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突然收到一条信息,新来的业务发的,大意是为自己工作的疏忽向我道歉,会继续调整自己的状态。
我还以为前两天的批评会让他不高兴呢。
如果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调整,这倒是一件好事。
总好过,走偏了好久才醒悟,这里要付出的学费可不便宜。
见过一些聪明的人,后面混得还不如曾经比他们“笨”的同事。
这类人挺熟悉的。
学习能力好,思维灵活,能举一反三。
心思也活泛,很有自己的想法,表达能力也不错,善于表现自己。
对自己的能力自信,甚至是高估自己。
这是A面。
伴随着B面就是,这类人往往是不愿意,也没有耐心去做简单基础的工作。
急躁,甚至是急功近利,做什么事情都想一步到位,快速见到成果。
缺乏定力。
同时心智也不够坚定,容易被外界的信息和声音干扰,去折腾追逐各种所谓的风口和机会。
(以上纯粹属于个人的主观看法)
没错,年轻时候的自己,就是这副傻逼样。
想起来就想抽自己。
这种所谓的聪明,不过是小聪明。
而是往往是这种小聪明害死自己,走更多的弯路。
今天聊聊,为什么看上去聪明的人,却混得一般呢?
就像上面的图一样,需要经历前面漫长枯燥的一个过程,到达某个点才会呈现积累的作用。
指数型的上升,跟疫情的爆发也差不多。
但很多人熬不住,在临界点之前就放弃了。
跟之前说的“hard”模式一样,越往后也越轻松,因为没多少人竞争了。
除了努力之外,还要心智坚定。
认知,跟智商,聪明,关系不大。
这是基于人在不同维度的观念,视野,以及经历所构成。
年轻人往往阅历有限,经历也有限,对世界的认识也会相对幼稚。
往往最幼稚的是,以为中年人能够成功只是赢在时间,赢在出生早,甚至是赢在有钱。
假如给他们同样的时间和金钱,他们能做得更好。
这种想法,不是个别人有而已。
而且这种人大多嘴炮一流,说起经营理论,一套又一套的。
更甚者觉得自己老板是个傻逼,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才是正确的。
怎么说呢?
这种想法不仅可笑,而且也危险。
有的人年轻时候宁愿让自己看上去像个神经病,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就是个平庸的普通人。
唯一的治疗方案就是,自己去创业几次,被社会毒打多几次,人就正常了。
认知,我也很难说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觉得有两个方面是不同的。
一是 看问题的关键。
二是 着眼点的时间长度。
这也不是可以看书学习就能提升的,大多是从经历中学习。
创业,就是学习最快,迭代最快的一个方式。
像人工智能一样去做事的人。
什么意思呢?
人工智能比起人类,可怕的地方就是,它可以不断重复、找出最优方法,日复一日地迭代。
精力能源是无限的。
人类肯定是比机器更聪明的,但是人类有太多的情绪和不确定性。
而人工智能可以匀速增长,当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个人就再也追不上。
什么样的人是成长最快的呢?
每一天都在思考和调整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人,哪怕这个人的起点很低,只要时间拉长到3年5年,都会成长得很可怕。
想想,我们如果有每天做工作报表的话,这种KPI的复核,虽然有公司会要求,但是99%的人都是敷衍了事,或者是完成一个形式任务而已。
那么如果公司没有要求交报表,大部分人是不会做工作报表的。
没有实实在在的压力,没有谁会主动给自己施加压力,自找麻烦。
所以,大部分人都做不了自由职业者的。
自由职业,并不是自由。
恰恰相反,自由职业,比上班要自律多了,更加不自由。
伤发又伤肝。
能够自找麻烦,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主动去迭代自己的人,才是真牛逼!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