重要程度排序,依次处理。 

②一次只专注做一件事。所谓的多线程处理工作,只是很好地安排了工作的顺序和时间。如果感觉这方面比较混乱,可以考虑记录下做的每件事以及花的时间,一天下来,如果实事求是地记录的话,会让自己大吃一惊。亲测很有效

 ③不要忽视长期成长,即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一定要在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让自己不断成长,比如学习课程,读书,逼迫自己输出等等。

2. 持续学习

前段时间由于一直没有订单,说实话心里非常焦虑和迷茫,联系了不少老客户,大多告知还有库存暂时不着急采购,虽然很着急,但也无可奈何。

但着急解决不了问题,既然客户需求不旺盛,那就先修炼内功。于是沉下心来,开始从头审视自己的平台,发现一个问题:产品线太杂,选品全靠感觉。这个问题其实一直以来都在,只不过从来没有好好去思考过要怎么解决。

为了降低自己的试错成本,买了专门的选品课(不得不说,确实是米课真正让我有了知识付费的意识),仔细研究了阿里的关键词指数,Google trends,Google ads,同时调研Amazon与阿里的热销品,发现了一些值得尝试的新品。而在持续学习和摸索中,原先的焦虑与迷茫已经减轻了大半。也印证了一句老话,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空余时也会回看冰大的业务课与罗杰道森的《优势谈判》系列书,总能有些新的收获,常看常新。

3. 纠结的一个问题

现在逐渐有些老客户会把他们需要的产品发给我让我报价。我的主营产品是五金工具,客户要的有些产品可能还沾点边,比如劳保手套,但也有些产品的跨度很大,比如推车、汽摩配。

我很感激客户的信任与提供的机会,但由于对产品不熟悉,导致需要花不少时间学习产品,在供应商与客户之间来回沟通明确需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由于都是新的产品新的供应商,其实成单率也不理想。

所以其实我也在纠结这类的询价是否还要继续做,或者说是否应该划定一个相对明确的范围。我现在的想法是,起码在现阶段,在我还忙得过来的情况下,客户的每一份询价我都会尽可能去争取,但由于是新产品,会向客户多要几天时间来sourcing,这也算是我了解市场和供应端的一种方式,也许能发现一片新的机会。各位小伙伴看到这篇文章时,如果关于这个问题有什么建议的话还望不吝赐教呀~



暂时就说到这里吧,刚刚又看到客户熟悉的那句your price is too high哈哈哈,继续战斗!


以上

2022.5.12



关注作者,看更多TA的好文章 个人展示
微风躁 谁在评论里提醒下这位作者,懒得连名片都没填写。
举报
收藏
转发
0/500
添加表情
评论
评论 (6)
最近
最早
3天2夜学会建站

微风躁

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向TA提问
置顶时间 :

设置帖子类型

普通
新闻
活动
修改

圈内转发

0/104

分享至微信

复制链接

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留联系方式
垃圾广告
人身攻击
侵权抄袭
违法信息
举报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评论吗?

取消 确定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文章吗?

取消 确定
提问
设置提问积分
当前可用积分:
-
+
20
50
100
200
偷看

积分偷看

10积分
我的积分(可用积分)
确认偷看

问题已关注

答主回复后,系统将通知你

不再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