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一个勇敢、自信的女孩,
更不喜欢站在别人的目光里,成为焦点,一直如此。
以前,老师指着台上正在进行的辩论赛问她,为什么不站在那里,那才是她该出现的地方,而不是在台下坐着。她脸一红,笑了笑,我不行。
外贸人C小姐,离她很近,每次要来她的城市,总会提前问一句:我明天去杭州,有空见个面吗?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为什么不想见,不是不喜欢,恰恰相反,就像很多人喜欢C小姐一样,其实她也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她,佩服她,也很喜欢跟她聊天,但是那仰望的高度在心里作祟,总让她胆怯去靠近每一个优秀的人。
刚开始工作,因为太忙压力大,她找了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写博客。写着写着,关注者越来越多,论坛的人联系她,可以开一个专栏,她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她只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在网络的一端,对着电脑噼里啪啦敲出一个个带着温度的文字。后来,因为不想写了,几百篇文章就删光了,只剩一个ID证明曾经存在过。
十多年后,偶然的机会,她在米课圈重新开始写文章,随性地写啊写,写的好与坏也没关系,没人认识,她渐渐地发现自己的文字越来越成熟了,承载的情感也越来越收放自如,不像年轻时候那样肆无忌惮地张扬和外露。
很多人说她的文字真不错,是被外贸耽误的作家,其实她只是在一个非常友好的环境里,记录下许多自己的情绪,并不觉得自己写的好。
2020年夏季的时候,发现在米课圈已经写下的几十篇文章了,她有了一丝丝的信心写下去,决定开一个公众号,写着写着,也坚持了快一年,读者越来越多,但是她并没有任何不适应,她喜欢这样和大家的交流方式。
以文会友,从不过时。因为文字的情缘,她总会在不经意间遇上几个聊得来的朋友。
许多朋友跟她说写书吧,甚至有一个朋友已经说了一年了。随心地写写文章她是可以的,真的写书,她觉得自己不行。
对,又是这个词——不行。它好像就在脑子里生根了一样,一遇到机会需要拿出勇气抓住的时候,就自动跳了出来。
勇敢,是多么难的一个词,她总觉得和她无缘。
刚读大学的时候,朋友给她介绍了一个兼职:她的一个朋友做外贸的,需要找兼职翻译,一天500块钱,连续去两天,只需要陪同老外参观工厂和用餐就行。对于当时做勤工俭学和校外家教加起来一个月都不足500的她来说,这是一笔巨款,但是她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她觉得她不行。
后来毕业了,才发现自己完全可以胜任那份简单的兼职工作,她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笔巨款,更是失去了一次提前接触外贸工作和认识外贸人的机会。这件事情已经过去16年了,但是它就像一个印记,深深地留在了记忆里,每次想起来,她都想捶自己。
前段时间,毅冰老师在群里问她,是否愿意替他去清华大学讲课。他和清华大学有个合作编写教材的项目,需要去讲课,但是这个时间和他其他工作安排有冲突,大学那边建议他找熟悉内容的助理来讲解。
平日里她总开玩笑说想谋求一个小助理的职位,没想到真有机会做个实名小助理了!心里是特别想去的,许多经历过高考的人,对于没能考上清华和北大,总有一些遗憾,如果多年后有机会能进入他们的课堂,还能站在讲台上,应该是莫大的幸运和幸福。
当时群里的众人都沸腾了,全都是支持鼓励她接下这个事情,但是她的脑子一如既往地控制着她的手,一次又一次地打出“我不行”这几个字,然后落荒而逃。
好几个朋友私下发消息继续苦口婆心劝她接下这个事情,她们用很多例子分析了她能胜任这件事。后来,她就像个蹲在角落里的人,一堆人围着她,拿着笤帚,棍子,皮鞭,“跟你绝交了”,“气死我了”,“你个没用的家伙”,“你后悔吗?”
这个事情翻篇以后,她问自己,她行不行,其实按照她对教材的熟悉程度,是完全可以的,但是为什么她做出的行为是逃避和推辞?因为她已经习惯了凡事第一反应就是我不行。
朋友曾给她介绍了一个杂志社的主编,鼓励她去投稿。加了主编的微信打了招呼以后,她就让人家安静地躺在微信里,没任何互动,总觉得自己的文章拿不出手。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在另一位朋友的频繁催促之下,她慢吞吞地终于投了一次稿。她总觉得投稿,已经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了。当杂志采纳了文章,给她出版稿件校对,告知稿费的时候,她才真的确信,时隔多年,她又开始投稿了。
前天,她收到了一位朋友的表扬和感谢,对方说她是个靠谱的人,答应别人的事情真的能尽力做到!这个长久的朋友交定了!短短几个字,让她开心得像个孩子,还找了她的好朋友分享这份喜悦。
借着这份开心,她答应了朋友,要去完成一件事情。她和朋友说,你真不容易,一整年了都没有因为我的懦弱而放弃我,真心地感谢你对我的认可和鼓励,感激涕零。
当她说出我答应你,发现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原来下定决心做一件擅长的事情来得如此轻松,而不再是我不行。
今年,因为海运费的原因,外贸并不顺畅,歪打误撞,分别在3个不同的领域做了一些销售尝试,她惊喜地发现自己都能做得挺好。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问她是否愿意去讲课,朋友的判断标准是,一般能大量输出的人,口才和思维也是很不错的。当下,她又想都没想的就拒绝了,她说写文章可以,现场授课她不行。对,又是不行,她突然厌倦了这个词。
她问自己,你能做到吗?当然可以!
为什么拒绝?因为缺少勇气和自信。
那为什么不尝试着开始?
她重新找到对方——能给我点时间么,可能我可以胜任。对方说,你做事那么认真,只要去尝试,肯定能行!
她不轻易答应一件事情,如果答应下来,必然全力以赴,所以每每答应别人去做一件事情之前,她都要先在脑子里演练一遍又一遍,确定自己能做到。
年轻的时候,她很喜欢一首歌——《挥着翅膀的女孩》
你曾经对我说
做勇敢的女孩
我, 不会孤单
因为你,都在
每个人都有一双自己的翅膀,很多人用力挥舞着这对翅膀,实现了自由飞翔。
而她,可能翅膀有所破损,那个破损,就是缺失的勇气和自信,连尝试张开翅膀这么小的事情,都觉得自己不行。其实她一直都具备飞翔的本领。
她用了这许多年,一路上摔跤、踩坑、迷路,但是从没忘记要修补自己的翅膀,还遇到了许许多多帮助她修补翅膀的朋友。
她想,时至今日,翅膀该是修好了。
7月1日,多么有意义的日子,今年还是建党100周年的日子。
它是上半年画上的逗号,下半年开始的冒号!
即使一天天老去,每个人的心里,始终住着一个小孩,她也不例外。
她想:
风雨里,做个大人,成熟冷静;
阳光下,像个孩童,明媚调皮。
余生,看起来还很长,她也想尝试着挥动翅膀,感受一下逆风飞翔的快乐!
生日快乐,做个勇敢的女孩,她能行!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