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7岁,不是天赋异凛,也不是聪明绝顶,我有时候甚至觉得他反应太慢,还有点笨。
如果没有我给他创造的物质条件和高质量精神陪伴,他现在可能比普通孩子还普通(当然,现在也不是优秀的行列,客观来讲,中等偏上)。
谨以此文,记录一些日常对他财商思维的启蒙。
(1)超市。
虽然现在都网上购物,我也很多网购。但是基本一个月还是会去一两次实体超市(华润万家,大润发这类)。
纸巾、沐浴露、洗发水这类的,我让他自己去挑,告诉他哪些是牌子(一般选平时看电视都听过的,维达,清风之类的),也告诉他哪些是杂牌、仿牌。
价格让他自己挑,有时候告诉他挑贵的;有时候超市促销,告诉他挑性价比高的。
买单的时候,叫他去自助买单机,他自己扫码,我只需要等最后一刻,人脸识别付款,搞掂。
超市现在自从用了自助买单机,很多收款员都下岗了,这是无情的事实,这也是科技的进步。也一并告诉儿子,别人为什么会下岗。
(2)加油站。
平时去加油站加油,现在很多微信一扫买单,连车主都不用下车。但是我每次都叫他下车,还特意进去便利店逛逛。
有一天,他突然和我说:这个汽水在超市3元一瓶,这里卖4元?
我心里默默开心。他记住价格,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知道提问。这4个动作,连贯、有条理,正是我想要的结果。
上车后,我表扬他,然后和他解释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是可以卖不同价格的。越稀缺的地方,越贵。
(3)告诉孩子挣钱这回事
我们家有个抽屉,会放些几十一百左右的零钱,平时要用就叫儿子去拿(我也经常差使他自己便利店买盐、糖,临时煮饭才发现没有的这的小物品)。正因为他从小都知道钱在哪里,只要他有合理理由或者事先问过父母,都可以自己去抽屉拿钱。
所以我们家从来不会出现过孩子偷钱去买玩具、买零食之类的。越自由,越自律。
现在他慢慢长大了,我有时候会打开手机App给他看我银行卡的余额,给他数有多少位数(哈哈,也不多啦,他数过最多的就6位数加2个小数点)。
工作上,接到单,利润可观的,我直接给他看单票利润。让他知道原来接一票单,可以顶普通人一个月或者几个月收入。
其实这些不用避讳,反正是亲生的儿子就行,哈哈。父母的天花板是小孩认知的天花板,尽可能把自己认知的,在孩子能吸收范围内,倾囊相授。孩子的吸收范围就像海绵,也会越吸越多的。
(4)在孩子面前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国庆节去广州塔,渴了,要买矿泉水。一看,怡宝2元,这款广州塔牌5元。不假思索,我买了5元的。
在广州塔下拍个照,并且告诉儿子为什么这瓶水能卖5元?
多付了3元溢价,拍了个照,还告诉儿子一个道理。他日他明白并且运用到工作中,至少能挣3万吧。
我们平时带孩子出去的时候,一定要敢于花钱,当然不是教孩子一定要追求奢侈品。教育,有时候不一定要花大钱,3元也能行,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把握每个小细节,生活无处不课堂。
(5)从身边事情发现商机
每周五一放学,校门口就会有个阿姨骑着单车,载着一箱益力多,生意特别好。
儿子回来告诉我这事。他说这个阿姨真会做生意,会挑时间和地点。(嗯,他开始知道天时、地利了)
但是我还是要告诉他,一排益力多卖12元,假设阿姨一天卖100排,拿货8元,一天就400利润,一个月30天就12000。
我问他多不多?他说:不多。(嗯,因为前面给他看过妈妈的利润,他知道妈妈平时敲敲电脑,一票单有时候也能挣到这个数。)
这也是认知天花板,如果经常给孩子举例都是几块钱的生意,他的认知就停留在这里。结合自己的实例(奋斗史),结合身边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例,结合电视一些新闻、访谈等,孩子的认知就慢慢上去了。
(6)数学思维
财商思维不等同于数学思维,但一定离不开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强的人,对数据的敏感、分析、预测,这能力和带来的结果是惊人的。
我举了个朋友圈里看到的、可能不恰当的例子给他。问他牛不牛,哈哈
结束语:
其实我也没什么财商,至今还在努力着一元。我甚至还没让自己成为富一代,让儿子成长富二代。
但是在我有限的认知和有限的时间里,我喜欢倾囊相授。我儿子不聪明,但是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好学、好问,还有记忆力强。
这使得我和他的母子组合还是很愉快,在学习的路上一起向前!
思钱想厚,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