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看TVB, 梦想着未来的工作能像这群职场精英一样, 在香港中环CBD工作着。直到第一次踏进实习公司那时才知道, 没有高楼大厦的CBD, 只有偏远无人的工业区。没有太多西装革履五星级, 更多的是车间手套赶货急。
我问过自己很多次: 这种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外贸工作, 应该跨界转行吗?还是边工作边抱怨, 然后在未来的某一天给自己找借口说没遇到好机会?或者是佛系工作, 然后安安稳稳拿个平均工资就够了。
结果是以上都没选, 我选择的是默默付出, 沉淀未来。没有高材生一样的起步, 没有一毕业就进入到大公司的机会, 甚至还踩了一些外贸中常见的坑, 受到了某些区域性, 性别上的鄙视。唯一能做的, 就是增加比同龄人更多付出,996/997, 从我开始做外贸至今, 都已经是家常便饭。
@毅冰HK 冰大说: 所有的付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报。
以前的我是不太信的, 会觉得付出了那么多都没有什么回报,已经不想再付出了。But现在的我会说: Yes, I believe. 过去的付出已经逐渐在回馈。我会继续竭尽所力去付出更多, 并耐心等待未来属于自己的回报!
刚工作时, 前辈们总对我说要好好努力, 入手才更快, 学习的东西才更多。一度导致我开启了盲目式的努力。努力到什么程度?工作日每天手动发200封开发信, Alibaba上传100个产品, 免费B2B平台各种注册。每晚学习30节课起步, 课程笔记 答疑可以抄到手酸。结果就是一次又一次被Result打脸, 开发信没回复, Ali没询盘, 新知识点学完很快就忘。一度自我怀疑到想找一个让我不用努力的阿姨, 可惜阿姨说: 小子,你还是乖乖做外贸把······
如冰大所说: 过度努力, 什么都去学, 什么都要做后导致的自我怀疑, 会严重影响我们长期的工作积累。
这个困扰直到2018年后才被解决:接受自己稳步前进, 是个很痛苦的自我撕裂过程。特别是处于焦虑式信息的时代, 所以想要告别这种困扰, 需要战略式努力。盲目和战略之间, 少了一个大方向。
案例: 我身边的2位SOHO朋友
朋友A: 刚出来SOHO时, 市面上什么产品热门, 就去搞哪个。没有一个自己的“核心优势产品”。平台方面别人搞阿里, 她也跟着搞了个阿里。过段时间没效果了, 看到别人网站有询盘了, 就自己跟着去搞了网站, 结果也是做得半桶水, 浪费了一堆精力。做了几年SOHO都没啥起色。
朋友B: 在出来前就有一个自己想要的大方向, 深入调研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品类和对应的供应商。平台一开始只从自己最有优势的渠道去入手, 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持续坚定地努力去做, 在自己的领域深耕,3年左右的时间已经完成了个小目标。
以上两个案例就是盲目和战略直接的区别, 想清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是做任何事情前都需要去思考的。而不是盲目看着别人SOHO赚钱了, 就跟着盲目裸辞SOHO。如冰大新书中所说:
(1)SOHO前的思考(给一位即将要Soho的朋友画的小框架)
(2)生意模型的思考:
如今的社会很浮躁, 加上在外贸圈经常会听到很多鸡血式的“成功”案例,如很多B2B平台的线下演讲(动不动就是X个月拿下“X亿”订单)听多的话会让人追求短平快, 习惯走捷径。导致很少人会去关注“深耕“,“长期坚持”,“踏实做事”。所以很难从小目标去入手, 更难让自己沉下心去学习沉淀。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东西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压根就没法走捷径。如:
(1)行业与产品知识: 从上游到下游的全方位知识。在一个行业待1年和在一个行业深耕5年,不是一般的差距.
(2)市场调研: 对各个目标市场的信息获取与建立联系。只去过一个国家,和全球各地几十个国家,了解的信息也不同。
(3)销售/谈判能力: 对不同客户的转化。只接触过几种客户类型,和接触各式各样的客户,更加不同。
(4)······
所以, “专注”, “长期积累”对我们的工作非常重要。想要达到更高的Level, 只有不断优化, 迭代, 并用用时间复利经营自己.
工作和生活中, 不可避免地都会遇到“不靠谱”的人。如:
(1)不发提成/克扣提成的boss
(2)私自飞单的下属
(3)收到钱就跑路的供应商
(4)不付尾款的客户
(5)分配不均的合伙人
(6)借钱不还的Friend
(7)……
不靠谱的“人”如出轨一样,只有一次和无数次。见过太多千万+ 业绩的外贸人被“坑提成”的经历,越不早远离“不靠谱”的人, 对自己的损害越大。非常认可冰大书中提到的: 志同道合的人,才是好的合作伙伴。
工作和生活都得找到那些志同道合, 并“靠谱”的人一起, 才更有趣······
5年前, 我第一次听米课,至今为止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就是冰大说的那句: 什么东西是自己可以做到,而别人大多数没有做到的。 什么事情是别人已经在做,但是我可以更进一步的。
从那之后, “差异化”一直是我在工作中的极致追求。不管竞争对手是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 还是一位有着10年+经验的老业务, 都得让客户感觉, 我和他们是不一样, 是有差异化的。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 我都会比竞争对手多走一步, 如书中所说:
以前也是有被客户表扬过滴☺️
在外贸能力进阶方面, 也需要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差异化定位:
(1)获客渠道差异化: 早早抛弃传统的B2B平台,深耕谷歌, 社媒主动开发。
(2)客户转化差异化: 学习Mail Group思维, 形成自有特色的“有价值信息”邮件群。
(3)营销差异化: 用社媒内容营销打造专业化。
(4)Profile差异化: I am the right people you have been looking for.
不同的路都有不同的困难,唯有默默付出,为未来的自己沉淀更多的壁垒,才会越来越好。
假期读书有感,一点小思考。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冰大的新书……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