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跟一个朋友聊天,她谈到最近生意不错,自己的小贸易公司这两年逆势增长,夫妻店感觉有些应付不过来了。她的想法,是从老公司里,把曾经的一个同事给挖过来。这个同事在老公司混得不怎么如意,收入也没有大的增长,所以对跳槽到她公司,有很大兴趣,也明里暗里表露了想法。
于是她找我分析一下,招老同事进来的想法是否可行。比如她自己负责业务开发;她老公负责对接供应商,做采购和验货;而老同事有差不多十年的跟单经验,工作还算认真负责,性格也比较开朗,私底下还是她的闺蜜,如果招进来全面负责现有客户的订单处理,她就可以腾出手,集中精力在维护老客户,和新订单的开发上。
所以她觉得,做生不如做熟,外面招聘助理或跟单,能力如何不说,稳定性也不好判断。也许用心培养起来,别人却拍拍屁股辞职走人,那才是欲哭无泪。
而老同事本身薪水一般,只有七八万一年。若是她多给一点,比如十万年薪,对方也会满意,这样对大家都好,她想来想去,都觉得这一步可行,费用不高,只是一个人的薪水而已,风险也可控。
最坏的情况,无非就是老同事能力一般,对公司的贡献并没有预期那么好。但即便如此,无非就是薪水比市场上略高一点而已,看在闺蜜的份上,这根本就无所谓。再说了,工作的稳定和忠诚,这一点,怎么都值这些溢价了。
她自己反复思量后,觉得还是可行的,只是保险起见,先跟我探讨一下。
我明白,其实她希望从我这里,得到肯定的意见,支持她的观点。但是很可惜,不管出于朋友的立场,还是商业顾问的立场,我都得跟她说实话。也就是说,这盆冷水,我必须浇下去。
二
我直截了当表明观点,对于招聘自己的老同事进公司,我是持反对态度的。没有模棱两可,而是建议她打消主意。
首先,招老同事进来,她的能力的收入,很容易被overvalued,也就是高估。因为距离产生美,毕竟没有在公司一起共事了,大家变成闺蜜,无话不谈,反而容易爱屋及乌,为对方的收入偏低而抱不平,也会愿意给予更好的机会,招揽进公司一起工作。
我们对老同事的工作认知,往往是停留在几年前。那时候的自己,或许也是菜鸟,所以会同病相怜,一起抱怨公司,一起忍受偏低的收入。可自己离开公司多年,我们又如何判断,我们在进步的时候,老同事的能力,也在突飞猛进呢?还是我们把从她嘴里听到的内容,本能做了艺术加工?
其次,一旦让老同事入职,或许双方的期望都会变得特别高。老同事会觉得,老板是我的闺蜜啊,肯定会给我不错的收入,给我丰厚的奖金,跟前公司比,那绝对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果加薪20%,或许对方会非常不满,觉得你小气。
而自己这边,会有那么点施恩于人的情感因素在,好像是把对方救出火坑,然后咱们一起创业打拼。只要我赚钱,也一定不亏待你,绝对让你的收入提升一个台阶。这样一来,在收入上既然松了手,在工作和贡献上,就会有相对高的期望。那如果对方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接下来怎么办?
老同事觉得,你小气啊,自己赚那么多钱,我都过来帮你,你还是帮我当普通员工那样,收入好低。你或许觉得,老同事真的能力一般啊,这么多年都没什么长进,前老板没给高薪,真的是她就这么点能力和价值,完全没有低估她,如今给的薪水,已经是我大方,多给了。
双方都没有达到期望,都觉得自己付出更多,都觉得对方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结果或许几个很小的事情,就可以让合作破裂,闺蜜变成不相往来的陌生人。
三
再次,未来的管理叠加,职位设置,会有很多的困难,不管是模式设计,还是随后的执行,有无数可以预见到的麻烦。
比如,在将来的某一天,公司准备制定严格的考勤和打卡制度,可她入职的时候,公司在起步阶段,什么制度都没有,如今要严格管理,能管得住她么?
她今天可能家里有事,晚点到;明天可能路上堵车,迟到了;后天可能要送孩子,晚点来;大后天可能不太舒服,迟点到……
因为是闺蜜,多少年的交情,老板很难在这上面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处罚或者扣全勤奖,往往就算了,不了了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么一来,其他同事怎么办?你制度是执行还是不执行?严格执行,大家会有怨言,这不公平,管理就难以开展。不执行,或者部分执行,那制度就变成了摆设。
比如,她的能力或许某一天难以匹配公司的发展,很多年轻人、新人,都全方位超过她,这时候怎么办?薪酬架构和职位设置,都会有各种问题。她作为主管,但是下属能力远胜于她,彼此都会很尴尬。如果名义上给她主管的抬头,但是给予她下属更高的薪水,她反而觉得更尴尬,也会滋生更多不满。
这时候怎么办?降职?降薪?清退?还是其他的方式?要知道,让闺蜜来公司上班,这就不仅仅是公事,而必然会夹杂许多私人因素。请神容易送神难,这是管理者面临的最大难题,除非你决心放弃私人交情,公事上彻底断绝关系,或许就意味着私人交情也从此完蛋,你少了一个朋友。
也许你没有想把她当成关系户,只当成公司的普通员工,但是别人怎么想呢?会跟你想法一样么?别人或许最初就抱有很高期望,才来你公司入职的,因为过去是同事,因为有很好的私人交情,别人会联想成,有钱一起赚,你不会亏待她。如果你今时今日跟她说,她只是你公司一个普通员工,跟别人没有不同,你让她情何以堪?
四
还有就是收入的问题,公司刚发展的阶段,其实一切都不是问题,比如一开始的十万年薪,已经高于对方在老公司的薪水,她会很满意。
那接下来呢?如果公司收入一般,或许问题还不大。可如果公司做得很好,盈利越来越好,她的薪水,又如何定呢?
也许你觉得,增长10%到20%,已经不错了,不到两三年,她的薪水已经变成15万,你认为很够意思,已经是特别照顾。可她会怎么想?是否会特别满意?
也许你年收入已经数百万,公司的几个主管,都是百万年薪,她是会甘心资金那点收入?还是会怨愤?还是有其他复杂的情感?尽管公司赚钱,跟她关系不大,公司给她支付的薪水,从通过价值来决定的,但是人家未必这么理智啊,她或许觉得,一人得道,鸡犬生态,这才是应该的。
一个人,很难因为纵向比较而满足,往往会因为横向比较而不满。谁谁谁是大富豪,她是没有感觉的,因为离她很遥远。但是她一起读书的同学,各方面还不如她,可别人嫁了富豪,生活优越,或许她就会非常嫉妒。
某某明星一年天文数字的收入,或许她会用调侃的语气去谈论,这只是茶余饭后的八卦新闻。可要是她的同事,原先跟她一样十几万年薪的,突然年入数十万甚至百万,变成她的好几倍,她心里就会有想法,就会有芥蒂。
这是人之常情,离自己太遥远的人,跟自己关系不大,可如果身边的人,自认为不相上下的人,又或者比自己还不如的人,突然混得极好,那种酸葡萄心理,可能就压都压不住,甚至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来。
五
公是公,私是私,中国是人情社会,很难彻底把公私的边界分清楚,很多西方企业,同样会有类似的问题。
我个人的建议是,真的要招闺蜜进公司,如今肯定不是合适的时候。因为公司初创,什么都不稳定,对方或许能够对现状满意,但是等公司发展起来,她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会认为自己是元老,是老板的闺蜜,就理所当然要获得更多。
这样反而难以管理和安置,不如等公司发展以后,一切稳定下来,再让对方以员工的身份入职,严格限制具体的职位和工作内容,明确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薪酬模式,这才是更优化的选择。
《论语·泰伯》篇,孔子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了三年,还不想到做官求禄上去,这种人是不容易得到了。
只要是人,就会有名利之心,有会有比较,就会有计较。为什么我们常说,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因为富贵之后,就容易心态失衡,分多分少,都会觉得不公平。你觉得给多了,她觉得拿少了,裂痕就出现,就会影响到工作。
《孟子·尽心上》篇,孟子说:“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这句话表示,不是自己该有的东西,就不该取。
可每个人真的能分清边界么?能弄清楚,自己付出多少,应该收获多少?不应该占便宜,不应该多拿,公司的收入,应该根据自己的贡献来分配?
非常困难,越是私人关系纠结,就越难以公事公办,因为拉不下脸,因为难以执行和管理。
我还是那句话,如果私底下真的是特别要好的朋友、死党、铁杆、闺蜜,最好不要想着跟对方一起工作吧。
有些事情,防范于未然,或许才能维持那份情谊。
毅冰
2020.5.25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