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开发客户的效率提高十倍或者百倍?
有一本书叫做《当我们在讨论爱情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我打算借用这本书名的句型模板结合汪晟的核心战斗方法来尝试拆解汪晟公开课的内容。
当我们在讨论...的时候,我们在讨论...?
当我们在讨论如何提高开发效率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两件事情
1) 如何提高自身的效率?让自己单位时间内做更多有效的事情?
2) 如何提高信息收集和归纳总结能力?对自己产品所在的市场有更多的认识?对自己的目标客户信息有更多的认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针对1),汪晟借用了畅销书的句型模板。
After (current habit), I will (new habit), for instance as below; 不断调整工作的微习惯,在舒适区内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习惯,不痛苦顺其自然地养成让自己收益终身的习惯。没有完美的SOP,只有越来越好,越来越适应自己的SOP。
针对2.,汪晟提及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过去公开课讲过的,另外一件事情是今天第一次讲的,两件事情都很非常厉害。
第一件事是行业杂志,借助翻阅国外行业期刊杂志了解最新的市场情况,看哪些产品是市场当中最热门的?客户是如何介绍自己的产品的,好的文案说不定还能拿来用在自己的邮件当中。哪怕不同领域的产品也会有互相关联性,有空翻阅下,没准就是一个新的蓝海市场。
第二件事是双链笔记,链接过去和现在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快索引出过去的信息。
当我们讨论什么什么是双链笔记的时候,我们先讨论另外一个问题:到底怎么样才算是跟踪客户?汪晟这里给的答案是动态的知道客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1) 过去发生了哪些事情?
2) 现在发生了哪些事情?
3) 我能否把过去和现在的事情都关联在一起?帮助我们快速的了解事情的全貌,就像知道客户的发展轨迹和历史背景,他是如何从一家小的公司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体量的呢?
过去我们是使用时光机工具和****,根据时间顺序或者空间顺序(线性二维)地了解客户的背景,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立体三维)地了解客户的全部信息,那会怎么样?
通过Bi-directional 即双链笔记(这个概念来自于汪晟老师推荐过的书籍《How to make smart notes》,中文译名《卡片笔记写作法》),即通过笔记内容的某些关键词打标签,方便后期快速检索出对应的内容。实现信息流串联。
例如:当我想要搜索“谈判”,就会自动罗列出我过去所有内容当中含有“谈判”或者内容被我打上“谈判”标签的内容,相同的标签都是自己过去整理出来的内容,大脑就会对这些信息重新归纳总结有新的思考。
同时因为相同的内容不止一个标签,因此又可以浏览到其他的标签上。借助双链笔记,把我们不需要强行记忆的内容存储到第二大脑,只需要掌握查询的方法,当我们需要的时候重新翻出来即可。(以下是flomo的演示)
也可以在两个笔记之间进行链接,两个内容之间或许有一定的参考性,我们就可以直接链接相同的内容,参考案例如下。我在两个内容上做了链接,只需要点击“专业”旁边的MEMO按钮呈现出所有链接的内容。
借助这种工具,我们可以不使用最原始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对客户过去的信息和现在的信息进行整理起来。
而是可以选择信息流串联以3D形式浏览全貌。(以下是黑曜石Obsidian的演示),所有信息的链接像是星图,链接的线越多,表示这个内容被参考的越多,关联其他的信息也越多,也就占据更加重要的信息。
总结:
当我们在讨论如何让自己开发客户的效率提高十倍或者百倍?
我们是在讨论如何让自己更加高效,如何让自己对于信息的归纳整理能力越来越强。
如何让自己更高效还是要依靠汪晟的核心战斗方法。
大数据的时代,对于人才的数据整理归纳和信息挖掘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些工具,会让我们远超其他的竞争对手一大截。
【课程当中汪晟提及到:Obsidian,Logsqe都是中国团队研发的,拥有一定的上手难度,这边推荐更加适合新手的双链笔记工具Flomo,所有工具都是免费使用】
汪老师提供了两个思维,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核心战斗方法需要不断向内求,剖析自身和事情,像拿一把手术刀给自己做手术改掉不良的习惯,建立新的习惯。人们都不想改变,因为改变意味着踏出原有的舒适区尝试新的东西,因此推荐微习惯的改变,在舒适区内进行微调整,把目标定在舒适区外,把行动落在舒适区内。
数据挖掘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新的东西,新的工具会像汪晟老师讲的No code tool版如雨后春笋版冒出,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新的东西。原本的数据信息收集整理归纳也只有专门的数据分析师能够掌握,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使用的门槛也在一步步的降低,也让越来越多人可以掌握。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