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惭愧,很久没在米课圈写文章了。在之前的管理文章之后,又过了大半年的外贸团队管理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新的经验和心得,特此分享给大家。
我们都知道团队凝聚力对团队管理至关重要,我们常常会不知不觉的进入一种状态,只有leader一个人很忙,而其他的人都闲,只是Leader一个人很想把一件事情做成,而其他人却不放在心上,也就是说,常常是一个人推着整个项目在进展,而其他人并没有这样的迫切感和危机感,同甘共苦的心态。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种状态,当你的下属比你还迫切的想达成这件事情,那又会是怎样一种局面呢?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各有各的管理方式,也是适合当时局面最优的管理方法,他们固然都是一等一的领导者。其中我对孙权打造学习型组织的模式非常认可,反复领会其中精髓,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团队特点,效仿了他的方式。比如孙权对吕蒙、甘宁、蒋歆这些大将的用心栽培,给予充分的平台,让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这些都被我用到了现实管理之中,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那么具体是怎么实践的呢?
第一,健全一个内部分享机制
每周会有一位同事做培训讲师,分享他最擅长的那一个板块,他的这个特长也是其他同事公认的。这样对分享者和听众都是一次提升,每个分享者要求做PPT,要求对所讲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同时也要去体验和锻炼演讲,这样可以提升分享者的整理能力、台风以及应对能力。听众带着问题,学习倾听和思考。
每个人都有上台的机会,都需要分享,每个人都有在某些方面比较擅长的地方,这个擅长的地方由团队共同来发掘和表达,仅仅这个程度,对他本人就是很大的激励和认可。通过内部分享,大家都可以在同事之间互相学习,交流信息,取长补短,很大地增进了团队的凝聚力。
图为团队小伙伴的分享
第二,21天好习惯打卡计划
我在内部团队建立了一个21天的打卡群,每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自己订打卡内容,自己监督,有一定的奖惩机制。打卡是自发主动,仅限于同事之间,这样确保了参与度,因为同事天天见面,会有及时反馈,彼此看到对方的长进,自己也就更能坚持。我们在内部团队实践了两轮之后,发现特别有效果,利用强迫症养成了好习惯之后,便主动邀请其他部门的同事加入,但是都仅限于公司内部的同事。这样,内部的学习氛围更浓,还带动外部同事一起前进,形成很好的学习氛围,与其他部门联络好感情,有助于内部沟通和交情的建立。
我们隔一段时间会组织打卡成员复盘,总结,也会组织外部的同事一起聚会。
第三,组织业务项目制管理
在芭比的帮忙梳理下,我们执行了一套大客户项目制管理制度。分为开发阶段、业务阶段和维护阶段,由不同性格特点的同事,分别做各个阶段的负责人,现在快完成了第一个项目组的试错阶段。实行项目制,让每个人的工作变得更加的专注有效,也能有效的把个人的经验积累为组织的经验和公司的经验。像流水线一样交付每一个工作任务,形成闭环,这种效率的提升可以让大家的工作节奏变得更加紧凑,极大减少了被动应付、懒惰的时候。
对外贸业务实行项目制管理有很大的好处,对公司而言,一是积累组织经验,能快速有效找到适合本公司的外贸开拓之路,这不是老师可以教的,从别人那里可以借鉴过来的,是由内部人员一次次实践从一线经验处体验的,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公司的外贸团队组建了很久,却没有提炼出有章法的打法,换一批人又是碰运气,从头开始;二降低决策风险,降低业务员流失对公司资源损失的风险。
对个人而言,初级业务员获得了一个与老手,高手学习讨教的机会,你参与进来,就是获得一个高手带你玩的入场券,高级业务员可以解放自己的时间,少了琐事杂事,减少了切换任务的时间,最大化自己的优势和价值,直接FOCUS重点,会越来越获得成就感。
当然,执行这套项目制管理是有前提的。第一个前提是内部有足够的凝聚力和信任,第二是有强有力有威望的项目领导者,第三是变态式沟通,团队成员的沟通要跟得上节奏。
图中小姐姐接到项目组的市场开发任务,用上三台电脑马不停蹄高效完成任务。
第四,邀请外部人员来分享和交流,打开团队的认知壁垒,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
众所周知,在一家公司做久了,外贸业务很容易形成固定思维,路径依赖,不知自己的好,也不明自己的劣势。如果不出去走走看看,不太容易能客观的评判自己和公司。通过与外部信息的对接,我们能清楚知道身处的环境是怎样的,以及我们的平台有多大,我们能怎样的利用这个平台,除了公司能给予的培训资源之外,我们自己还需要提升的空间有哪些。
比如我会请专业的,专业的朋友来培训团队,商务礼仪,妆容,着装,演讲,这些在本公司目前还涉及不到的领域。也会请做产品经理的朋友来培训大家对产品的意识思维和感知,请创业的朋友来分享实战的谈判经验和客户关系的深度维护。我也会主动邀请公司其他部门优秀的人才给我们做相应的培训,也会组织同事共同学习和实践米课,环球资源平台提供的优质课程。
图中专业人士对男同事发型整改
第五,视觉化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式
这一点我们老板很擅长,我也是从他那里学习的。他常说如今产品的同质化,唯有文化很难复制。我们每一个楼梯口每一面墙都是我们的文化,口号,墙上的海报都是员工参与画的,每一位来访我们公司的人都会对我们的文化墙印象深刻。在我们自己的办公室,我也会主动做一些与文化墙贴上与最帅客户的合影,以及我们集体活动时非常开心的笑脸。我还挂有一面大的世界地图,把做过代理商的国家用红旗插上去,待开发的国家,每个人都看看,找到待开发的领域。
图为公司办公室内照片墙
公司员工选择了办公室为婚纱照拍摄地点之一
说了凝聚力,那么战斗力呢?
首先,我用的方法是最朴素的――花式赞美,对下属取得的成就,哪怕是一点点,我会很具体夸奖他(她),一是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认同感,越来越找到表现好的巅峰状态,二是其他人有个对比,适当制造一些紧张和对比,同样的资源为啥其他人能用得更好。
其次,每月有团队业绩目标,这是公司规定,适当奖惩,业绩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多样化,但必须有,每周周例会盘点订单进度,视觉化新进展,制造紧张。对需要拿下的重要客户,我会用诙谐的方式激励同事拿下,告知她拿下这个客户对我们团队的意义,她本人的意义,引导她想象拿下这个客户之后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激发下属对优秀自己的渴望、期待,以及对未来方向的明确。相信他们的潜力,如Tommy说过的,不要跟年轻人拼执行,激发他们内心的渴望,然后把舞台交给他们即可。
种种这些都基于内心的一个理念,就是作为管理者的人事,要真心的对人感兴趣。管理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见招拆招,只要内心始终装着的是整个团队,切记自己要去当主角的念头。发挥创意,发挥链接,仔细的倾听下属和上司的声音,铭记公司的整体目标和个人的目标,总会找到破解各种局面的方法。
外贸人身处的职场环境,不乏尔谀我诈,很难有非常清澈的信任和真诚的环境,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立场。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可以找到平衡和折中之法,整合每一个人的自私,成就一条对个人,对公司最大化的道路。这就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对公司的最大价值。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