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米课很好,有些人甚至天天刷米课圈;那学了之后,如何把米课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达成自己的第一个100万,1000万,甚至1个亿订单的小目标?
米课有很多大迦的课程,也有很多愿意分享知识的外贸人,那如何在看完课程后,收藏了N个好贴后,是否每个人都可以尽善尽美的在外贸工作中把这些知识展现出来呢?答案肯定是未必。那要如何真正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强大竞争力来赢得订单呢?首先我们来看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1. 提问式的学习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8-9岁的小男孩思考过的第一个哲学问题:
“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
他叫维特根斯坦。那时他自己问了这个问题,并苦苦思素,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个问题的两难性性折磨着他,逼迫着他去解开迷团。正是“那种问题激起的强制倾向“把他进了哲学,最终使维特根斯坦成为一名哲学家;而对于一个普通学习者,问题也同样可以成为我们最好的老师。
2. 不提问的学习
- 订立计划
学习计划可能经过缜密的安排,也可能比较随意。很多人会为自己订立这样的学习计划:“ 接下来3个月的时间看完冰大的课程,3个月看完汪晟的课程,3个月看完。。。等等”。
- 实施学习
从头至尾地阅读一本书或者观看一门课程,把其中认为比较重要的点摘取出来,并且记成笔记,堆放在笔记软件里。
- 回顾和整理
对笔记进行整理,或者画出一张思维导图,把书中的知识要点以整体的形式再现出来。
能做到以上三步的已然是比较优秀的学习者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是编制好的教材或者课程,是既成的已有的知识,而不是你心中的困惑一那些待解的难题。 以既成知识为核心的学习,学习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他们把外部的知识经过消化后搬运到头脑内部,只不过完成了知识在不同载体间的传递。这种学习中,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精确性、完整性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而学习者自身的心智,包括他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乃至困惑,却可以被搁置起来,不闻不问。
也许很多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 我为什么要看要学这门课程?是因为它现在很热门,大家都在推荐,还是根本没考虑过为什么,只是隐约觉得对自己有用? 我在标注重点以及记笔记的时候,是依凭什么来判断哪些值得记、哪些不值得记的?有没有依循某一个特定的标准还是只是凭感觉?我在学完之后积累下来的很多知识,是不是还是不知道怎么应用,而只是增加了一点点掌握知识的满足感?
这些疑问对教育心理学家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他们一直在研究和反思这类学习模式一一“直接传递模式”,即认为学习就是简单、线性的“传递一接收”的过程,学习的目标只是用静态的知识把头脑装满。他们认为,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建构式”的,即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
打开新旧知识之间的通道
哲学家罗素在《人类的知识》中写道,一个人求知的历程,就像是一个登山者靠近一座被雾霭笼罩的高山,一开始他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所有的东西都无法看清,慢慢地走近时,这座山的各个部分才渐渐地清晰起来。
问题就像向导,引领着我们去接近这座知识的高山。而这个引领本身,又有赖于我们已经看到的、模糊的轮廓。这里就引出一个关键的命题,问题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于已有知识的地基。因此,我们对新旧知识的梳理和反思就特别重要。我们应像一位优雅的美食家,懂得悉心挑选、细细品味,并且把新奇的味经验与原来的味觉经验结合起来。
理想中的新旧知识转换-新局面
因此,我们不妨多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针对当前的学习课程和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针对当前的学习课程和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针对当前的学习课程和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素就可以了解?
4.针对当前的学习课程和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素的问题?
曾经有教育学家比较了物理学和历史学领域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组织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两个领域中,专家的知识都不是对事实或公式的简单罗列和堆积,而是绕着核心的概念或者“大观点”( big ideas)组织起来的,这些“大观点”引导着他们去构筑和拓展自己的领域。
当然,我们不仅可以向自己提间,也可以向其他人提问,向高手求教,向智者参习。但是归根结底,这些问题还得由我们自己来解答,别人的帮助只是一种推动,但知识构建的过程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提问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一位优秀的学习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提间者,他从阅读、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先解答表层的、容易的那部分,留下深度的、探素式的问题给自己,并在由此问题招致的持续困扰和折磨中开启卓越的心智旅程。
从上面就不难看出为什么各行各业的外贸人,会在课程问答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留给老师来解答,其实还是需要跟自己的行业,跟自己的实际情况作深度的思考和调整。这就是落地难的问题,也是课程当中比较值钱的一部分,即所谓的高人指点。
通过解码,深入事物的深层
互联网时代许多人养成了一种囤积癖,在网上下载很多东西,书软件、电影,积累了很多G,但下完后又放在那里,懒得去看了。还有一些好学的人,像兢兢业业的蜜蜂,在网上看到好文章就一篇篇收藏起来,或者拷贝到笔记软件里,这种资料的捜集固然好,可惜经常只是存而不阅,不过是做了知识的搬运工。也有人很喜欢阅读,但是他们看得不够精细,什么东西都是粗粗一览,更不用说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在手机上看东西本来就不易深入。
其实这些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结,就是我们面对如此多的信息材料,只会做最浅层的加工,没有从深处审视,更不用说去做一些“解码”的工作。解码不等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理解。理解通常只涉及对字面意义的解读,常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也无须做太深入的思考,并且理解应遵从客体本意,不可擅自演化。而解码则是一个更为主动和主观的过程,不同的解读对同一材料的解码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看同一部电影,不同的人能看出不同的意味。
法国当代建筑大师让·努维尔讲,他的建筑启蒙是从他八岁时移居到萨路拉小镇的一座17世纪的贵族宅邸开始的,这座建筑的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美感让年幼的让·努维尔着迷,并萌发了他对建筑的思考和迷恋。后来他回忆说,这个幼年经历,使他“形成了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就是经常去深入观察并探素事物的深层含义”。
解码的过程和结果因各人视角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也有基本一致的规律可循。为了说明这个基本的规律,我们来想象一只在玩具店里经常能见到的“会说话的小黄鸭”。这只会念儿歌、会讲故事的鸭子在不同人的眼中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1.在孩子眼中,他关心的是“小黄鸭说了什么”,于是他听到的是儿歌、故事。即孩子关心的是最直接的信息。
2.在家长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什么”,首先他们会把它定义为一个玩具(而不是一只“鸭子”),然后他们可能会对这只鸭子的娱乐性、教育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做出评判。也就是说,家长关心的是价值和意义。
3.在玩具工程师的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会思考和设计小黄鸭有哪些功能模块,会想它的电路结构以及声光效果。也就是说,工程师关心的是结构和实现。
事实上,在我们的学习中,也面临着“会说话的小黄鸭”的同题。大多数学习者,可能经常扮演的仅仅是一个“孩子”的角色,他们另心这个课程、这篇文章说了什么,传递了哪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而只有少数人,才会从“家长”的角度,去审视构成这些内容的材料,对它们进行本质和属性上的概括,评价它们的价值和意义。而只有非常少的入会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去研究,把学习材料作为一个观摩与研究的范本来分析,将其拆开来看个究竟。能坚持去做第三层次解读的人想必是不简单的。
漫画家几米就是其一,他自述学画的经验,是遇见“任何书里的任何图”都要拿来看,然后仔仔细细研究它们的细节,揣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画、这么去表现。乃至像英文的刊物如 Times、 Business Week之类,里面的漫画即便他不能完全理解内涵,但也会特地拿来研究里面的技法;像日本女性杂志中专门教人敷脸化妆的小图,他也从中挖掘了许多,类似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表现动作的要领。而这样图解的修炼方式几米坚持了至少十年。
因此,简单地说,解码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 给了我什么感受? (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 对我有什么价值? (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客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 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 (对形式和构寻找解码的入口我们如果想解码,也要去寻找那条“入口”。) 这里给出三个寻找入口的路径,供大家参考:
- 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是不是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看一本小说、一部电影,最关心的,还是那个最后的结局: 男女主人公最后有没有在一起啊、反派有没有死绝啊等等。而我们看知识型的书籍,则重点关注它呈现出了哪些结论,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其实,这样的观看方式,于解码无益。一个解码者,应该做到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即我们不仅要知道结果是什么,还要去知道,这个结果是如何得来的。如果是看一部虚构作品,我们可能要去思考,目前这个结局,作者是进行了何种逻辑上感情上的推动,使其变成了一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结果; 如果是篇议论文,我们可能要去思考,作者是使用了什么样的材料论据、通过了什么样的推理,才使其论点成立、能够把人说服。有些作品,它的过程是“显”的;有些作品,它的过程可能是“隐”的,则更需要我们耗费精力去构想。
- 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归纳是我们的强项。厚厚一本书,读完后,我们可能会说,这本书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代替,就是“#¥%…&*”。当然,这样的读者,抽象思维的能力是很强的。不过这个强,既是强项,也是弱点。因为归纳必然带来信息的减损。把一本书缩减成句话后,原本书中那么多精心的构思、精到的细节、精彩的论述,就全都扔掉了。哪怕是我们用一张思维导图把一本书的要点匀画出来,也免不了会忽略很多重要的、具有启发性的东西。所以,归纳虽是不可少的思维,但与此同时,也不能把细节和血肉完全丢掉,因为这些细节和血肉也可能是智慧的凝练。特别是一本经典作品,往往书里的每句话都有细细咀嚼的价值。对于这样的经典,我们可以用“延展”的思路去想去假设: 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另ー个情境中、另一个问题之下,是否仍然适用,仍然精辟有理?如果是的话,那么其实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可以复用的知识或者模式。这就是读书读出真味来了。
- 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我们去接受一个新的信息材料,总要调用我们现有知识体系中的知识去与其对比。这种对比就是一种很好的解码方法。但是我们常常只注意相似点,却很少关注和思考这里面的不同点。
你能够调用的知识有多少?
-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做中学
一位教授心理学课程的老师曾经一再对我们强调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并说,心理学在学习领域可成定论的东西不多,但毋庸置疑,“做中学”它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
关于练习在学习中价值的一个更直接的证据来自 Dunlosky等多名心理学家于2013年发表的一篇文献综述。这项研究整合分析了约400篇学习心理学领域的论文,对教育界常用的10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定,发现以练习为主导的方法是通用有效性最高的(见表1)
1. 写作式操练
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在阅读时,我们对信息的理解和纳入,常常满足于从一个“浅表”的层面去理解它们(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上一章里花那么多篇幅去谈“解码”的重要性)。但是在写作时,也就是进行信息输出的时候,我们必须去分析知识的“深层结构”,观察和调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深层关联,不然我们无法自如地将它们组织起来。因为一篇文章要被人读懂、要把人说服,需要缜密的思维、清晰的表达和翔实的依据,这些都要求我们对知识的编码和组织达到一个相对高的水准才行。
除丁更深层的理解,写作带来的另一个明显的益处,是获得反馈。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发表你的文章,然后得到其他人对你的评论,这些评论中可能蕴含着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指出你某个知识性的错误,或者想法上的局限性,或者认知上的某一个盲点。在心理学家看来,“获得反馈”是练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如果没有反馈,你在练习时发生的错漏自己无法察觉,导致你无法去校正,那么做再多的练习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对操练来说,最关键的一点是获得高质量的反馈。
很多人都知道,在博客时代,像老华,冰大,料神等等大神都开有自己的博客去写文章,去分享一些个人经验,甚至是非常无私的分享一些非常宝贵的私人秘籍和技巧给大家,他们为什么敢这样去分享呢?就不怕别人学到了对自己不利吗?其实分享的结果是收获要大得多,不但在提升自己技能的同时,还收获一大批常人无法获得的资源,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收获无数的粉丝和人脉了,这才是最值钱的部分了。比如冰大很久之前就说他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10万人了。
现在老华的米课圈也是点赞加积分,写文章加积分,精华就加多多积分,在鼓励大家多输出和成长的同时,也为米课圈拉人气,提升网站的排名。
2. 游戏式操练
荷兰文化史家约翰·赫伊津哈( Johan Huizinga)所著的《游戏的人》,对文化历史中游戏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说游戏的一个根本特征是“假装相信”,因为游戏创造了一个独立于现实生活之外的假想世界,有其独有的规则和秩序,而游戏的参与者则自愿、自主地“假装相信”自己进入了这个构造出来的世界。这种“假装相信”使得人们完全投入其中,乃至扮演其中的角色,他们沉浸在这个世界里,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则。
如果我们把对知识的操练当成一种游戏,那么这种操练就会具有相当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性,同时它摆脱了现实规则的制约,使我们可能在更丰富多样的情境下去应用我们的知识。比如现在热门的吃鸡游戏,要是做外贸都变得像吃鸡游戏一样,相信个个都要打满鸡血,又要有多少人计划并实践着,除了吃饭睡觉,我们一起来吃鸡吧!
3. 设计式操练
所谓设计式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设计”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定义: 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因此设计式操练的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根据表1,“交错练习"( interleaved prac)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而设计对知识的调用往往是交错式的。正如《形式综合论)一书中所说,设计常常牵涉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必须考虑到所有这些影响因素。要做到这一点,这时就必须调用理解和控制这些因素的知识。而在设计中,当我们发现缺少某方面必需的知识时,又会反过来触发我们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像大学生机器人竟赛这样的活动其实就是非常好的提升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方式。
对于外贸人来讲,就是最实操和实干的项目客户开发经验了,知识用于操练,操练产生技能,最终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技能是自己的,别人抢不走,有可能你的竞争对手看到了你的分享,但是他还是学不会,也抢不走你的客户。这不就是外贸人一直都渴望的理想状态吗?
如果大家觉得我的分享可以对大家有用,麻烦右下方点个赞再走。最后可以跟@阿拉蕾小编 申请加精加油吗?要是给我一张米课8周年年会门票那就完美了!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