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631字,阅读约需12分钟
2022年6月,本科毕业四周年。毕业第一年带的学生也完成了他们的高考,即将迈入他们的大学生活。每次回望,总是不禁感慨时光飞逝,突然想写一篇文章记录一下自己过去四年的喜怒哀乐。
四年前,拍完毕业照,拿到学位证书,和好友一一告别。内心除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可能更多的还是后悔和遗憾。
1-没有好好学习
整个大学期间我都没有正儿八经学习,好多门课都是低空飞过,甚至也挂过科。也蹭因为成绩差,错失了不少机会。现在回想起来,大抵是因为我陷入了“没有认真学习-成绩差-对课程更加提不起兴趣-更加无心学习”的负循环吧。
直到现在,由于母校光环,还有许多人叫我“学霸”。说实话,受之有愧。以至于在很多时候,别人问起我的学校,我大多只会以一句“在杭州上的大学”一笔带过。
补充一句,浙大是大类培养的模式,即大一进校不分具体专业,而是在所属大类进行统一学习,大一下再根据成绩进行专业分流。由于我大一的成绩不太好,导致我在大一下选择专业的选项也非常有限,没法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虽然那时候我也未必知道自己对什么专业感兴趣)
我们经常会说,“选择比努力重要”。如何选择,确实是一门学问,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获得做选择的权力。而好好学习,拉高GPA,就是我们在大学期间获得更多选择权的敲门砖。
2-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很优秀的同学,有的是实习达人,有的是创业大佬,也有同学在学术科研或是社团工作做出了很出色的成绩。那么,我未来的路又在哪呢?
所以那时候经常非常焦虑。
学习成绩不好,学业这条路大概率是走不通了。
就业吧,又不知道找什么工作。而且也很后悔那时候没有认真去多找几份实习。
创业吧,浙大的创业氛围确实浓厚,但我能提供的核心价值又是什么呢?也曾尝试过和朋友一起做些小项目,但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在大四的时候,和很多人一样,我面临考研or就业的抉择,严格来说,也算不上抉择,因为我压根就没有考虑过考研这个选项。一方面是因为那时的我已经不太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而更重要的是,我不知道我应该去学什么专业。但如果还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即便换个专业考研成功,那么大概率也是在象牙塔里逃避三年,然后重新面临三年前的抉择而已。
所以最终我选择了进入职场。而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用三年时间,找到自己感兴趣并且可以长期做下去的工作。
3-没有好好谈一次恋爱
说实话,连我自己都没想到,这个遗憾甚至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这些年来也陆续喜欢上几个女生,奈何都是求而不得,也只能用缘分没到来安慰自己。
恋爱从来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我也没有必须要在几岁之前结婚的紧迫感,一个人同样可以活得很自在。
但咋说呢,看着朋友圈一个个同学朋友秀恩爱秀婚礼,大学的寝室群脱单率已经高达75%(总人数4个人),说没有一点遐想那是假的。不过这事急也没用,且走且看吧。
带着这些遗憾,我也尝试做出了一些改变。
1-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由于我不准备找专业对口的工作,而且也不想进体制内,那么摆在我面前的选择就只能是那些不设置专业门槛的工作了,比如互联网运营、教培机构老师、各类销售岗等等。
说实话,我还真的做了不少尝试,秋招季,我去面了PDD的运营岗(终面没过,大概是缺少实习经历),游卡桌游的游戏策划师(为了少年时期的情怀,最终拿到了offer但是没去),教培机构的老师(为了心里的一点教育情怀)等等,多多少少拿了些offer,最后也选择了教培机构作为自己的职场起点。
而在正式进入职场后,也经历了许多坎坷。先是做了一年老师,做满一年后我又去了保险公司,然后又在培训结束后的短短半个月内再次离职,又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了外贸行业。
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①喜欢面向人的工作,而非面向事(比如财务、研究)。教师、保险销售、外贸业务,无不如此。
②不喜欢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我短短一个半月就离开保险公司的原因,我发现自己无法很好地平衡朋友和客户之间的天平。我后面去的都是中小型公司也是这个原因。
③想要赚大钱。(我是认真的)
④有执行力,做事灵活,思考问题全面
毕业的时候给自己的期望是,前三年可以不赚钱,但是一定要找到一份值得自己奋斗很长时间的事业。
我做到了。
2-明确远期目标
我的家庭并不富裕,离中产都差得挺远。但这反而更加坚定了我想要突破阶层的想法,或许真的是穷怕了。
从我刚毕业的时候,我就定下了在40岁之前赚到1000W以上可支配的流动资产(不含房产)的目标。所以我在上一条里说的想要赚大钱真的是认真的。认真到什么地步?我在面试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教育机构),面试官问我职业规划,我说的是现在我们机构在宁波还没有开设分店,我希望三年之后我可以作为负责人带队去宁波开分校hh
但想要赚到这个数额的财富,光靠打工真的很难,所以我的职业路径也逐渐清晰: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与岗位-积累专业技能与行业人脉-自主创业。
既然选择了留在杭州而不回老家,也是希望能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为自己博取一个上限和更多的选择权。而且,最近特别喜欢一句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即使最后失败,但只要我确实拼尽全力了,也不会再有那些“我本可以”的遗憾。
3-主动学习,在不断变化的环境里做好自己
我的上一家公司是一家初创公司,相比大公司,好处是自由度高,人事关系简单,老板愿意给试错机会,但缺点也显而易见,没有培训体系,需要身兼多职。
我在这家公司干了两年多,而在这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整个公司基本只有我一个业务员。这真的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懂得都懂。没有人带,没有人帮着复盘,遇到问题也没有人可以一起讨论。
而我在度过了最迷茫的前三个月后,我做了一件迄今为止最正确的一个决定。我咬牙买了一门3000 的外贸课程(那时候月薪5000),这才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那时候我才知道,外贸业务可以这么专业,原来我遇到的问题可以这么考虑。而在学员群里,有问题时大家会热心解答,也可以从别人的问题中汲取经验。在那之后,我开始快速成长,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自己的业绩也得到了大幅增长。最初投资的3000元学费也早已得到了相应的回报。(甚至我最近拉了一下账单,发现自己最近这些年最大的支出竟然是知识付费,我惊了。)
在那段时间里,为了适应国外客户的工作时间,我经常在公司呆到半夜两三点,然后第二天早上九点正常上班。直到后来老板知道了这件事,才把我的工作时间调成了弹性制,甚至还问我要不要在公司给我配张床。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说过这么一句话,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持续三年的疫情、俄乌战争也让我感受到了世界的无常。但焦虑无用,还是得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大家一起来卷。恰恰相反,我完全理解并尊重那些能够自洽的朋友。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是获得幸福感的前提。
4-靠近优秀的人
周国平曾经说过:人性最大的恶,是见不得身边人好。曾经一段时间,或许是因为自卑,又或许是因为心态有点失衡,我也一度处于这个状态。但后来才意识到,嫉妒并不会改变别人的优秀,而且会让自己内心充满负能量,并且视野变得狭隘,看不到别人的闪光点。
在进入外贸行业之后,见到了许多优秀的外贸人。其中既有80后、90后的前辈,也有98、99年的后浪,也认识了几位同频的好朋友。遇到问题,大家各自分享自己的案例与思路;有好的学习资料,大家互相分享;有人拿下大订单,哪怕不是自己的,也会真心为他感到高兴。即使不在一座城市,素未谋面,但他们确实是我能在外贸路上坚持走下去的重要动力源泉。也是他们的存在,让我逐渐学会了谦卑。
5-突破舒适圈,不给自己设限
不少朋友知道我最近开始搞直播了。其实真的纠结了很久,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口语不好。虽然做了两年多外贸,绝大部分时间跟客户还是文字沟通,电话、视频偶尔也有,但频率比较低,所以还是停留在哑巴英语的阶段。
最终让我下定决心的还是下面两句话:
①如果一个决定的最坏结果我能接受,那不妨勇敢去做。
②先完成,再完美。
带着这个思路来看待直播这件事,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浪费一些时间以及担心丢脸而已,甚至还能通过这个契机练练口语。
甚至在练习直播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第一年做老师的经历能够很好地赋能直播:写逐字稿、设计流程、安排互动。东方甄选的成功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或者换句话说,所有的付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报。
当然,依然还有遗憾。
除了前面提到的一直没脱单之外,也曾因为认知不足走了不少弯路,以及我好像真的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放空自己去旅游了。虽然我很多奇奇怪怪的经历可能多多少少能弥补一些,比如保险培训期全班第一但是出班后半个月就溜号,比如曾经深入传销组织卧底一周,比如因为银行卡被冻结去河南经侦大队做笔录,天知道我为什么会经历这些= =
写这篇文章前后花了不少时间,也算是对自己过去这四年做了一个总结。
作为一个罗翔老师老粉,还是想用他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
昨天已成过去,明天还没到来
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只有今天
希望在下一个四年,我能有更多的更多有意思的故事讲给你们听。
以上。
2022.06.26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