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
毅冰HK
2020-05-03 08:44

(毅冰原创)不要用你的业余,挑战别人的饭碗

一个爱打球的篮球爱好者,能否打赢一大群职业运动员,被NBA选上?


一个业余四段的围棋选手,能否跟职业围棋手同台竞技,甚至打败对方?


一个在小区里跑步的健身达人,能否去参加国际田径赛事,跟专业短跑运动员一较高下?


我相信大多数朋友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有点自知之明好不好?业余选手,甚至连业余选手都算不上的兴趣爱好者,怎么可能跟职业选手去竞技?根本不是一个段位的。


你在健身房练练散打没问题,可若是上台跟职业选手对战,人家或许一拳就把你撂倒,送进医院都很平常。


无他,这其中的差距,就是“专业+锤炼+时间复利”的结果。



一、神奇的脑回路


大道理谁都明白,可现实中,总有那么些人,缺少一些自知之明,觉得别人能做到的,自己应该也可以;别人能轻松赚钱的,自己看着也不难,想杀进去试试;你要是劝他别做,三思而后行,他认为你是阻挡了他的财路,拖他后腿。


他们的脑回路,往往是这样的:


1)哎哟,这个项目好像挺赚钱的。

2)哎呀,好多人已经赚到钱了。

3)不行,我要马上入场赚钱。


他们的逻辑思维里,别人可以赚钱,看起来好像不难,就认为自己也能做到,同样能赚钱。然后就是“时不我待”的感慨,巴不得现在马上就做,等到明天都来不及。


等到真的做了,或许发现没那么容易,各种困难和麻烦纷至沓来,最终的结果,就是折戟沉沙,输得很彻底。


输就输吧,没事,从中总结原因,吸取教训,将来再图东山再起。可他们不会这样想,他们的脑回路依然会进展到下一个步骤,会总结出以下一个或者几个原因:


1)大环境不好

2)风口错过了

3)运气不佳啊


然后,几年后,继续重复这样的循环。



二、无厘头的裁员


有个学员Monica在米课圈给我留言,这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不仅为了她的经历而难过,也为了她老板的行为而无奈。


她是这样说的,公司准备转型做口罩业务,老板果断把两个老业务员辞退(包括她自己),新开了阿里巴巴的国际站账户,而且花重金购买最高配置的套餐。


与此同时,老板大撒银单,请了专业的运营团队,主账号交给公司业绩第三的业务员负责,子账号全部分配给新员工去开发,甚至还有完全没接触过外贸的职场新人。


她觉得难以置信,老板的行为实在太出乎意料了。凭什么她们俩的业绩在公司排第一和第二,反而是被炒鱿鱼的命运?难道业绩做的太好,也是错?从而让老板觉得,不适合另一个发财的机会?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她,甚至产生了相当的自我怀疑,究竟努力工作是错?还是深耕主业是错?究竟业绩很棒是错?还是薪水过高是错?


这样莫名其妙转型,莫名其妙裁员,的确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三、看不懂的梭哈


我尝试着换位思考,用她老板的角色做代入,假设我是她老板,我为什么把公司最强的两个业务员给裁员了?


可能,也许,大概,恐怕,或许,他老板是这样想的:


第一,公司转型做口罩,销售精英会被经验所困扰,不适合做短平快的订单。

第二,普通的业务员,甚至一张白纸的新人,或许更加容易培养。

第三,销售精英收入太高,转型正好砍掉这块高薪水,用提成弥补。


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什么理由,需要把两个最好的业务员裁掉,而保留平庸业务员的思维逻辑。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她老板如今好像在玩梭哈,已经在赌桌上摆出show hand的架势,一把定输赢,破釜沉舟,不留后路。连公司最好的两个业务员都可以全部放弃,这个决心不可谓不强烈。


只是我怎么都难以理解,为什么不能观望一下再决定呢?比如最好的两个业务员,也可以随着公司的规划,一起开发口罩订单,不是更好?


能成为公司销售精英的,总是有两把刷子的,不至于换了产品,就连普通业务员甚至新人都不如,这不现实。


而老板能花大价钱请运营团队,能付费阿里平台最贵的套餐,说明本身资金充分,不至于因为老业务员工资高而辞退。


所以这个行为,我是真的有点乱,真的看不懂,也许只有Monica的老板自己才知道,究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并做出这样难以理解的决定的。



四、零到一的过程


说到底,这还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有些人的脑回路十分奇葩,跟正常人的思维完全不同。只要他们自己不想通,没想明白,外人再怎么苦口婆心,再怎么摆事实讲道理,再怎么列举案例,都是没用的。


在我看来,口罩行业在疫情下火热,这是暂时的供求关系失衡,从而让一些外行在其中赚到了钱。但是这个窗口期,这个时间段,一定很短,不可能长期维持这样的状态。


试问,一个对口罩行业完全外行的公司,去进入这个行业,为什么老板就有信心,跟那些十几二十年积累的专业口罩工厂去竞争呢?


也许两个月前,供应远低于海外需求的时候,很多外行还可以分一杯羹。你外行,客户也外行,最终可能莫名其妙做下了订单。


如今大家也开始发现,各种管制和检测,越来越严格,从商检到备案,从品质到出货,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甚至还有白名单的审核,这条路对于大多数的外行,是越来越窄,越来越难走了。


从0到1,不是看着别人好像很简单,就觉得自己也能做到的。0就是0,1就是1,这个过程从来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从0.1到0.9的过程,然后量变到质变,才有了你看到的1。


所以口罩行业,跟其他任何行业一样,也有专业供应商,有行家,有以此为生的无数相关人员。试问,一个彻彻底底的外行,仅仅凭着“我认为”,就能打败那么多专业的同行?


起码我是不信的,这不是一腔血气之勇就可以的。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没有长期的锤炼,没有专业的积累,用自己业余的知识,去硬碰别人吃饭的家伙,头破血流的概率会更高一些。


这就好比爬山,别人到了顶峰,那是因为他已经走完了脚下的路。


你又如何认为,自己从山脚仰望,就可以一步天涯,直接登顶?



(PS:本文最后,我还是想对Monica说一句,这不是你的问题,相信自己,You deserve better! )



毅冰

2020.5.3

关注作者,看更多TA的好文章 个人展示
毅冰HK 谁在评论里提醒下这位作者,懒得连名片都没填写。
举报
收藏
转发
0/500
添加表情
评论
评论 (45)
最近
最早
A Leo
2024-02-09 08:48
很简单就是工资太高。
回复
点赞
回复
alliswell
2022-10-08 07:41
👍👍👍
回复
点赞
回复
诀爱
2022-09-10 02:05
原来不是我一个人遭遇了这个。我们值得更好。 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他日我来收购你。
回复
点赞
回复
诀爱
2022-09-10 02:02
同样的经历,最近深有体会。 早走早治愈自己,I deserve better.
回复
点赞
回复
Kellykelly
2021-12-23 09:10
老板肯定是脑子有问题,该去看心理医生了
回复
点赞
回复
我不管我最美
2020-07-28 10:34
有的老板你做的不好,嫌弃你,你做的太好了又防你…格局问题
回复
点赞
回复
fanghonglian
2020-07-27 08:57
对冰大的文章 上瘾
回复
点赞(2)
回复
Rainy1816
2020-07-11 01:36
好久以前了啊这事。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老板一定是觉得新业务稳赚,不要他们也可以吧。她们的工资可能会高过老板自己,只能这么理解。旧业务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肯定没以前好。
回复
点赞
回复
elsiebetter
2020-05-14 10:55
看冰大的文章每次都有新收获新的感悟。💪
回复
点赞
回复
侯某生
2020-05-13 15:24
转发
回复
点赞
回复
3天2夜学会建站

毅冰HK

毅冰米课联合创始人,香港贸发局智库专家,Philotimo合伙人,前500高管,畅销书作家,资深旅行玩家,神级吃货。

向TA提问
置顶时间 :

设置帖子类型

普通
新闻
活动
修改

圈内转发

0/104

分享至微信

复制链接

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留联系方式
垃圾广告
人身攻击
侵权抄袭
违法信息
举报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评论吗?

取消 确定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文章吗?

取消 确定
提问
设置提问积分
当前可用积分:
-
+
20
50
100
200
偷看

积分偷看

10积分
我的积分(可用积分)
确认偷看

问题已关注

答主回复后,系统将通知你

不再提示
找回密码
注册米课圈
微信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