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买过好几本关于王阳明和他的心学的书籍,但是都没怎么看,可能是不到时候吧,因为我看书一向很是随性,很多书都是在书架上等着我,心里特别想看的时候才会拿下来看。
但这几天却被郦波老师写的《五百年来王阳明》吸引了,看了开头就放不下了,今天一口气看了好几章。
看到王阳明的学生周道通请教他如何处理政务与修心的关系这一节,很受启发。
当时,周道通和王阳明同为知县,同样政务繁忙,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焦头烂额,应接不暇,而王阳明面临的情况更甚于周道通。周道通觉得每天这么多事务都处理不完,根本就没有时间静坐反思,于是他就写信问老师,应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宁可把政务放下,也要拿出时间来静心呢?
王阳明直接就指出了周道通之所以觉得疲于奔命的要害所在,就是他的出发点错了,是因为他心中“牵于毁誉得丧”,而“不能实致其良知耳”,“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因为他是在做利益判断,不是在做价值判断,不是致良知,所以就没有智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会让自己陷入事务当中,拔不出腿来。
而王阳明在庐陵当知县,每天要面对上千份状纸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首先去做调查研究,搞清楚这些状纸都是写的什么,为什么每天会有这么多的诉讼。
然后他就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问题,他采取的措施是“一限、二拖、三改变”。
首先对诉状做出限制,比如只许一事一告,每份状纸不超过六十个字,这样就避免了状纸又臭又长、不说重点的问题,先限制了“量”,工作量马上减轻很多。
第二个是拖,不重要、不紧急的就先放一放。
第三个是从制度和人心上进行改变,这才是根本。王阳明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慢慢改变了社会风气,后来老百姓都不打官司、不告状了,监狱里也没什么人了。
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大智慧。
不管我们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都可能面临事情繁多、顾此失彼的情况,我们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记得以前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老师对“忙”这个字的解释是“心亡”,心不在焉,没有智慧,就会陷入忙乱之中,还经常会感觉忙得没有什么效果。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问一下自己,我们的出发点有没有问题?是在做利益判断,还是在做价值判断?
然后我们可以对所有的事情去做详细的了解,并借鉴王阳明的“一限、二拖、三改变”的策略。我想,这可以极大地改善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任何问题都有表象和根源,如果只是从表面上解决,就会按下葫芦浮起瓢,问题可能会接连不断,让我们疲于应付。
而如果能够通过调查研究,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其根源,然后从根源上予以解决,可以通过暂时的限制措施使其产生量变,然后再用温和的方法阻断其根源,使其往好的方面逐渐转化,就可以让局势变得有利于自己。
特别是对于管理者,这个策略是尤其适用的。
说到“价值判断”,就是出发点要基于“利他”,而不是自私自利。
我想到《业力管理》这本书,之前也看到有朋友推荐过,是《能断金刚:超凡的经营智慧》这本书的续篇,书中对如何做到利他有非常详细的解释。
比如,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成功、赚到钱,我们就必须先让自己的事“业”伙伴成功,让他们先赚到钱。
那么,我们的事“业”伙伴都有哪些呢?他们是以下四种人:
1、同事——我们的同事和下属。
2、顾客——我们的客户、老板,或者是公司的投资人。
3、供应商——为我们提供产品或者材料的人。
4、世界——从事着和我们相似的事业并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全力以赴地去帮助我们的这些事“业”伙伴,忘掉自己,当他们成功了,我们的事业自然会有人来照顾,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可能看起来与我们被教育的“竞争”意识刚好相反,但却是大道的运行规律。
我今年之所以对自己和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充足的信心,就是因为我相信这些规律,并打算去认真实践,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反过来,如果我们不相信这些规律,而是以“利益判断”为出发点,我们就不会对要做的事情有信心,只能陷入一场注定要失败的赌博之中。
当然,是否相信,是否愿意去实践,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即便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去试一下,帮助一下别人,而不是出于利益的竞争把对方踩在脚下,我们得到的可能已经远远超乎想象!
也许,这一刻,你已经打开了智慧之门!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