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发中化纤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真人发入门槛1000万,撬不动那么大的资产,目前不在考虑范围内,做生产和做电商是两码事,目前的体量也不支持做生产,虽然说要逐渐布局,但不能急,以防摊子太大,有动荡时止不住,现在的重心依然是做好电商,虽然可能有其他机会,不过坚持在一个行业,同时不断地优化。
合作总会达到某一阶段,一人投入的多,另一人投入的少,和朋友的合作我投入的少,另外制造网的效果不太好,为了避免相互抱怨和更多地不愉快,退出了和朋友的合作,合作开始时要谈好退出机制,有一些不和谐画面时,能谈则谈,不好谈就要考虑退出了,退出算是及时吧,现在相互之间没有什么隔阂,随意聊天还是没问题的,然而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友情,亦或者亲情,都不会永远地陪伴自己,以前注重友谊,碰到类似的情况会很难受,认为朋友应该是一辈子的,后来渐渐发现,随着彼此的发展,能聊的话题越来越少,相互交叉的事情也越来越少,对事物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婚后家庭琐事,沟通愈来愈少,朋友会逐渐流失,一个人真正的朋友本来就没几个,还逐渐失去,稍有莫可奈何之感,然而对于生活的态度应该是平和的,对于相互之间的交往,惜缘随缘不攀缘。
化纤发的创业门槛很低,不过经常跟同事们说,看到很多老板,合作挣钱容易,分钱的时候难,对于富有的老板来讲,你一旦把公司做起来,老板随便安排一两个亲戚进入公司,你对公司就没有控制权了,如果说相信之前签的协议,未免想得过于简单,胳膊拧不过大腿,在讲究人情世故的小城里,相对并不是那么公平,老板们有各种方法让协议失效,或者多少年后执行协议的多少分之一,耗不起,即使补偿了,最终结果也大不如意,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破折号,没想到事情发生在了现在的自己身上,看来还是道行太浅。
第二家公司本来说的30%股份,上次去谈,老板说是30%的分红权,而且是按年度分红,中间辞职就没有了,很多迹象也表明,老板在培养团队里的一个女孩。换位思考,依工厂的角度也是对的,工厂需要对电商有控股权,我的精力不够,如果全力以赴,结果肯定会更好,不过他们的做法不够好,如果说觉得不合适,大家可以谈,什么时候离开公司,而且不应该在我带着第一家公司的主管去工厂聊的时候,当着我的面,给主管说以后按月给她分红(主管每周去这个公司指点一次),还画饼给她说以后可以接管他们的电商,我们回去的路上,主管主动让我车开慢点,聊了很多,其中提到既然想办法让我离开公司,等她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也会让她离开的。
大概率从第二家公司拿不到分红了,等公司里有人业绩做起来的时候也是我离开的时候,我给业绩定一个标准和期限,半年到一年时间,团队月销售做到10万美金,业绩做起来就可以潇洒转身离开,我给厂里介绍了个月订货量两万条的客户,也有其他几个小客户,再加上第一家公司从他们工厂每月订货三四万条,这两处的订货量基本养活了这个工厂,小城市里名声比较重要,届时于情于理都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也从这次的合作得到一个教训,坦诚是要坦诚的,马云说可以不说话,但说的话一定得是真话,然而关系会变,最好不要让别人知道你手里所有的牌,要不然容易被别人拿捏。
只有第一家公司老板是真正分红的,以后精力还是要放在第一家公司上,老板有胸襟,看的更长远,假发的圈子很小,所有他合作的吃亏方都是他,这样有更多的人愿意跟他合作,落得的好名声,更利于长时期地滚雪球。从合作的公司里也发现一个现象,跟更有实力的人合作,都是在给别人打天下,随时都有被替代的风险,今年也开始了自己的团队,目前有两个亚马逊店铺,两个运营,年底前的计划是三个人三个店。
此时也在规划另一件事,做工厂,很多工厂每月不过做货三四万条,第一家公司的产量足以养活一个工厂,后续发展需求的量更大,没有那么多的资金,不过拿销量换工厂的股份应是可以的,把之前合作吃过亏的经验用到做工厂上,前期先有股份,先走进生产端看看,后续再谋求控股,有控股的工厂,可以开辟一些获客渠道,比如国内外展会,比如电商和工厂结合,电商和工厂结合或许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只是未来一两年的重心仍是电商。
事成以密,要控制自己那颗想要炫耀和骄傲的心,或许除了父母,没有多少人愿意看到你过得越来越好,同行还容易使绊子,嫉妒心很可怕,得不到快感,又容易心理不平衡导致扭曲,我也会嫉妒别人,尽管有时候只是那么一会儿,表面上没那么严重,也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不过细想那会儿的心理,如临魔障,如在深渊。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