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
我是小K姐姐Katrina
2021-09-08 15:50

如何规划职业生涯3个阶段?|新思维构建


谈到职业规划这个话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人生目标。

市场上各类书籍,各类社交媒体平台,都在传递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目标管理。


大部分其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们只知道自己想要得到更多的东西。

如果我们没有弄清楚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每天就是漫无目的,稀里糊涂的活着。


我们一定要有清晰的目标,才会规划出清晰的路径,再结合我们的行动力去实现它。


那么,如何确定我们的目标呢?


我先来分享下以下我使用过的2种方法。


                               

QQ20210908-153533@2x.png

这个方法来自于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


核心是:找到要修炼的硬本领。

所谓的硬本领,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跟一般人竞争的时候,你能够脱颖而出。


比如,高效管理,自律精神,自我管理,演讲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高情商,社交能力,财商思维等等。


WX20210902-154333@2x.png
WX20210902-154835@2x.png
WX20210902-162311@2x.png



这是2020年我用张萌的框架,提炼出来的硬本领:自我管理能力

从2021年的今天来看,的确这一年我在自我管理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张萌提倡利用早起的时间(可控的时间段)去修炼硬本领,作为一个重要不紧急的目标去设定。

(而与工作相关的目标,我们作为重要紧急的目标去设定,这个是跟公司的目标相关的。)


我们都知道,工作外的几个小时,才是我们给自己增值的最佳时间段。


我们在工作以外的时间段输入,才能在工作上更有价值的输出。


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或者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通过身边的榜样人物去找到答案。


这是为什么榜样的力量,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欣赏的几个可近可远的榜样。


张萌的这6个问题是一个不错的框架,帮助我们找到优先提升的技能。


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欣赏的榜样以及想要提升的技能都会有动态的变化,所以要定期更新以上的几个问题。

                  QQ20210908-153549@2x.png


这个方法来源于尹志豪老师的《高效,做个聪明的懒人》,帮助我们找到每天要做的“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人生规划就是学会做优先序安排,专注在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


以下是我根据尹志豪老师的框架找出了我们每天要做的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WX20210902-172901@2x.png
WX20210902-172737@2x.png
WX20210902-173153@2x.png
QQ20210908-153951@2x.png

实际上,以上两种目标确定法偏向于短期的目标管理,可能最多3-5年这样的一个规划方向,倾向于微观层面的做法。

今天重点来谈谈如何从宏观层面去看一个长达45年的职业生涯。


我们会发现,时代的快速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职业生涯变化。


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具有跨时代的适用性,它能在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都能起到帮助。



从更高,更远,更广地角度去看我们的整个职业规划。

QQ20210908-154046@2x.png


《远见这本书》提到👇:


“各个年龄层的大部分人都将职场生活视为一份工作,而不是一段事业生涯。他们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近在眼前的下一步上,而不是整条路径。


他们大都将职业生涯当成一场短跑比赛,然而事实上,这是一场至少长达45年的马拉松。他们更关心下周二的升职加薪,而不是在真正重要的时候,也就是四五十岁时拥有更好的选择。”


如果我们不能够以长期思维去规划,我们就容易在职业生涯的转换阶段遇到瓶颈,甚至感到迷茫。

先来看看以下这几个概念。


QQ20210908-154052@2x.png


第一阶段:加添燃料,强势开局


在第一阶段,是一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我们会在各种试错当中找出我们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我们擅长做什么,以及不擅长做什么。

我们要多关注做什么事情,学习什么东西能够带来最长的学习曲线和最多的职场燃料。

多多探索和弥补自身的短板。

QQ20210908-154057@2x.png



在第二阶段,我们要专注于自己的长板,去拓展它,放大它,让其产生影响力。


忽略我们的短板,并且去寻找弥补我们短板的人来合作。


思考如何从一个执行者变成领导者。


我们时常问自己三个问题:我擅长什么?我爱好什么?这个世界需要什么?找到其中的交集,找到自己可以长期坚持的一份事业。

QQ20210908-154102@2x.png



在第三阶段,我们从“行动者”转换成“建议者”,比如尝试“顾问”或者“教学”的角色,参与社区志愿者或公益事业。

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将我们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

保持关联性:思考如何让我们之前所学的技能跟所处的时代与时俱进?可以是所处的行业,也可以跨新的行业。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去沉淀我们的职场燃料,结合互联网的趋势,更有效地发挥我们的影响力。

         QQ20210908-154108@2x.png

可迁移技能是指不管你换了公司,还是换了行业,你都能用得上的技能,比如学习能力,搜索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服式沟通能力,执行力,情商能力,帮助和求助他人的能力,人才吸引能力,社交能力等。

我们要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的短板,并去弥补,让自己形成多维度的竞争力。


关注我们的成长曲线,而不是短期的薪酬,福利以及那些纯碎的成功。


说说我自己的例子。


在毕业的2年时间里,我兜兜转转换了几家公司,一方面是一开始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晰,另一方面在那个时间段,你不一定就遇到你想要的公司,我就带着尝试的心态进去看看。


那两年内我并没有在某个行业沉淀客户资源或者行业资源,收入自然没有很大的提升。


但毕业后的几年里,我一直保持着学习能力,我的思维和能力已经相对于同龄人或者说一些老业务员稍显突出,这让我了自主选择权,去选择我想要进入的公司。


相比身边的一些同学,收入提升的速度远超于我,那时,我并没有动摇和质疑自己的选择。


我看清楚什么是短期,什么是长期,加上自我提升带给我的底气,我就会坚定自己的选择。


正因为我跨过了好几个行业,我掌握了跨行业的方法论,让我快速熟悉一个新行业。


很多人看到我,惊讶我年纪这么小就自己创业了~

实际上,我投入了8年多的学习时间是可以超出我的年龄范涛的。

有些老前辈,一招吃十年,只能吃到红利的末期。


潮水退了,真的可能只能裸泳了。


我能够出来创业的基础来源于综合能力以及我的跨界能力(这是我自己总结的词),如今来看,就是可迁移能力。

                          QQ20210908-154113@2x.png


进入职场,我们都知道经验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人关注更多的是在某个行业或领域的专业知识的经验积累。


一旦行业发生转变,某个行业的经验价值就会降低。


有意义的经验,应该包括生活和工作上的经历,比如个人旅行,国外工作经历,企业管理或创业经验,志愿者活动,大型活动策划,公开演讲,写作,教学,咨询或指导经验。


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尝试不同的事情,尝试不同的做事方式,有着多样性经验,他的变通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更强。


《远见》提到:如果你表现出开放性,并有一点耐心,往往就能在同一家公司拥有丰富的经验。
“开放性“ 是指不要把眼光局限于当下的岗位,跳出自己的舒适圈,适当地根据情况去尝试其他相关岗位的工作,去突破你自己。


以我自己为例,有意义的经验积累主要来源于一家品牌公司。

那时候,我还是一名刚进公司不到一个月的外贸业务员,我发现公司缺乏产品经理这样的岗位,去做前端的市场调研工作。


在国外,产品经理是一个很成熟的岗位。但在国内,尤其是外贸行业,真正具备产品思维的产品经理是非常稀缺的,大部分都是企业的老板或者管理者担任了这一角色。


于是,我便自己花时间做了一系列调研工作,主动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报告给公司老板。


因此,我受到了老板的特别关注,并带领我一起着手公司的新品开发工作,算是担任了半个产品经理的角色。


我便在3个月内提出了三个新品开发方案,并参与了研发部门的后期对接工作。

尽管,参与了这部分工作占用了我很多时间,但我获得了市场端的很多一手信息。


我在开发客户上更有“料“了,从市场端的视角去推产品,而不是单纯地卖公司的产品。


现在很多外贸销售变成了接单型的客服式销售,缺乏一定的营销思维,而我前面所积累的经验,就能够跟一般销售的形成差异化竞争。


同期,我所在的美国组销售团队,一个离职了,另一个休产假了。公司希望我可以帮忙Take over他们的工作一段时间。


当时我心想:这样安排看起来有点在压榨我呀~~~


但我心里清楚这是锻炼我的好机会。


所以,我答应了。


一个人做了三人份的工作量,在进入公司的3个月后,主导了3场国外展和5场国外地推的整个规划工作。


通过一年多的时间,我积累了一定的国外参展和地推经验,更关键的是形成了完整的SOP。


在后期我自己出来创业的第二个月,我和我的合伙人就直接去美国和澳大利亚进行了大量的地推工作,获取大量的市场一手信息,我们走在了大部分同行的前端,也增加了我们hold住供应端的底气。(在我们这个新兴行业里,目前真正懂市场的人太少,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跟他们形成了一定的信息差。)

无论今后我换到哪个行业,开发哪个市场,我都可以用类似的经验快速复制。

实际上,多样性的经验,就是增加我们个人的多维度竞争力。

我经常会收到私信,一些工作没几年的外贸朋友,想直接出来创业,我个人认为风险还是蛮高的。


在我们刚进入职场的前期,给别人打工真的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公司免费提供平台让我们有试错的机会,我们既可以免费学习到技能,积累经验的同时,还有一定的收入来源。当然,前提是我们要用成长型的思维来看待我们所做的事情。

                                      QQ20210908-154122@2x.png


《远见》这本书提到👇


“进入职场之后,每个人的周围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关键人物和团体,他们强烈影响着我们的职业轨迹,并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我鼓励大家定期盘点自己的职业生态系统,确保它们为你提供的是正向支持。职业生态系统在纵向上有许多层次,横向上更是远超你目前的职位和雇主。“


人脉资源就是打开各个通道的钥匙。


这类人际关系包括上司,客户,商业合作伙伴,身边的人才,各个垂直领域的专家们,志同道合的社群等。


我们在职业生涯当中都有可能遇到人生的导师,或者说“贵人”,给我们带来人生的某个转折点。


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我们不再局限于我们自己的领域,局限于身边的几个朋友,通过互联网可以链接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的群体,从弱关系发展成强关系。


对于现在流行的付费经济时代,我们要善于借助这些付费圈子去获取我们需要的帮助和资源,也就是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借力”。


感谢互联网,我们可以突破自己原有的圈层,以最经济实惠的投入让这些“大咖们”为我们所用。
即使我目前处于外贸行业,我会跳出外贸圈,关注其他领域,让自己的社交圈有深度,也有广度。


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在不同圈层之间找到关联。


日常我们需要有管理人脉清单的意识以及学会借力的意识,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对应的人。

                             QQ20210908-154127@2x.png


1. 我是否正在学习和成长? 

2. 我是否正在对某些人,现在的公司,乃至整个社会拥有影响力? 

3. 我体验到了乐趣了吗? 

4. 我是否得到了适当的奖励,并创造了经济价值?


通过以上四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处于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


值得我们反复思考。


下图是我给自己打的分,可以看出我正处于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以拉长我的学习曲线为主。
总分达到700分,是一个健康的分数。

WX20210907-161059@2x.png


在不同的阶段我们给予的比重是不一样的,每年复盘的时候,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和评估这四个元素。


当一个人在“学习”和“影响力“上比重越来越小的时候,他的“乐趣”和“奖励“比例自然而然也会降低,就会遇到所谓的“职业天花板”。


我们可以不去追求过高的影响力,但至少让我们的“产出价值“配得上我们的“乐趣”和“奖励”。

                         QQ20210908-154133@2x.png


‘’时间是你的人生货币。它是你唯一拥有的货币,而且也只有你能决定如何消费它‘’。———-卡尔·桑德堡


我们把时间投入在哪里,我们在哪里收获结果。


但我们每天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只有24个小时,就像一个封闭的圆圈。


大部分人的时间分配缺乏多样性,很多人被工作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尤其在健康管理缺少时间的投入。


久而久之,我们身体和心里都会失去一种平衡,要么身体出现问题,要么心理出现问题。


《远见》这本书提到👇


成功的职业生涯“并不仅在于找到你热爱的工作,而且是建立起你热爱的生活”。


欺骗自己不睡觉是一门亏本的生意。


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是我们一直需要优化的地方。

                              QQ20210908-154138@2x.png


在职业生涯中,我们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甜蜜区,即我们擅长的,爱好的和这个是世界需要的东西之间的交集。我们在职业生涯中的选择会帮助我们探索,定义和接近这一甜蜜区。

WX20210907-162210@2x.png

之前有一些朋友私信我,问到换工作,如何选择公司,创业方向的问题。


我提供了以下思考框架:

  1. 目前你所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2. 你目前有什么优势?

  3. 你有什么资源?

  4. 你想要到哪里去?


借用汪老师的话:Do what you can with what you have where you are.

想好以上4个问题,就知道如何规划到达目的地的路径了。


实际上,跟《远见》这本书作者设计的职场路径向导是相似的。

QQ20210908-153951@2x.png



《远见》这本书的作者,提出职场生涯的三大阶段三大职场燃料的概念,增加了我们思考职业规划的维度。


利用这些成功人士几十年经验总结出来“思考模型”去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无疑让我们走了捷径,减少了摸索的成本。


第一次学习这些概念和模型时,也许会有点陌生,会不习惯。


我的做法:全盘复制,先实践,再优化,最后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模版。


如果你能够参考以上的框架,清晰地规划好你的职业生涯路径,你会发现,你自然而然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


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吧~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分享,欢迎大家点赞和转发~~~14.png



关注作者,看更多TA的好文章 个人展示
我是小K姐姐Katrina 谁在评论里提醒下这位作者,懒得连名片都没填写。
举报
收藏
转发
0/500
添加表情
评论
评论 (48)
最近
最早
3天2夜学会建站

我是小K姐姐Katrina

新一代女性创业者【高效管理】教练 横向:赋能【高效管理】能力 纵向:带领新一代女性提升对【身体能量】的感知力和对【内在能量】的觉知力 终点:点燃新一代女性,有能力和能量去经营好工作和生活

向TA提问
置顶时间 :

设置帖子类型

普通
新闻
活动
修改

圈内转发

0/104

分享至微信

复制链接

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留联系方式
垃圾广告
人身攻击
侵权抄袭
违法信息
举报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评论吗?

取消 确定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文章吗?

取消 确定
提问
设置提问积分
当前可用积分:
-
+
20
50
100
200
偷看

积分偷看

10积分
我的积分(可用积分)
确认偷看

问题已关注

答主回复后,系统将通知你

不再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