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
乐百氏
2022-07-22 19:11

读《行者玄奘》有感


最近在看一部书《行者玄奘》,是根据《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而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虽然才看了六分之一,但收获很多。

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跟《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完全不同的,他的天资聪慧、学习专注、做人谦逊、做事有勇有谋,让我印象太深刻了。

曾经看过黄晓明主演的电影《大唐玄奘》,对玄奘去天竺取经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有些了解,但看这部小说,才真正感受到玄奘的伟大。

感受最深的有几点。

第一,是玄奘的好奇心。

玄奘有着孩子一般的好奇心。

书中讲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玄奘曾经跟师父去少林寺待过一段时间,少林寺有一个“甘露台”,当时有一个“占星家”成天待在甘露台上喝酒睡觉,玄奘想去看看,寺里的师父们不让他去。

他一开始表现得很听话,没有去,但心里一直惦记着,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他终于还是去了甘露台,从而结识了“占星家”何弘达,没想到两个人聊得很好,玄奘因而学到很多观测天象的知识,还劝说何弘达离开了甘露台。

这些观星的知识在后来玄奘独自穿过茫茫沙漠时帮了他的大忙,让他可以辨别方向。


第二件是玄奘曾经去峨眉山游学,有一位长老告诉他“九老洞”的传说,他便很是好奇,想去看看,但长老说那洞深不可测,曾经有人进去过,但在洞里迷失了一个多月才出来,出来之后人就疯癫了,人们都说洞里有邪气,因此长老不让玄奘进去。

玄奘也是答应了,但过了两天,他就跟长老提出自己要去山里走走,可能时间要长一些,但是没有说自己要去哪儿,也谢绝了长老等人的陪同。

然后他就直奔“九老洞”去了,而且他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带了五六支火把和一大把火绒,还备足了三天的干粮和饮水。他在洞里前行的时候,在每个岔路口都做了标记。不过他还是迷路了。但是因祸得福,最终他找到了前人留下的手抄梵文经卷。

他一边走,一边思考经文的意思,最后居然不知不觉走出了山洞。而这些梵文经卷也成了他学习梵文的好帮手。

第二,是玄奘的慈悲。

玄奘从小就慈悲深种。

他是在隋朝末年出家的,战乱中,他没有跟其他人一样离开都城,而是留在寺庙帮助赈济灾民。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寺庙被官兵烧毁,他甚至想一个人来承担这世上所有的痛苦。


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胡僧,浑身上下长满恶疮,恶臭难闻,在烈日下奄奄一息。别人都避之唯恐不及,说这个胡僧得了瘟疫,但玄奘却把这老胡僧背回寺中,放在自己床上,给他洗澡换衣、煮粥熬药,为他治病。

后来,寺庙里住不下去,他就带老胡僧到城外的荒山上搭了个棚子,继续上山采草药为老胡僧治病。

作为回报,这位老胡僧教了玄奘一部真正的天竺原经,并告诉他天竺梵文和西域梵文的区别。后来,玄奘把这部短经翻译成汉语,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李世民继位之后,贞观元年,遇到自然灾害,很多人都离开长安去逃难,玄奘就在这时决定西行。

刚出长安不久,他就遇到一群灾民,他把所有的盘缠和粮食都给了灾民,但灾民还要吃他的马,他无力拒绝,最后让灾民们答应把马卖掉换粮食,他就忍痛把马给了灾民。

后来他自己饿昏了,幸好遇到一个听过他讲经的僧人,把他救了。


玄奘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大悲心的人,他心里装着天下百姓,唯独没有自己。

第三,是玄奘的学习能力。

玄奘的学习能力真的是太强了,而且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他学习梵文的过程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他在“九老洞”得到那些手抄梵文经卷之后,先把这些梵文经典全部抄录一遍,那时他还不懂梵文,完全是临摹。

因为他读过这些经文的中译本,就开始比照中文译本学习梵文。

这其实是一种研究,很多时候,他需要反复对照、反复思考、反复注释,才能确认某几个字母组合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而且,不知道发音,让这研究越发艰难和没有头绪。

玄奘就这样对着这几卷经文研究了好几个月。


后来他救了老胡僧,跟老胡僧说到他总结的梵文的很多特点和规律,以及梵文与汉文的区别,让老胡僧惊叹不已。

老胡僧只诵了两遍梵文的《心经》,玄奘已经将梵音牢牢记在了心里。然后他自己诵念了一遍给老胡僧听,确认自己没有念错。

后来他通过对照老胡僧给他留下的贝叶上的梵文《心经》,一个多月后就开始尝试翻译了。


当然,有些能力属于天资聪慧,但是玄奘还有勤奋和专注,他走遍全国,遍访名僧,二十多岁就已经几乎学问惊人了。

而正是因为他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还勤于思考,他才发现,很多翻译过来的经典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追根溯源,他才慢慢坚定了去天竺取经的决心。

第四,是玄奘的谋略。

对去天竺取经这个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决定,玄奘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


首先,他研究了去天竺的所有可能的路径,包括海路、川南路、吐蕃路和丝绸之路,比较优劣,最后选择了最遥远也最艰难,但是当时看来最靠谱的路线——丝绸之路。

然后,立刻具表上奏,向朝廷提出出关的请求。

在等待批文的日子里,他开始做语言和身体上的各种准备。

他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路途中要经过的西域和中亚各国的语言,比如有意结交来自西域各国的僧侣客商,向他们学习诸国的语言文字。他以语系为单位进行学习,这种方式极其有效。

他还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不到三更就起床,穿着单衣,用负重爬山的方法来锻炼身体。因为他知道西行的艰难,所以必须下功夫磨砺自己。

正是因为做了充分的准备,玄奘才能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到达印度的那烂陀寺。

第五,是玄奘的坚韧。

玄奘身上有一种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他去天竺,是在没有得到朝廷批文的情况下,偷偷出关的。一路上,他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

在过莫贺延碛沙漠的时候,他在濒临死亡时,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回去,但最终还是心中“宁可向西而死,绝不东归而生”的信念鼓舞着他,奇迹般地走出了沙漠。


试想一下,他所经历的困难,如果拿千分之一放在自己身上,我觉得都难以忍受。

而玄奘,创造的是历史上的奇迹。


我觉得,之所以能够拥有这种百折不回的坚韧,是因为他有着坚定的信仰,有着远大的目标,他心里装着的是全天下的人。

如果我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一个小小的困难就足以让我们退缩,更何况是面临生死抉择呢?

所以,我们能做多大的事,以及我们抗挫折的能力,跟我们的心量是成正比的。

抛开宗教不提,玄奘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了。他身上有无数的奇迹,经常会在艰难时刻绝处逢生,我想这就是因为他的无私无我。

试着一点一点放下自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奇迹!

举报
收藏
转发
0/500
添加表情
评论
评论 (8)
最近
最早
3天2夜学会建站

乐百氏

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从事外贸出口近30年,历经国营公司、私营公司、SOHO等各种工作状态,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 用声音传递温暖,用文字启发智慧,乐姐姐助你人生无忧!

向TA提问
置顶时间 :

设置帖子类型

普通
新闻
活动
修改

圈内转发

0/104

分享至微信

复制链接

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留联系方式
垃圾广告
人身攻击
侵权抄袭
违法信息
举报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评论吗?

取消 确定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文章吗?

取消 确定
提问
设置提问积分
当前可用积分:
-
+
20
50
100
200
偷看

积分偷看

10积分
我的积分(可用积分)
确认偷看

问题已关注

答主回复后,系统将通知你

不再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